在安徽無為市米公祠內(nèi),有一尊高約2米左右,周身多孔、酷似龍鐘老人的石灰?guī)r質(zhì)地的奇石。據(jù)說此石就是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任職無為軍時所拜之石,史稱石丈,又稱拜石、石翁。北宋崇寧三年五月至大觀元年冬的約兩年半時間內(nèi),米芾任職無為軍。他初到無為,遇見一塊奇石。他非常喜歡,連忙換上官服,手拿官笏,對著這塊石頭連連叩拜,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米芾拜石”。
宋代,賞石玩石成時尚。眾多王公大臣,如蘇東坡、司馬光、歐陽修、王安石、蘇舜欽等,都是當(dāng)時鑒賞收藏奇石的發(fā)燒友,就連宋徽宗也深諳其道。而中國賞石文化也在這個時期逐步走向成熟?!端疂G傳》中“智取生辰綱”的故事,其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也源自于此。米芾拜石,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宋代賞石文化發(fā)展的鼎盛局面。
其實,米芾表面是在拜石,然其背后卻另有一番深層次的隱情。安師大歷史學(xué)院研究員康健告訴記者,縱觀米芾一生的為人處世,一直特立獨行,極有傲骨。因此,米芾對奇石的癡迷,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對石頭身上自帶的這種高潔品性認(rèn)同感的具體體現(xiàn)。
(摘自《大江晚報》 郭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