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wǎng)上出現(xiàn)一種“干濕分離”的飲食方式,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
吃飯“干濕分離”,顧名思義是指把飯、水、湯進行分離。有網(wǎng)友認為偏硬或偏干的主食在吸了湯水之后變得軟爛,會引起淀粉的糊化。也有網(wǎng)友表示,不要用湯汁拌飯,或者吃燉煮時間過久的湯品,甚至煮湯也不能勾芡。
“對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來說,‘干濕分離’是有益的飲食方式?!蹦暇┦械诙t(yī)院營養(yǎng)科公衛(wèi)醫(yī)師肖瑤介紹,固體的食物通常消化時間比較長,有利于控制血糖的上升速度。反之,如果食物吸水后就變得比較軟爛、濃稠,更容易消化吸收,隨之血糖的升高速度就比較快。因此,這種飲食方式對于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患者而言確實是有益的。
此外,肖瑤指出,所謂食物的“糊化”更多指的是食物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高溫蒸煮后達到的狀態(tài),與平時“飯、水、湯”一起吃不能混淆,“稀飯、粥確實是容易糊化的食物,通常也不建議血糖有問題的患者多吃”。
對于普通人來說,不必苛求“干濕分離”,但對于有一定減脂、減重需求的人來說,“干濕分離”相較于“混”在一起吃,更容易控制吃東西的量,也能達到一定效果。具體而言,建議吃干性主食之前,可以喝一些能量比較低的湯類食物增加胃的飽腹感,比如蔬菜湯,讓胃腸道開始消化和吸收,但并不能攝入過多的能量。胃的飽腹感增加之后,就會減少能量較高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肖瑤提醒,“對于胃不好、泛酸胃脹的人群,我們建議要‘干濕分離’,這樣可以充分地咀嚼食物,減輕胃腸道的負擔”。反之,有些人本身就胃動力不足,已經(jīng)存在消化不良的情況,就需要適當進食軟爛的食物。
(摘自《揚子晚報》 呂彥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