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系列政策利好啟動以來,9月A股開啟連續(xù)暴漲模式。隨著市場行情的火爆,投資者的信心也急速回歸,場內場外、線上線下均迎來火爆人氣。盡管國慶節(jié)過后大盤出現回調,但是投資者的關注度仍然較高。
無疑,在牛市還不確定的當下,以資金和情緒為主導的行情,誰也不能確定哪只股票能夠大漲獲益,因此以一籃子股票為底倉的ETF備受市場關注。
資金持續(xù)性流入
自今年中秋節(jié)過后,A股市場表現出明顯回暖信號,不少個股股價整體持續(xù)攀升。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9月24日至30日期間的5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累計上漲21.37%,深證成指累計上漲30.26%。
國慶節(jié)之后,醞釀許久的節(jié)后首個交易日,滬深股市再度飄紅,10月8日,上證指數收漲4.59%,深證成指收漲9.17%。盡管隨后大盤出現調整,但也出現探底回升信號。在牛市還未完全確定的當下,跟蹤大型藍籌股的ETF,成為很多人的理想選擇。
在此背景下,在大多數投資者還未真正感受到大盤“起飛”時,不少主力資金便紛紛入手ETF。Wind統(tǒng)計數據顯示,9月23日至25日,ETF凈流入額分別為27億元、175億元和68億元。
事實上,今年下半年A股利好消息不斷傳出,特別是9月以來,利好政策的不斷輸出,持續(xù)增強市場信心。在此背景下,資金便對ETF開啟了“買買買”模式。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ETF凈流入約8800億元,其中9月以來凈流入約750億元。
進入10月,資金的持續(xù)性流入并未結束。盡管國慶節(jié)后A股出現大幅回調,但是仍有不少ETF處于資金凈流入狀態(tài)。Wind數據顯示,10月8日,股票ETF市場又迎來巨量資金入場,當日凈流入超1100億元。其中,寬基ETF凈流入持續(xù)領先。例如,上證50ETF在10月9日大盤回調當日,仍然連續(xù)3日資金凈流入2.5億元。緊密跟蹤上證科創(chuàng)板50成分指數的科創(chuàng)ETF,10月8日資金凈流入9.51億元。拉長時間看,該ETF近5個交易日內有4日資金凈流入,合計18.2億元,日均凈流入達3.6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資金持續(xù)流入的當下,ETF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甚至出現超4000億元規(guī)模的“巨無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管理規(guī)模超過4300億元,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眾所周知,該ETF于2023年8月7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是全市場首只千億級別的股票ETF。盡管今年9月24日,該產品的規(guī)模剛剛突破3000億元。國慶節(jié)之后,便直接沖破4300億元,成為目前市場規(guī)模最大的ETF產品。
從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短時間內實現規(guī)模沖破4000億元,便可窺見市場資金對ETF的偏愛。
事實上,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受偏愛,在市場上并不是個例,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易方達創(chuàng)業(yè)板ETF等寬基ETF也備受市場青睞。統(tǒng)計數據顯示,這3只基金9月以來資金凈流入也均超50億元。
除了華泰柏瑞基金,嘉實基金、銀華基金等旗下的ETF規(guī)模也都超過千億元。
發(fā)行繼續(xù)擴容
有機構認為,今年以來,政策托底趨向更加明顯。特別是資金紛紛入手ETF,被市場解讀為一種“to go”的信號??梢哉f,ETF越來越被認為是市場行情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因此,在資金紛紛買入的同時,ETF的發(fā)行規(guī)模也進一步擴容。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收盤,全市場共有993只ETF,其中股票型ETF為790只,占比最多,達79.56%。
而今年以來,ETF發(fā)行就超百只,共計116只,發(fā)行份額為706.60億份。其中,股票型ETF最多,共發(fā)行了105只,發(fā)行份額為606.08億份。值得注意的是,9月ETF發(fā)行比較集中,共發(fā)行14只,發(fā)行份額為140.55億份。而在此之前的6—8月,ETF發(fā)行數量分別為13只、8只和9只。
除此之外,根據同花順網站披露的信息來看,截至10月10日,還有超10只ETF產品近期也發(fā)起了募集計劃。從細分公司來看,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國泰基金、廣發(fā)基金及南方基金等幾家公司產品最多,旗下ETF產品均超50只,規(guī)模都在1000億元以上。
ETF為何備受青睞?
從9月18日到10月8日,短短的20天內,大盤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股市3年磨難,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經歷了逆向翻轉。經《理財》雜志記者統(tǒng)計,其間上證指數漲幅29%。但大盤又給人狠狠上了一課,從8日的千股漲停到9日的千股跌停,真正是冰火兩重天。
在同花順、支付寶等投資平臺上的聊天室內,我們不難看到很多投資者這幾天不時在減倉、調倉,大家討論更多的是這波行情是否已經結束。
踏準行情也許比較難,但是借道ETF特別是寬基ETF進行布局,已經成為很多人搶籌的重要砝碼。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認為,統(tǒng)計近12年的歷史數據發(fā)現,在市場反彈時期,配置指數相對于配置股票平均收益率可能更高,“通過配置行業(yè)ETF來參與反彈,往往比直接買行業(yè)內的個股平均漲幅更高”。
眾所周知,ETF可以實現T+0交易,這在行情波動較大的情況下,相較于單純地購買個股,能夠在當日比較快速地實現套利,且風險更小。與傳統(tǒng)基金相比,投資者可以像交易股票一樣實時買賣。這種高流動性,使得投資者能夠根據市場變化隨時調整倉位,以實現套利。
特別是寬基ETF,通常跟蹤如滬深300等廣泛的市場指數,涉獵廣泛,而且覆蓋多個行業(yè),分散風險的優(yōu)勢更為突出,特別是有些產品的底倉大多是一些藍籌股。因此,通過單一產品,投資者不僅可以實現廣泛的獲利空間,還能有效降低波動風險。
與此同時,寬基ETF每日會公開其投資組合,這樣投資者就可以隨時查看基金的持倉情況及各成分股的比例,從而適時做出投資調整。這也是包括國家隊在內的主力資金,增持的幾乎也都是寬基ETF的原因。
(責任編輯: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