贓款壓得車子上不了地庫斜坡、6名干部違規(guī)飲酒致1人死亡、花2.11億元造6座仿古驛站全部荒廢……這些讓人驚掉下巴的情節(jié),并非電視劇杜撰,而是反腐專題片《持續(xù)發(fā)力 縱深推進》呈現(xiàn)的真實案例。該片一經播出,就引發(fā)廣泛關注和熱議。
自2014年起,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已經連續(xù)10年推出反腐專題片,每次更新,都是熱點頻出、熱議迭起。多少已查處案例早已表明,無論腐敗手段多么高明、多么隱蔽,腐敗形式有多少花樣,藏得多么深多么巧妙,總有“蛛絲馬跡”會敗露,遲早會東窗事發(fā)。
今年的反腐“大片”,仍然以案件情景重現(xiàn)、違紀違法人員現(xiàn)身說法、辦案干部剖析點評揚清抑濁、震撼心靈,這是對試圖伸手者的當頭棒喝,對思想松懈者的咬耳扯袖。 從“人的欲望閘門一旦要打開,里頭妖魔鬼怪控制不了”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東,到“用公權力為利益集團服務”的福建省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陳家東,到“靠金融吃金融”的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原委員、原副行長范一飛,無不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政績觀扭曲、權力觀錯位,變成了反面典型。這些逾矩失范、任性妄為、鋌而走險的行為,留毀身之患、開敗事之端。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正如專題片解說詞所說:“一些已經解決的問題有可能死灰復燃,一些新的問題還在不斷出現(xiàn)?!边|寧省公安廳原三任廳長李文喜、薛恒、王大偉前“腐”后繼,合計受賄超12億元,權威評價是“給該系統(tǒng)政治生態(tài)造成重創(chuàng)”?!爸髡胤?年新增債務1500億元,‘過幾年拍屁股走人,誰接任誰承擔。’”當大權在握,腦子里想的卻只有政績和私利,喪失經濟理性地胡干蠻干,給社會帶來的危害簡直難以估量。值得注意的是,李再勇式的官員,并非個案孤例。如此不計后果的“政績”,越是“繁榮”一時,越是危害巨大。
反腐敗高壓態(tài)勢下,受賄渠道在隱形變異,商人圍獵手段也在隱形變異。當送錢送物顯得過于直白,存在暴露風險的時候,那些隱而不顯的新花招,就有了“用武之地”。片中曝出的劉琦案例,正是這類行賄者的代表。他把公司的部分股票以簽協(xié)議轉讓的方式,“賣”給范一飛的弟弟;范一飛愛好音樂,劉琦就送上高級音響、請聽音樂會;范一飛愛吃什么,對什么話題感興趣,劉琦就針對性陪吃陪聊。甚至,范一飛生病住院,劉琦都每天貼身陪護。腐蝕官員,這叫一個“用心體貼”“有新意有想法”,可惜用錯了地方。可見,心理防線一旦失守,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就成脫韁野馬,一發(fā)不可收拾。
“年度反腐大片”的灼熱劇情,與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對國家反腐工作的持續(xù)發(fā)力、縱深推進、一同推進。但必須看到,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威脅黨和國家政治安全;傳統(tǒng)腐敗和新型腐敗交織,使得貪腐行為更加隱蔽復雜。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反腐敗絕對不能回頭、不能松懈、不能慈悲。三個“絕對”“不能”擲地有聲,彰顯了黨中央將反腐敗工作進行到底的強大決心。
法治國家與反腐敗痼疾的斗爭沒有也不應該有休止符,權力的配置和運行制約同樣沒有止境。新征程上必須持續(xù)盯住“七個有之”問題,把嚴懲政商勾連的腐敗作為攻堅戰(zhàn)重中之重,堅決打擊以權力為依托的資本逐利行為,堅決防止各種利益集團、權勢團體向政治領域滲透。只有堅決鏟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我們黨才能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在新征程上始終贏得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人民衷心擁護的歷史主動,贏得全黨高度團結統(tǒng)一、走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主動。
(作者單位系黑龍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