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評價水平,本文以實際工程為研究背景,依托于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評價管理體系。利用該體系對實際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該工程中有49%的人隸屬于“很好”,即該工程的施工質量評價為“很好”。本文論證了該計算模型的適用性,同時說明了該評價體系具有較好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適當?shù)恼{整和擴展,以適應不同項目的需求。本文研究內容對于后續(xù)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評價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建筑工程;建筑施工;質量評價體系;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TU7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118(2024)06-0028-04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ANG Yicheng,ZHANG Tuo,LIU Zhengqi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leve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this paper takes the actual project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and establish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The system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actual project,the results show that 49 % of the people in the project is evaluated as “very good”,that is,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s evaluated as “very good”.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alculation model,and shows that the evaluation system has good 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which can be adjusted and expand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projects.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paper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llow-up construction quality evalu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building construction;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case analysis
0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在保障工程質量、確保施工安全、控制工程進度、提高工程經(jīng)濟效益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工作。然而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如何科學、客觀并動態(tài)地評價施工質量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1]?;诖?,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評價體系,其中層次分析法可以幫助我們在多個指標之間進行權衡,確定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而模糊綜合評價法則可以處理評價過程中的模糊性,提供定量的評價結果。通過建立該評價體系,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
1 工程簡介與評價模型簡介
1.1 工程簡介
本文以吉林省長春市某高層住宅建設項目為例,該項目擬建11棟含1層地下室的住宅樓,建筑面積約139 545.47 m2,地下室建筑面積32 513 m2,地上建筑面積132 592.72 m2。建筑的軸線總長度301.3 m,總寬度149.3 m,地下1層平時主要用作車庫及設備用房,各棟各層平面的主要功能為廚房、餐廳、客廳、臥室、衛(wèi)生間、陽臺及電梯前室。該工程1#樓為2個單元,2#樓為3個單元,3#樓為1個單元,計劃工期為531個日歷天。
1.2 評價模型簡介
在構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評價體系時,采用了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的方式。這兩種方法能夠互補,層次分析法可以確定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模糊綜合評價法則可以處理評價過程中的模糊性,提供定量的評價結果[2]。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 建立多級指標體系。為了全面、客觀地評價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在多級指標體系的建立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項目實際情況,將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一些重點內容作為評價指標,建立適應于實際項目的評價體系。
2) 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在層次分析法中,采用指數(shù)標度法來衡量各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性。指數(shù)標度法將各指標的重要性分為5個等級,對應的指數(shù)分別為1,2,3,4和5。通過專家打分和計算,得到了各指標的權重值。這些權重值可以用于后續(xù)的模糊綜合評價中,以確定每個指標對綜合評價結果的影響程度[3-4]。
3) 進行模糊綜合評價。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shù)學的綜合性評價方法,能夠處理評價過程中的模糊性,提供定量的評價結果。
4) 根據(jù)最大隸屬度原則,將第3)步計算所得隸屬度結果進行劃分,以最大隸屬度部分作為項目整體評價結果。
2 評價指標的設立與確定綜合評價矩陣
2.1 評價指標的設立
根據(jù)本工程施工工作特點,結合層次分析法特點,確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評價體系主要指標(見表1)。在所建立的施工質量評價體系中,根據(jù)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人、材、機、環(huán)、法”5個方面,共設立了5個準則層:人員、材料、機械、環(huán)境因素及施工方法。每個準則層下又設立了若干個指標層,以人員為例,其指標層為影響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施工人員數(shù)量及人員更換頻率3個方面,整體形成了一個多級指標體系。評價體系指標的選取集合了工程實際,涵蓋了影響本工程施工質量的多種因素。
2.2 確定綜合評價矩陣
在確定評價指標后,本研究分別邀請來自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等10位專家對所建立的指標層評價指標進行打分,打分采用5分制,其中5分為很好、4分為較好、3分為一般、2分為較差、1分為極差。所得單因素評價見表2。
3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評價過程
在確立了多級指標體系后,需要確定每個指標的權重。這是通過層次分析法實現(xiàn)的。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它可以將復雜的問題分解為多個層次,并通過兩兩比較的方式確定每一層次中元素的相對重要性。通過層次分析法進行分析,可以得出每個指標的權重,這反映了該指標在施工質量評價中的重要程度[5]。
根據(jù)表2中專家對指標層的打分情況,采用層析分析法建立評價矩陣。以B11人員技術水平為例,打分專家中共有5位專家認為該項目施工工作中使用的工程技術人員水平較高,4位覺得人員技術水平一般,僅能滿足工程建設需求,1位覺得完成人員技術水平一般,則RB11={0.5,0.4,0.1,0,0},A1人員的評價矩陣為:
R=
在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后,需要對施工質量進行綜合評價。本文通過模糊綜合評價法實現(xiàn)的。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shù)學的綜合性評價方法,它能夠處理評價過程中的模糊性,提供定量的評價結果。在模糊綜合評價法中,首先確定每個子指標的隸屬度矩陣,然后利用模糊運算得到綜合評價結果。隸屬度矩陣為每個子指標在各個評價等級中的隸屬程度,模糊運算則根據(jù)各指標的權重和隸屬度矩陣得出最終的綜合評價結果。
在進行模糊綜合評價時,本研究采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計算[6]。具體步驟如下。
1) 根據(jù)各指標的權重和隸屬度矩陣計算每個子指標的綜合評價結果;這一步驟中,將每個子指標的權重與其隸屬度矩陣相乘,得到該子指標的綜合評價結果。
2) 將每個子指標的綜合評價結果進行加權平均,得到最終的綜合評價結果;將每個子指標的綜合評價結果乘以對應的權重值,然后求和得到最終的綜合評價結果。
3) 根據(jù)綜合評價結果的不同數(shù)值,將其歸一化為百分制分數(shù),以便于比較和分析。對綜合評價結果進行歸一化處理,轉化為百分制分數(shù)。這樣可以更直觀地比較不同項目的施工質量情況。同時,通過與實際施工情況的比較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存在問題和改進空間,為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和效益提供有力的支持。
根據(jù)模糊數(shù)學理論中的加權平均型M及上述計算過程,可得模糊綜合評價集隸屬度為:
b=(a,r)(1)
式(1)中:ai為第i個單因素的權重,需滿足a=1;rij為第i個單因素的評價程度。
則準則層的評價結果可計算為:
B1=A1·RA1(2)
式(2)中:A1為通過層次分析法所獲得的權重。
根據(jù)上述計算過程,分別計算準則層對于目標層的權重A和指標層對于準則層的權重矩陣R分別為:
A=(0.458,0.483,0.055,0.613,0)
R=
在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和隸屬度矩陣后,需要構建模糊綜合評價模型。該模型通常由權重矩陣和隸屬度矩陣相乘得到的結果是綜合評價矩陣。綜合評價矩陣為每個子指標在不同評價等級下的隸屬程度,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歸一化處理,以便計算出最終的評價結果。因此,本工程的二級模糊評價結果為:
M=(0.49,0.36,0.12,0.03,0)
最后,根據(jù)綜合評價矩陣和評價等級標準,可以計算出施工質量的綜合評價結果。具體的計算方法是通過對綜合評價矩陣中的每個元素進行加權平均,得到最終的評價分數(shù)。在解讀綜合評價結果時,需要注意:①綜合評價結果越高,說明施工質量越好;②綜合評價結果越低,說明施工質量越差;③綜合評價結果可以用于不同項目之間的比較和分析,以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空間;④綜合評價結果可以為施工方提供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改進和完善施工工作。
本工程中最終計算結果見表3。
本工程中有關施工工作質量水平有49%的人隸屬于“很好”,36%的人隸屬于“較好”,12%的人隸屬于“一般”,3%的人隸屬于“較差”。根據(jù)最大隸屬度原則,有49%的人數(shù)最多,所以認為本工程的施工工作質量水平為“很好”。
4 結語
本文以實際工程為研究對象,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基于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評價體系。得到以下結論。
1) 根據(jù)模糊綜合評價法的結果,本工程的施工質量得到了較高的評價。其中,49%的評價結果隸屬于“很好”等級,36%隸屬于“較好”等級,這表明本工程的施工質量在總體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2) 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的各指標權重,以及專家對指標層的打分情況,反映出專家團隊對施工質量的評價具有較高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不僅體現(xiàn)在對“人員技術水平”等具體指標的評價上,也體現(xiàn)在最終的綜合評價結果上。
參 考 文 獻
[1]白冰.論建筑施工工程的質量管理與控制[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3(12):106-108.
[2]林曉強.基于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的電氣工程施工質量評價與質量控制分析[J].建筑科技,2024,8(1):57-60.
[3]王芳蕊.綠色建筑施工風險管理及安全質量評價研究[J].散裝水泥,2023(5):53-55.
[4]丁文鵬.基于變權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的住宅施工質量評價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3.
[5]王曉陽.基于深度學習的地鐵隧道施工工程質量自動評價系統(tǒng)[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23,42(2):143-146.
[6]武云芬,洪文霞.基于Shapley值賦權的裝配式建筑項目施工質量灰色綜合評價[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22,43(1):36-42.
編輯:劉 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