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北門往事

        2024-12-31 00:00:00溫志航朱文建
        龍門陣 2024年7期
        關鍵詞:北門梁家湯圓

        如果你問一個土生土長的成都人:你家住哪里?你通常能夠聽到的答案是,某某門——東門、西門、南門,或是北門。老成都人喜歡用“門”來代替方位的描述,而不是說東邊兒、西邊兒,究其原因,截至20世紀50年代,成都是真有實體“城門”的。成都的“北門”大概就在今天的北門大橋一帶,從地圖上看,它沒有處于正北方向,而是向東偏離了30度。其他門的位置也是同理偏離,這大概跟成都主城位于東北—西南走勢的龍門山脈和龍泉山脈之間有關。

        老成都人都知道這么一句老順口溜,“東窮、西貴、南富、北亂”。東門工廠多,以前窮;西門干部多,顯得富貴;南門商人多,財富聚集;而北門有交通樞紐,流動人口多,也就亂。這句順口溜也反映了當年成都北門的一個大體狀況,實際上,人口紛雜的北門也意味著人們充滿活力,有著豐富多彩的生活。我們就以北門著名的兩個區(qū)域——草市街和梁家巷為例,來講講當年成都北門的深深往事。

        草市街的

        悠悠往事

        成都沿著北門大橋,向南的大道是北大街,北大街再向南即草市街。它北連北大街,南靠鑼鍋巷,東與灶君廟、正通順街接壤,它的西面是文殊坊,再往深處前進就是名揚中外的文殊院。

        草市街,街如其名,“市”就是鄉(xiāng)里定期組織市集的意思,“草市”顧名思義,就是售賣草料的市場,它始于東晉,興于唐宋。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每逢走在草市街,媽媽都要給我講它的由來,講農民伯伯披星戴月地在某個清晨趕到這里,肩上晃悠悠地挑著黃澄澄的稻草、蓋草房的麥草、喂馬的草料,空氣里彌漫著田野里泥土的芬芳……一千多年以來,老成都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買稻草鋪床,它物美價廉,睡起來柔軟又透氣。草市街因草市成為一條有名的大街,它的繁榮熱鬧成為歷史的剪影留在人們心中。

        文殊禪林巍巍佛殿

        文殊院坐落在草市街西面,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廟,被稱為川西“四大叢林”之一,占地八十多畝。

        我多次帶外地作家朋友來文殊院參觀,在香火煙霧之中,聆聽熱情好客的解說員口吐蓮花的講解,混跡在香客之中奉上紅燭,享用這里的齋飯,自然對這里有了很深的了解。

        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后,至隋唐兩朝發(fā)展到極盛。據(jù)記載,此廟就是在佛教廣為流傳之時建立起來的。在唐宋時叫“信相寺”,明代毀于戰(zhàn)火,其后,興廢無常,遺跡僅存,直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重建,嘉慶十九年(1814)和同治六年(1867)兩次擴建,才奠定了現(xiàn)在這樣的規(guī)模。

        走到文殊院,首先看到的便是山門對面大照壁上的“文殊院”三個大字,這照壁是我國殿、堂、祠、宇建筑的特有樣式,宛如屏障,莊嚴雄偉。壁上鐫刻的那三個字是康熙年間該院慈篤禪師所書。相傳這位禪師道行高潔,智慧超群。當時有人夜見毫光遍照城西北隅,后來探尋始知這位禪師乃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于是信相寺便稱為文殊院。

        在山門內,典雅古樸的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寶殿、說法堂、藏經(jīng)樓櫛比相連,與東、西兩側的鐘樓二樓、齋堂、廊房等建筑渾然一體,氣象莊嚴。殿宇為木石結構,大柱礎石琢磨精細,柱上斗拱雕飾玲瓏,各殿之間,均鋪石板,天晴無塵土,雨后無泥濘,整齊清潔。各殿的鏤空花窗,圖案精美,式樣繁多,僅窗心形狀就有梅花形、菊花形、古錢形、蜂窩形、石榴形等三十多種,使這座古寺廟建筑十分別致。在五重佛殿內,石刻、鐵鑄、銅鑄、彩塑、脫紗、木雕的大小造像共有400余尊。1955年4月,郭沫若到此參觀,寫詩贊揚“西天文物萃斯樓”。這里珍藏著各國、各時期珍貴的宗教文物,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唐僧的頂骨,它使文殊院在佛教寺院中久負盛名,香火不斷,博得了宗教信仰者和旅游者的贊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多次對文殊院進行修葺,近年還大力培植園林,新建佛塔、碑林,并增設了茶座、小賣部、素餐館“香齋堂”,使其成為成都游覽勝地之一。

        和平電影院

        1955年開業(yè)的和平電影院位于北大街與灶君廟及通順橋街的交會處,是北門上人氣最旺的地方。漂亮精致的樓房,三開式的塔尖蓋頂,淡雅的淺黃色調,整齊美觀的放映大廳,使電影院顯得十分時尚。這里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地理位置十分顯眼。它雖然臨著街口,比起周圍緊挨的房屋卻往后退縮很多,因此門前有一個很大的空壩,正好構成老百姓集結的公共場所,也是男女青年約會之處。那時候小伙子要“扇盒盒”(成都俚語,交女朋友的意思),盛情邀請女娃娃看一場電影,女方高高興興地來了,算是給面子,也是戀愛的開始。我在當時也愛在這里看愛情電影。

        我記得每天一到下午,四十多個小吃、零食攤位就傾巢出動,各顯神通,形成熱鬧的市場,瓜子、花生、胡豆、紅苕片,咬起來香噴噴,脆酥酥,別有一番趣味。華燈初上之時,夜幕下影屋高高的房尖上,用霓虹燈組成的和平鴿展翅欲飛,顯示出和平的標志,引來期待滿滿的人們翹望。在那個年代,花兩角五分錢過一把電影癮,快哉!電影票雖然便宜,但是一票難求。回憶往事,一位叫作何秀娟的成都市民說:“當時為了看《紅色娘子軍》,老伴請假兩天,專門去電影院排隊才買到票。早上6點就有人在門口買票,不到中午近千張票就銷售一空。另外,每天一早,從溫江、郫縣、雙流等郊縣過來買票的觀眾已經(jīng)在售票窗口外排起了長龍!還有人做起電影票的黑市生意,滿足釣票人的需求,電影票最高賣到5角,甚至1元……”

        站在草市街街口,觀眾把搜索的目光投向一堵廣闊的墻壁,墻壁上是一幅巨大的電影油畫海報。我至今記得這里的經(jīng)典影片《青春之歌》《冰山上的來客》《羊城暗哨》《?;辍贰读謩t徐》《永不消逝的電波》《野火春風斗古城》的巨幅劇照。從此,謝芳、梁音、馮喆、趙丹、孫道臨、王曉棠、王心剛等優(yōu)秀的表演藝術家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記憶里。

        改革開放后,和平電影院開始多種經(jīng)營。1988年,經(jīng)過改造后設置鑲木發(fā)光地板的豪華舞廳,增設酒吧、臺球、電子游戲等服務項目,成為成都北大門與商業(yè)貿易、交通等配套的區(qū)域性綜合文化娛樂場所?,F(xiàn)在的影院已經(jīng)改造成現(xiàn)代化的影城,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影院了。

        與賴湯圓媲美的郭湯圓

        在和平電影院北面,有一家久負盛名的郭湯圓。總府街有賴湯圓,北門有郭湯圓,郭湯圓完全可與賴湯圓媲美,老成都誰人不知,哪個不曉?這里集合了一大批國內外慕名而來的美食家。

        這里的店堂并不富麗堂皇,因地處北門鬧市的中心地帶而門庭若市,座無虛席。進入店堂,只見大鐵鍋內翻江倒海,掌勺的師傅將木盤上白色的湯圓生坯細心地投入沸水,霎時,白色小球在鍋內騰起細浪,不多時,便如一個個小白胖娃鼓著雙頰,慢悠悠浮將上來!稍待片刻湯圓浮起,師傅再加入少許冷水,使湯圓保持微浮,再煮至在水中滾翻,皮軟即熟!湯圓上桌,熱氣騰騰,直撲人臉,一碗四個,有黑芝麻、白芝麻、花生、玫瑰四種心子。湯圓入口,我細嚼緩吞,只感到色滑潔白,油重營養(yǎng),細膩柔和,皮薄餡豐,軟糯香甜。吃起來不沾筷,不沾碗,不粘牙。再慢慢品味,甜如蜜,細如泥,滋潤甜香,油而不膩,齒唇留香,回味無窮!據(jù)說餡里的油加的是上等豬油,東西自然是好。再花一毛錢買一碟白糖、芝麻醬當佐料,用筷子把湯圓在小碟里輕輕一裹,那味道硬是吃得我左腳打右腳!我吃了一碗,又喊一碗,然后再要碗湯圓開水,原湯化原食,吃得飽飽的,一身都暖和了!

        住在郭湯圓附近的新開寺的親戚是我的幺祖祖,是位老學究、文史館館員,他曾經(jīng)給我講過它的來歷:郭湯圓是由中江縣一位名叫郭永發(fā)的人于清朝末年創(chuàng)立的。他在北門一帶經(jīng)營擔擔湯圓,起初是賣“滾貨湯圓”,用糯米粉均勻地鋪在簸箕里,放入切成小塊的紅糖作餡心,再輕輕抖動簸箕使紅糖滾動沾粉,邊抖邊灑水,直到紅糖裹上一層糯米粉,形狀變成圓形就成湯圓了。后來郭永發(fā)又開動腦筋想辦法,用石磨推米漿、口袋吊漿粉來加工,使湯圓色澤潔白,皮薄軟綿,嚼起來口感特別巴適。他精心在湯圓心子上下功夫,增加黑芝麻、白芝麻、花生、冰橘、玫瑰等品種,做到香甜油重、滑爽可口、細膩精巧、回味新奇,尤以“紅豆洗沙”心子最受歡迎。由于色香味頗佳,深受顧客喜愛,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他的湯圓擔子生意火爆起來,一早一晚,挑著兩副擔子在北門大橋一帶沿街叫賣,老百姓親切地稱他為“郭湯圓”。生意越來越好,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廣大食客的要求,于是郭永發(fā)干脆就在北門大橋附近開店經(jīng)營,正式掛牌“郭湯圓”。

        20世紀60年代,劉少奇、朱德到成都視察,品嘗郭湯圓之后大加贊賞,至此其生意興隆于世。它是市飲食公司的直屬企業(yè),曾經(jīng)榮獲“成都名小吃”“中華老字號”等稱號。

        20世紀80年代,我也常常光顧郭湯圓,那時候該店也開始搞多種經(jīng)營,做糯軟色綠的葉兒粑、酥嫩的鮮花餅、甜香的珍珠圓子,因價廉物美、經(jīng)濟實惠受到甜食愛好者的青睞。我除了品嘗郭湯圓之外,也順便買點成都小吃嘗一嘗,那味道簡直不擺了!

        隨著時代發(fā)展,郭湯圓逐漸淡出老成都人的視線,沉寂多年,少有聲聞。2014年春天,喜訊傳來:郭湯圓在成都寬巷子悄然亮相,久違的中華老字號重出江湖,喚醒老成都人的味蕾記憶,成為寬窄巷子又一張景區(qū)名片、一個亮眼的飲食文化景點。

        走近寬巷子著名的愷廬景點,這里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近500平方米的店堂,一樓一底,古香古色,餐桌使用的是價值不菲的金絲楠、香花梨板材,古樸典雅。不少老成都人眼睛一亮:“這些年只有賴湯圓,好多年沒有吃到郭湯圓了!來一碗!來一碗!”食客蜂擁而至,走進郭湯圓重新開張的首家旗艦店,又找回了當年的感覺。人們奔走相告,傳遞著“郭湯圓重出江湖”的信息,禁不住涌起喜悅之情。

        不是鐘水餃的鐘水餃

        荔枝巷有一家蜚聲中外的鐘水餃,老成都人一清二楚,可是要說北門一帶也有一個鐘水餃,可能很多人都會搖頭。據(jù)民俗研究者劉俊明先生介紹:舊社會,在北門草市街、文武路一帶,曾經(jīng)有一個推木制小車,沿街叫賣的鐘水餃。賣主臉上有幾顆小白麻子,成都人開玩笑說這個人跘到豌豆田里去了,臉上有窩窩。但是這位有窩窩的人卻愛干凈,給人一種清爽整潔的印象。他家住白云寺,中午12點推車轉街,午后2點賣完就打道回府,夜間7點又重出市場,二更以后收拾生意。

        “油旋子!雞肉包子!紅油水餃!”他用手掌作擴音器,偏著頭扯起嗓子高聲武氣地一叫,顧主便紛至沓來。他賣的“油旋子”在成都早已經(jīng)絕跡,可是一想起那鮮美的味道,依然滿口生香。他做的包子餡全用雞脯,外加冬筍、金鉤,那種鮮美的味道,可以與雙柵子街“稷雪”的蟹黃包子媲美。鐘水餃的油旋子和雞肉包子雖然為人們交口稱贊,但他的水餃更被人青睞。在他的木車上,一碗紅油使行人聞香止步,不由得發(fā)自內心地贊嘆。吃完之后,剩下的半碗釅釅的紅油湯,顧客仰面朝天一飲而盡,方才罷休??上У氖?,這個鐘水餃卻在1938年左右突然消失,有人說他被當作壯丁拉走了。

        昔日商業(yè)“百慕大”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草市街是川內赫赫有名的“服裝一條街”,與科甲巷、青年路并駕齊驅,路邊的大小門店一一掛著賣衣服的招牌,特別受到摩登女郎的喜愛。據(jù)傳,最初這里的服裝生意就是和平電影院門口賣零食的小商小販們白手起家干起來的,由于人氣旺盛,遠近聞名,有“小香港”之稱。那時候,這里的進貨渠道是香港、廣州等地。只要有最新的款式、最時髦的服裝,商家都會不惜坐飛機空運購貨,讓客人在第一時間能買到高檔時尚的“搶手貨”“牌子貨”,當然價格是不菲的。那時候最火爆的是皮草,一度成為消費者身份的象征。貴婦們趨之若鶩,使這里門庭若市,成了成都皮草的集散地。草市街服裝行業(yè)的鼎盛期持續(xù)了十多年。國內多家知名百貨公司都紛至沓來,先后開業(yè),鑼鼓喧天,氣勢非凡。一時商家云集,奢侈品專賣店在此扎堆,草市街成為時尚前沿的商業(yè)高地,吸引一些愛美女士到此一游,但因售價虛高,好多工薪階層只逛不買,就圖開開眼界。

        好景不長,20世紀90年代后期,由于市政府主導的市場變遷及道路改造等諸多因素,曾經(jīng)名噪一時的仟村百貨、賽特商城、巴黎春天等相繼在此短暫登場后黯然撤離,草市街商圈內的百貨商店也以失敗告終,從那時起,“假口岸”“商業(yè)百慕大”的“桂冠”就扣在草市街商圈名頭上。

        梁家巷的

        風雨歷程

        梁家巷是成都北門的另一個地標,從城里出來,走過草市街,過北門大橋,穿過簸箕街,就到了梁家巷。梁家巷與一環(huán)路北三、四段交會,出梁家巷就是解放北路、高筍塘,即清代成都的北門大道。如今梁家巷早已不在,只留下一個地名讓人懷想。

        曾經(jīng)不堪乞丐營

        梁家巷一直就是成都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是成都北門進出城區(qū)的主要通道,以前出北城門向北過梁家巷就出城了。最早的梁家巷出現(xiàn)在何時無從得知。這里是成都北門的交通要道,終日聚集著南來北往的人,一天到晚熱鬧得很,沿街開著小客棧和鋪面,客棧幺師打起四言八句喊:“晚上先投宿,雞鳴早趕路?!奔由线@里有成都最大的城隍廟,很多流浪漢、乞丐也云集于此,湊熱鬧,及時行樂。

        乞丐又稱叫花子、討口子,靠人施舍度日,但有一些乞丐并不弱勢。他們自發(fā)成群,多集中在東西南北四城門口主要通道活動。在這四門當中,尤以東門九眼橋一帶和北門城隍廟一帶最多。東門的乞頭溫賓在九眼橋下安營扎寨,吊腳樓成了他的乞王行宮,身邊還有兩個年輕的女叫花子伺候。北門有名的乞頭就是范桶。此人長得膀大腰圓,據(jù)說當過兵,有膽有識,吃得餓得忍得,北門乞丐大多聚集在他的旗下。民國時期,梁家巷還設有棲所,說是專門收留無家可歸者的,但從來就沒有真正收留過流浪人員。范桶盤踞在城隍廟一帶,把棲所據(jù)為己有,當成了自己的乞王行宮。他不僅通吃北門片區(qū),觸須甚至伸到了駟馬橋外的青龍場。

        北門川陜大道是進出成都的主要通道,京官大員來往頻繁,街面也較整齊一些,據(jù)說當年北門的乞丐比其他地方的乞丐混得好些,油水都足些。

        成都公交第一軍

        據(jù)老一輩人說,梁家巷以前是一條長兩百米左右的巷子,一頭連著簸箕街,一頭伸向繩溪河邊。繩溪河上有一座木橋,過橋右轉,穿過互助路口,走過田間鄉(xiāng)村就到新繁、彭州等地。以前,除了達官貴人有車外,滿城奔跑的就是黃包車。車夫們穿街過巷,腳板跑得飛起,腳剎車,手攢勁,喇叭安在嘴巴頭,扯起嗓子直喊:“來啦!來啦!”那時成都有黃包車九千多輛,從業(yè)人員三萬多人。

        梁家巷作為北門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其地位舉足輕重,是出北門連接川陜大道的門戶,從這里啟程到川北廣元劍閣,翻越秦嶺而北出?;厥壮啥脊皇罚杭蚁锏煤莺萦浬弦还P。20世紀50年代初,成都開行的第一條城市公交線路,就是鹽市口到梁家巷。

        1952年,成都交通史上有兩件值得紀念的大事:一個是成渝鐵路通車,一個就是公交開行。兩條路并舉,結束了成都沒有鐵路、沒有公共交通的歷史。那時人民北路還沒打通,不能從火車北站直到城內,從火車站橫向并行修了兩條路,一條經(jīng)梁家巷,一條過荷花池,這就是北一環(huán)路和二環(huán)路的雛形。今天走在一環(huán)路上,你絕難想到以前這里是一片田地,可謂“竹林舞動菜花黃,遍地青綠流水長。行人單衣色匆匆,春風一曲好牧羊”。

        成都第一條公交線路的開行也是收舊利廢,原因無它,那時的成都真的是窮。1951年3月,成都建設局抽調人手組建了公共籌備部,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拼裝出16輛紅黃色的新型公共汽車。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舉行隆重的通車典禮。西南電臺記者楊宗岫在廣播車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條自行修建的鐵路通車的喜訊傳遍全國,現(xiàn)場激動地報道說:“同志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鐵路修到成都啦!”隨著汽笛聲,列車緩緩駛出成都站。

        而另一邊的城中鹽市口,也舉行著成都首條公交線路的通車典禮,天氣熱,站臺邊圍滿了人。16輛車從鹽市口緩緩駛出,開往4.2公里外的梁家巷,沿途觀看的人很多,排成長龍,有人的還一路跟著車跑,一路跑進一個新時代。

        第一條公共汽車路線原計劃從鹽市口到火車站,因梁家巷到火車站的道路還沒有開通,車就停到了梁家巷,這就是歷史的選擇。最初的成都公交車按照運營路徑被稱為線,比如說一線二線,后來就改為路,這第一線的公交車就是現(xiàn)在人所熟知的1路車,成為成都公交史上的鼻祖。

        自由市場聲名顯

        梁家巷跟隨歲月的腳步慢慢前行,漸行漸遠漸模糊,只留下一個朦朧的身影。我騎著車在梁家巷轉悠,從一環(huán)路拐向右進恒德路。這是一條不大的街面,里面有工人村菜市,菜市很大,也很熱鬧,一個賣甘蔗的人在大門前削著甘蔗,動作嫻熟。

        從恒德路轉入張家巷,再穿過簸箕街,去尋找一個自由市場。

        在梁家巷和金華街之間曾經(jīng)有一個自由市場,雖存在的時間不長,但影響很大。我曾問老一輩人,有的并不知道這個自由市場的存在,但我堅信是有的。

        金華街是成都的一條百年老街,也是北門出城的咽喉要道,但這條街不知什么時候消失了,只在老圖片上看到北門府河邊一大片青瓦老屋的夾縫中,一條呈弧形的狹長小巷,就如爬行其間的細長蚯蚓。不知那狹窄幽長的石板路面曾經(jīng)承載著多少歷史,承載著多少傳說故事。

        梁家巷緊靠火車站,又是進出成都北門的要道,人流量大,逐漸形成了西南及全國小有名氣的自由市場,熱鬧非凡,一片搞活經(jīng)濟的景象。物資匱乏的年代,什么都有人要,什么緊俏東西在這里都能花高價買到。陜西人來這里做生意的特別多,他們從寶成鐵路坐火車來,翻過高高的秦嶺,到成都后如魚得水,梁家巷自由市場就是他們賺錢的地方。據(jù)說在西安一些上了歲數(shù)的人都曉得或是跑過梁家巷,時不時回憶起跑成都梁家巷做生意的情景。

        梁家巷市場倒賣票證的串串多,那個年代,什么都要票證,煙、酒、糖、糧、布、肉,乃至肥皂、木耳、條粉等平常之物,無不計劃供應。在市場上只要出高價,什么票證都能買到,有人從這里經(jīng)過,票串串就會跟屁股上來問:“喂,要啥子票?我這兒都有?!本褪鞘诸^一時沒有買主需要的,他們也可以相互調劑。票證之間還可相互折算調換,糧票與煙票、酒票、布票等如何交換,那都是要經(jīng)過計算的。20世紀70年代的票證政策依然實行,我就看到一個人用其他的票證換自己所需的酒票,一個賣菜人用菜票向買菜的一個吸煙女人換了兩支飛雁煙,如獲至寶。梁家巷市場周邊還有賣打藥的,地上擺個攤攤,赤著上身,胸口拍得紅腫,總之是五花八門,什么都有。附近人家就告誡自己的小娃娃:“盡量少到那地方去,看把你騙起跑了?!?/p>

        在那個困難時期,自由市場還是對供需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緩解和調節(jié)作用。我騎著車轉了一圈,欲尋梁家巷市場不得,它仿若過眼煙云,只是一個時代的留影罷了。下午的太陽照在身上熱乎乎的,順著一環(huán)路往火車北站方向,一條小河橫穿大道,橋上有一個名字——梁家巷橋。這條小河在上游互助路段稱為小沙河,緊靠荷花池市場,小沙河旁開著許多貨運站,這里就是以前的繩溪河。順河邊的左邊是花圃路北巷,而河的對面則是花圃北路,河水在春天的陽光下閃爍著道道金光。天氣晴好,沿河邊擺著許多茶桌,人們悠閑地坐在河邊喝茶閑聊,間或朝我無意識地看一眼。一個居民大院門前立了一塊牌子——城隍廟社區(qū)。

        梁家巷自由市場隨著歷史的腳步遠去了,這里沿小河邊卻擺滿了許多舊貨攤,一家接一家,都是日常小商品,扳手、鉗子、音響、手機、臺燈、日歷、字畫、書籍,甚至還有賣雞魚調料和衣服的,形成了一個舊貨市場。來逛舊貨攤的人來來往往,十分熱鬧,成為梁家巷市場的一個縮影,或者是一個留念。

        城北客運汽車站

        走在梁家巷街上,北門的風緩緩掠過。據(jù)老一輩人說,那時沿梁家巷有一段很長的圍墻,圍墻里是一個大空壩子,剛開始成為成都郵車的站點,后來成都郵車搬到北邊不遠的豆腐街上去,又來了許多大板車,空壩子就成了大板車的停車點。

        大板車也就是普通架車的載重型,二者的區(qū)別如普通貨車與黃河載重大卡車一樣。此載重車非一般人能操控,沒有機械助力,全靠“熬骨油”。拉車的都是二三十歲的小伙子,個個精干結實,腿膀鼓起一塊塊肌肉,除了穿褲衩的一部分白外,全身黝黑。大板車中間有一個人掌舵,那是中杠,視載重而定,車杠兩邊還要找一個或兩個人助陣幫工,稱為飛娃,中杠和飛娃齊心合力才能把沉重的大板車拉走。在那個年代里,架車拉貨比起肩挑、雞公車推又要先進得多。我也當過架車司機,上坡胸口快貼到地面,屁股快翹上天,下坡就挺起胸口蹬起兩腿使勁往后仰,“來啦!來啦!看到車子!”嘴里頭不停地喊,生怕把握不好把人撞倒,這就是拉車的真實寫照。后來,圍墻內的大板車搬到了對面的李家巷馬鞍山,就是今天的城北客運汽車站。

        城北客運汽車站的前身是成都北門汽車站,又叫梁家巷汽車站,緊挨著以前的電影院建成,20世紀90年代投入使用,是成都北門最大、最繁忙的汽車客運站,日均旅客出站達一萬多人。班車主要是發(fā)往川南及川東北地區(qū),并設有自貢、宜賓專路車站,為的就是方便做生意的人。梁家巷離荷花池市場不遠,一些來進貨的人也拉來貨在這里運送,每天大車小車,車頂上堆裝了一袋袋百貨,一陣風似的向各地飛奔而去。

        那時不像現(xiàn)在,客運中巴車遍地開花,隨叫隨到,靈活方便。有朋自遠方來,終點站就在梁家巷。有一次,我急急忙忙地騎自行車去接人。進站接客人的人多,哪一趟車,從哪里來,都要搞清楚。見到客車進站,我就瞪起兩眼看,說是10點過到,都11點鐘了還不見蹤影,擔心接掉了。因為人多,一個晃眼就不見了,我趕緊問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說那趟車晚點。十多分鐘后,一趟車進站,終于看到我接的客人從車上走了下來。在車肚皮下拿行李,是兩個大箱子,我說:裝的什么,那么重?好在自己還有一把力氣,拉起箱子一路奔跑著出站。不跑不行,人太多,一個個像爭分奪秒趕進度一樣,緊張興奮。車站外寄車點擠滿了車,很費了一把力氣才把寄的自行車拿出來……

        客運站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繁忙輝煌,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那么熱鬧了,隔著大道望著汽車站,有交警在站前執(zhí)勤。我走過去看,車站旁邊有一個賣鍋盔的攤子,據(jù)說有近30年歷史,電影院還在的時候就在這里扎下了根。走到汽車出站口,剛好一輛前往南江的班車發(fā)出,停在大門前等調度員,司機喊:“人呢?”汽車出站,朝左一拐彎就進了泰宏路,然后出城,駛向遠方。

        2024年春節(jié)最后一天假日,我又遇見了梁家巷。太陽暖暖地照著,大街上依然洋溢著滿滿的節(jié)日喜氣,歡度節(jié)日的橫幅紅紅火火一片。在陽光的映照下,大街上流動著節(jié)日的喜氣,可梁家巷昔日人頭攢動的興奮勁兒,卻藏進了那個年代的夾縫里。

        猜你喜歡
        北門梁家湯圓
        湖北省鐘祥市洋梓鎮(zhèn)初級中學北門湖文學社
        海南省北門江中下游流域面積高程積分的應用
        元宵VS湯圓
        霜降(新韻)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湯圓來賣萌
        Listen and Number 等
        湯圓
        梁家河歲月
        北方音樂(2018年18期)2018-11-30 00:41:30
        梁家河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1:04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不卡一区|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无码在线观看123| 美女草逼视频免费播放| 神马影院日本一区二区|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美女久久| 亚洲熟女av在线观看| 朝鲜女人大白屁股ass孕交|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99久久亚洲国产高清观看| 我想看久久久一级黄片| 无套内内射视频网站| 性一乱一搞一交一伦一性 | 无色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久| 女女同性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高清少妇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曰本女人与公拘交酡|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老熟女老女人国产老太| 亚洲va中文字幕| 国产九色AV刺激露脸对白 |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av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免费的网站| 色婷婷欧美在线播放内射| 日本av一区二区播放| 久久精品日本不卡91|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农村三片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视频| 性按摩xxxx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久久久久久AV无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