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當我們讀一首詩時,是什么打動了我們,又是什么讓我們感受到了詩的美麗與力量?兒童詩的可貴,在于它的文字背后那一顆顆晶瑩剔透、光芒閃爍的童心,傳遞出兒童對生活純粹的熱愛,對未知無限的好奇,以及對世界真誠的贊嘆。他們注意到母親烹飪食物時的火光跳動、父親工作時專注的眼神、小動物嬉戲的畫面……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可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小詩人白蓓蓓就很善于描繪童年的溫馨和樸素的哲思,也能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發(fā)現(xiàn)美。比如,圖書館里流淌的音樂很美好,人們安靜閱讀的模樣很美好,豐富多彩的書中世界很美好,于是就有了這首《圖書館》。小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深刻的寓意,激發(fā)孩子們“去打開知識的迷宮”。小詩《垂釣》則有別樣的趣味:小詩人并不重點寫垂釣的過程和結(jié)果,而是通過出發(fā)前的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刻畫出自己對垂釣的期待和躍躍欲試的心理。
想象力是一首兒童詩的靈魂。兒童往往善于用豐富的想象力,去描畫平凡世界的另一種模樣。你看,會唱歌的風(fēng)兒“最喜歡在崎嶇不平的路上/張開嘴巴大聲歌唱”,因為“平直的道路/唱不出優(yōu)美的旋律”。神奇的想象將小詩人對大自然的觀察、體驗以擬人的修辭手法轉(zhuǎn)化得生動可感,童趣盎然。這種情感的升華生動地表達了兒童的情感需求,也使兒童詩表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審美特質(zhì)。
那么,想象力來自哪里?來自孩子們天生對世界、對未知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好奇心如同一束光,驅(qū)使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生活中的奇跡、平凡中的不凡。在好奇心的引領(lǐng)下,兒童詩變成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孩子們可以觀察到螞蟻搬家的勤勞,感受到蜜蜂采蜜的忙碌,想象到鳥兒筑巢的溫馨。好奇心也鼓勵孩子們提出問題,追尋答案,小詩人在她的詩歌中如此追問:“我想知道/哪里是小花的家/為何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見它”。在詩歌中,那顆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帶領(lǐng)孩子們?nèi)ヌ剿魇澜绲拿恳粋€角落,去體驗生活的每一種滋味,去感受情感的每一次波動。在這樣的追問和探索中,孩子們不僅認識了世界,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
兒童詩為孩子們提供了表達自我的平臺,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讓他們的夢想被看見。兒童在詩歌中的自由表達,滋養(yǎng)了孩子們的自由心靈,無限釋放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小詩人創(chuàng)作一首兒童詩、閱讀一首兒童詩,都是對世界的深入探索和理解,而每一次的探索和理解都讓她的心靈更加豐富。大人們呢,也通過這樣的詩作得以找回那份久違的純真和美好。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永遠感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