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歲月,宛若一條靜默流淌的長河,表面的平靜下暗潮涌動。那時的我,面對語文課本中那些古詩詞,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疏離感。千年之前的詩人們,于字里行間傾訴的情感,恰似隔著薄霧的遠山,雖依稀可辨,卻總是遙不可及。我嘗試靠近,然終究心力不逮,仿佛一腳踏入了無垠的荒原,找不到通向詩人心靈的橋梁。每當(dāng)考試臨近,面對那些需深刻體悟的詩句,我便如入迷途,惶惑不已,迷茫與挫敗如同無形之墻,將我與詩意隔絕。
父親,那個從不以言辭說教卻總能以行動賜予我力量的男人,早已洞悉我的困惑。他不曾詢問我的成績,也不曾責(zé)備我是否用功,而是趁著假期,帶我回到家鄉(xiāng)。他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卻在一個清晨,邀我隨他去爬山。那日,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灑下如金線般的光芒,顯現(xiàn)出丁達爾效應(yīng)的壯美,天地之間一片清明,宛如新生。
隨著我們逐漸攀升,城市的喧囂漸漸被我們拋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大自然最純粹的樂章,是鳥鳴蟲唱,此起彼伏,仿佛天地間的靈魂在低語。我們邊走邊聊,父親寡言,但每一句都像是精心挑選的種子,悄悄播散,在我心中生根發(fā)芽?!澳憧矗@山上的風(fēng)景,真是大氣。若是能每天來眺望一眼,該是多么好?!边@句話一下子仿佛提醒了我,是啊,生活不僅僅有書本和考試,世界廣闊無垠,充滿了值得我們?nèi)ヌ綄ず透形虻拿篮?。父親的話語雖輕,卻仿佛清泉滴石,漸漸浸潤了我心中的焦灼和彷徨。
就在我們即將登頂之際,一只山雀翩然而至,映入我的眼簾。那只小巧玲瓏的生靈,羽翼斑斕,在樹枝間跳躍不息,時而低掠草叢,時而振翅高鳴,那清脆的啼聲仿佛能直擊人心,穿透俗世的喧囂。我不由停下腳步,凝神望著那自由翱翔的生命,心中頓時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仿佛有一絲微光悄然照進心底的陰霾。
父親察覺到了我的注視,輕拍我的肩膀,微笑道:“你看,這只山雀雖小,卻在自己的天地間自在飛翔,毫無羈絆?!逶缑奸g白云生,晚來拂面渤海風(fēng)’,它在天地之間無畏風(fēng)雨,勇敢追尋自己的棲息之地。這種對自由的執(zhí)著與向往,不正是我們?nèi)祟悜?yīng)當(dāng)追求的嗎?”
那一瞬間,我仿佛被某種力量擊中了心靈深處,內(nèi)心的迷霧豁然開朗。我不禁思索,那些詩人筆下的情感,不正是他們對自由生命、對美好生活的真誠向往和深切追求嗎?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正是對自由和美好的渴望;杜子美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無不透露出對懷才不遇和命運不公的憤慨與哀嘆。每一首詩、每一句詞、每一種情感,都是他們內(nèi)心深處最真實的寫照,都是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探索,都是對天地、對人生的深沉感悟。
我猛然醒悟,原來我之所以無法真正觸碰到詩人深沉的情感,是因為我囿于書本和考試,忽略了生活的廣闊與豐富。詩意,不應(yīng)局限于字里行間,它本就來源于生活的百態(tài),本就來源于天地萬物的律動?。哪且院?,我開始嘗試以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去閱讀,去想象,去接納詩句背后的世界,去領(lǐng)會詩人們的心境和情感。我發(fā)現(xiàn),當(dāng)我真正走進詩人的世界,與他們同悲共喜時,那些曾經(jīng)晦澀難懂的詩句,仿佛生出了新的生命,變得如此鮮活靈動,竟然變得如此富有感染力。
那次登山之后,我的語文成績不僅得到了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學(xué)會了如何去用心感受生活的脈搏,如何從日常的點滴中發(fā)現(xiàn)美與哲理。那只山雀,不僅讓我看到了自然的壯麗與自由,更讓我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與意義。人生之路,縱然充滿挑戰(zhàn)與坎坷,我亦當(dāng)如那山雀般,懷抱自由之志,勇敢飛翔。正如《周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痹谖磥淼臍q月里,無論境遇如何,我都將堅持自己的夢想,去感受世間萬物的美好與溫暖,正如那只小小的山雀,在天地間書寫屬于自己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