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構思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fā)展,隨之而來的是技術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不僅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中。傳統(tǒng)的圖像掃描分析是以載玻片或培養(yǎng)皿為載體,經過在顯微鏡下的重復掃描與拼接,來檢測如血液、植物切片、水中雜質水藻等樣本。這種基于顯微鏡成像的檢測手段需要花費較高的時間成本,且需要操作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
基于智能圖像拼接的圖像XY掃描系統(tǒng)主要針對上述問題運用圖像拼接算法,實現對電子顯微鏡的改造與提升,讓其能夠在科研中體現出更加便捷的功能,進一步減少人工成本。在現代醫(yī)療、環(huán)境檢測、水質分析等領域中,高精度和大觀測視野的顯微鏡成像是后續(xù)研究與應用的必要前置條件。為克服顯微鏡成像觀測視野與觀測精度的局限性,項目將攝像頭拍攝到的25張微觀圖片拼接成一張大圖,如此一來既能夠看到微觀的細節(jié),又能夠看到圖片的全貌。
制作過程
項目的制作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項目目標確定和資料查閱。項目的選題創(chuàng)意源于我們在生物實驗課上使用顯微鏡時發(fā)現高倍鏡與低倍鏡呈現的圖像各有優(yōu)勢,但無法在一張圖片上展示。我們希望通過技術手段將兩者優(yōu)勢集于一身。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fā)現這個選題有一定的新意。
(2)系統(tǒng)設計。根據項目確定的研究目標,確定項目由幾個子系統(tǒng)組成。即XY掃描平臺子系統(tǒng)、圖像采集子系統(tǒng)、自動識別標定、圖像處理算法子系統(tǒng)等。以XY掃描平臺為硬件基礎,使用載物臺帶動被檢物體實現沿X方向與Y方向的移動,為了能夠更加準確地控制移動位置,采用步進電機作為移動平臺a9ca7af93beaa1409bb421b8f964249f975ab48fb85d6ad2956892177ef5f2e3的主要動力驅動。圖像采集子系統(tǒng)由顯微物鏡、棱鏡、CCD光學相機等硬件構成,在運行過程中圖像采集系統(tǒng)快速采集被檢物體低分辨率圖d6aa9e591dfe46ad411021b079d702d6483a3d564440f66d75f9bc0b9e6439aa像,采用深度學習技術對目標圖像特征進行自動提取與標定,并自動劃分需高倍掃描區(qū)域,最終使用SURF修正圖像處理算法,實現對不同清晰度的圖像拼接。
(3)原型設計與制作。根據確定的項目目標和各個子系統(tǒng)的功能,運用系統(tǒng)的設計思維將各個子系統(tǒng)的功能逐一實現。使用步進電機完成對XY移動平臺的控制,使用串口通訊的方式完成作品拍攝的圖片與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輸。
(4)作品調試。完成作品的制作以后,我們根據預期目標對作品進行調試,保證能夠實現預期功能。
創(chuàng)新點
該項目的創(chuàng)新點主要有以下三個。(1)機構創(chuàng)新:采用X軸Y軸協同配合的方式,對目標玻片進行“S”路徑掃描,最大程度獲取圖片信息。(2)應用創(chuàng)新:將圖像拼接技術應用于微觀的細胞觀察。(3)技術創(chuàng)新:使用rgb三通道中r通道色彩求平均值,再通過計算面積的方式過濾過大或者過小的目標,最終實現異常細胞的標定。
功能展示
點擊電腦中的“運行”按鈕,系統(tǒng)會自動運行,在確定的位置完成對焦和圖片拍攝,將25張高倍鏡拍攝的圖片拼接成一張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