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窮大地三千里,須上高峰八百盤。
遠眺歷史的風煙,毛主席倡導青年運動“永久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立足今朝的大地,習總書記寄語新時代中國青年奮斗的使命。但時代的洪流總會產生支流,“內卷”“躺平”等言論同樣層出不窮,甚至一度甚囂塵上。處于眾多理念當中,吾儕當銘記:不以“躺平”遮望眼,奮斗當在最高層!
拒絕躺平,于佛系之云嵐中撥云見日。
“流水要爭先,靠的是綿綿不絕。我們即便普通,但只要不下場,都會隨著時代潮水不斷向前。”內卷固然不應提倡,但若是以此作為不下場的憑證、躺平的借口,則是更大的謬誤?;蛟S人至暮年該養(yǎng)老,可“綠化將軍”張連印退休數(shù)十載尚能親手植樹百萬棵;或許殘疾生活苦且累,可張順東、李國秀夫婦讓殘缺的生活也能綻放幸福的花朵;或許先天缺陷難克服,可江夢南無聲之中亦可叩響清華的門扉。站在同一片大地上,或衰老、或殘疾、或病困的他們都沒有放棄仰望頭頂璀璨的星空,風華正茂、四肢健全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在躺平中沉淪呢?身處井隅仍心懷璀璨,陷于困厄尚不墮青云之志,方是吾輩應有之姿態(tài)!
擁抱奮斗,于人生之長路跋山涉水。
“踏浪前行風正勁,不負韶華爭朝夕?!碧善脚c佛系終究只是求一時的安逸,奮斗與拼搏才是人生不變的底色。時光淘金,奮斗的汗水裝點著每一個閃閃發(fā)光的日月。你看,那是吳天一在高原奔走的身影,鉆研醫(yī)術十余載,扎根青藏庇黎元;那是顧方舟在書房中思索的身影,苦心孤詣幾春秋,一粒糖丸濟眾生。上有青冥之長天,更有謝軍嘔心瀝血研發(fā)的一個個北斗衛(wèi)星;下有淥水之波瀾,更有袁道先風餐露宿丈量的一寸寸江河?;蛟S不是所有的奮斗都有結果,但總有一些奮斗,能從一寸冰封的土地中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踔厲前行,于國家之征程中云程發(fā)軔。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此刻的我們站在時代的關口,耳畔盡是百年變局的呼嘯,我們又怎能安然躺平?看哪,南仁東的“天眼”、彭士祿的核潛艇、顧誦芬的新式飛機……多少炎黃子孫在這片大地上為這個偉大的國家而奔走!前有先輩星光熠熠,后有吾輩群英堂堂,更迭的火炬,在每一次接力之間都更加明亮。
“九萬里風鵬正舉,五千年云鶴長鳴?!泵褡鍙团d的號角早已吹響,吾輩自當在每一個十字路口更加踴躍地匯入人海,摒棄躺平、擁抱奮斗,用拼搏為自我凝神鑄魂!
點評
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再分別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最后總結全文,升華主題。各部分之間銜接自然,邏輯嚴密,條理清晰。文章開頭便以古詩詞引入,增添了文采,同時,張連印、吳天一等人物事例的列舉,使文章內容豐富,論據(jù)充分,有效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