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障中學是醴陵市南片的一所初級中學,其前身是醴陵第六中學,坐落于海拔860米的明月峰下,毗鄰醴陵南四區(qū)蘇維埃革命紀念館,鐘靈毓秀,翰采風華,培育了一批批“兩袖清風誨莘莘學子,潔身自好樹師德風范”的優(yōu)秀教師。正是他們,讓“清”風滿校園,“廉”花向陽開。
強文化,強師風,行廉為實。一是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學科教學在“敬廉崇潔,誠實守信”教育中作用重大,特別是道法、語文等人文學科更具優(yōu)勢,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有豐富的廉潔文化資源,我們加強學科滲透,深入挖掘并整合現(xiàn)有的廉潔文化資源,讓其在教學活動中得以傳承,在言談舉止中得以感化。當然,我們的廉潔教育不止于道法、語文教師的教學,我們倡導所有學科教師把平時的課堂都當成一堂思政課,適時對學生進行廉潔、誠信等教育,讓孩子們在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接受清廉誠信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品德。二是借班團課與升旗儀式開展清廉教育。每天有 20 分鐘的夕會總結課,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每周五一節(jié)班會課,教書必先育人,育人必先自省,學校都會利用這些課堂與活動對師生進行清廉等思想熏陶。三是利用學校墻體與櫥窗開展清廉教育。宣傳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藝術。我校借助學校墻體與櫥窗對清廉文化進行宣傳。比如,我們用圖文并茂的形式開展“四美”——美麗校園、美譽教師、美德學生、美好生態(tài)教育。言簡意賅卻又十分醒目給全校師生樹立了目標。同時,言廉為虛,行廉為實。為了敦促師生踏實踐廉,學校會不定期考察師生,并將結果公布,亦會評選出師生優(yōu)秀代表并予以表揚。四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劃定紅線。每個學期的第一次全體教師會議就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劃定紅線”。會議強調: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途徑,而師德師風是培養(yǎng)良好人才的大前提; 師德師風建設是塑造文明社會的重要方面;高尚的師德與良好的教學風格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要素;師德師風建設是在學生中樹立自律意識和做人做事的規(guī)矩的重要途徑; 師德師風建設是傳承優(yōu)良教育傳統(tǒng)、保持社會穩(wěn)定、增強教師凝聚力等的驅動與支撐。會議上每位老師還會簽訂師德師風建設承諾書與教師禁止有償家教家養(yǎng)承諾書,并在實際教學中踐行兩個承諾。
強制度,強監(jiān)督,身廉為標。學校嚴格執(zhí)行“三重一大”事項集體研究決策機制,嚴格落實各種監(jiān)督制度,堅決做到政策、辦事過程、結果“三公開”;每期確定負面清單,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接受多方面監(jiān)督,樹立清廉教師榜樣,構建法治化、民主化、智能化的現(xiàn)代學校治理體系。
強黨建,強治腐,心廉為本。學校嚴格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定期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會議,全面落實黨管意識形態(tài)工作原則,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
同時學校通過黨員開黨會、做筆記、上微黨課等形式督促與考察黨員的清廉思想,并通過號召黨員同志帶頭上公開課、帶頭幫扶學生等形式踐行黨員的清廉思想;此外學校還開展廉政專題警示教育,通過正面與負面的案例或歷史故事警示教師,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抗腐拒賄能力,做到“以清儉自律,以恩信待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大障中學以志愿服務樹清廉榜樣,以滿袖清風育滿園桃李,讓“清”風滿校園,“廉”花向陽開。
(作者單位系醴陵市明月鎮(zhèn)大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