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在解放軍某干校工作的父母領取結婚證后,戰(zhàn)友們便開始幫他們張羅婚禮。
有人提出婚禮在外面餐館辦。但在請示了學校某部吳部長后,他擔心去外面辦影響不好。又通過征求父母的意見,最終決定在學校辦一個簡單而溫馨的婚禮,日期就定在了7月1日。
婚禮當日,學校吳部長、父親所在系的系主任等領導及戰(zhàn)友們都來了,他們將大紅囍字貼在新房前,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
政工干部孫曼擔任婚禮司儀?!敖裉欤鷦偱c葉茵喜結良緣,我們祝福這對新人白頭到老,早生貴子!”話音剛落,現(xiàn)場就響起了陣陣掌聲。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隨著孫曼起了個頭,《國際歌》的歌聲在新房中回蕩。雖然沒有伴奏,每個人卻都熱血沸騰起來,為婚禮增添了不一樣的氣氛。
父母都是參加過戰(zhàn)爭的人,他們唱著《國際歌》,熱淚盈眶地相互敬禮。
見新郎、新娘都有些動容,孫曼趕緊調(diào)節(jié)氛圍:“請夫妻雙方報告戀愛經(jīng)過!”
母親向父親投去求救的眼神,嘴笨的父親不知道從何說起,來祝福的戰(zhàn)友不停地起哄:“胡剛老實坦白!”
“我們相識在朝鮮戰(zhàn)場……”父親鼓起勇氣講述過往——
1950年,父親隨部隊奔赴朝鮮戰(zhàn)場。戰(zhàn)斗間隙,母親所在的60師文工團到前沿陣地慰問演出,她演出中表現(xiàn)得十分活躍,讓父親一見傾心,但當時正處于特殊時期,他也未表達心意。
1952年底,父親所在的部隊被換防回國。當時,師里從文工團抽調(diào)有文化的隊員到基層擔任教員,母親正巧被分到了父親的營里。父親抓住機會找老戰(zhàn)友幫忙牽線,很快與母親確定了戀愛關系。
1953年,父親被選送到解放軍某干校當教員。隨后,組織上又將母親調(diào)到父親身邊工作。
孫曼把眼光投向母親:“那你為什么會嫁給胡剛?”
母親紅著臉回答:“我和胡剛由老戰(zhàn)友牽線認識,他告訴我,胡剛是華東三級人民英雄,我愿意嫁給英雄!”
父親19歲參加新四軍三五支隊,在浙東地區(qū)與侵華日軍作戰(zhàn)??箲?zhàn)勝利后,父親所在的部隊被整編為華東野戰(zhàn)軍第一縱隊?;春?zhàn)役中,父親負傷,后被華東野戰(zhàn)軍評為“華東三級人民英雄”。
母親的話剛說完,就贏來了戰(zhàn)友們的掌聲,吳部長帶頭叫“好”。
孫曼繼續(xù)進行婚禮流程:“現(xiàn)在,請新郎、新娘互贈紀念品和兩枚私章?!?/p>
母親贈給父親一本筆記本,一枚刻有自己名字——葉茵的私章,父親則回贈給母親一支金星鋼筆,一枚刻有胡剛的私章。
接著,吳部長和江部長講話,主要就是希望他們“夫妻互敬、互愛、互助、白頭到老”。
最后,賓客入席。席間,戰(zhàn)友們推杯換盞,十分盡興,有的還一時興起,跳起了交誼舞……
從那一天開始,父親、母親相扶相攜,相伴了整整70年。
父親去年逝世后,母親還常常和我念叨:“這輩子遇見你爸,是我最幸福的事?!?/p>
(作者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編輯/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