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關系,積極傳播中國文化的過程中,還有很多這樣起到重大作用的外籍人士,比如美國記者詹姆斯·賴斯頓,他在中國接受“神奇一針”的經歷在美國引發(fā)關注,而后尼克松訪華的“針灸外交”更在美國掀起針灸熱潮。
針刺麻醉手術
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對中國針灸文化產生強烈好奇,尤其是針刺麻醉,這推動了中美“針灸外交”的出現。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改變世界的一周”的日程中,中方特意安排美方人員觀摩針刺麻醉手術。
2月24日上午,美國訪問團在北京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觀摩了一場針麻右肺上葉切除手術。訪問團成員先確認患者在手術之前沒有接受任何麻醉藥物,之后隨同患者進入手術室觀察?,F場穴位針刺、捻針、開胸、切除右肺葉,中國團隊一氣呵成。
手術期間,訪問團成員觀察了患者的呼吸、心律和血壓等數據?;颊咴谑中g中意識保持清醒,能回答訪問團成員提出的問題,這令美國人大為驚嘆。手術結束后,他們又與手術團隊座談了一會兒,了解針麻鎮(zhèn)痛原理、針刺操作技術等問題。
這次針麻手術取得圓滿成功,現場的美國人認為針刺麻醉不再是那么遙不可及,有訪問團成員表示,針麻手術效果令人震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尼克松這次在華的訪問實況通過衛(wèi)星向全世界轉播,中國的針灸文化也由此向世界展示,順便做了一個世界性的廣告。
美國記者經歷“神奇一針”
在尼克松訪華前,美國記者詹姆斯·賴斯頓就在中國接受過“神奇一針”,他的經歷在美引發(fā)關注,這些都促進了中國針灸在美國的火熱。
當時,賴斯頓在文章中寫道:“闌尾手術切除后的第二天晚上,我腹部有種似痛非痛的難受感覺。該院(今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針灸科的李醫(yī)生在征得我的同意后,用一種細長的針在我的右外肘和雙膝下扎了三針,同時用手捻針來刺激我的胃腸蠕動以減少腹壓和胃脹氣。針刺使我的肢體產生陣陣疼痛,但至少分散了我的腹部不適的感覺。同時李醫(yī)生又把兩支燃燒著的像廉價雪茄煙式的草藥艾卷放在我的腹部上方熏烤,并不時地捻動我身上的針。這一切不過用了20分鐘,當時我還想用這種方法治療腹部脹氣是否太復雜了,但是不到一小時,我的腹脹感覺明顯減輕而且以后再也沒有復發(fā)?!?/p>
1972年6月4日,《紐約時報》在文章《針灸:針刺鎮(zhèn)痛來到美國》中寫道,沒有任何事情能像中國針刺麻醉那樣刺激美國公眾的想象力了。其他美國報刊也不斷報道針灸的神奇療效。
美國人本來就對自然療法很向往,在中美關系走向友好的時刻,中國古老的神奇針灸無疑更令美國人著迷。1973年4月,內華達州州長簽署法案,正式將針灸合法化。這也是第一次有美國地方政府出臺官方法規(guī)認可針灸。
之后,美國不少州紛紛效仿內華達州,將中醫(yī)或針灸單獨管理。截至2018年,已經有47個州通過立法實現針灸合法化,諸多美國保險公司將針灸治療納入覆蓋范圍。針灸醫(yī)學在美國的發(fā)展越來越規(guī)范,獲得更多美國民眾的認可。
(摘自《環(huán)球時報》 金點強 東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