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紀90年代末,金壇古籍印刷廠在耿網秀廠長的帶領下不斷進取,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印刷工藝,保證印刷質量,逐步發(fā)展成為全國古籍印刷行業(yè)的領軍企業(yè),對古籍出版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文作者詳細回顧了與金壇古籍印刷廠合作印制《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山東文獻集成》等書的經歷,對該廠承印其他重大文化項目如《中華再造善本》《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亦有介紹,借此紀念與耿網秀廠長的交往和友誼。
【關鍵詞】古籍印刷 線裝古籍" 宣紙影印
我在古籍界工作三十余載,接觸到的古籍印刷界的友人不算少,這當中值得紀念的人物是金壇古籍印刷廠的耿網秀廠長。
耿網秀,1954年陰歷七月十四日出生于江蘇省金壇縣登冠鎮(zhèn)西村,2021年1月31日去世,年68歲。我是2021年4月才從他女兒耿春霞女士處得知這一消息的,如今老耿同志去世快三年了,我一直掛在心上,時時回憶我們的交往和友誼。
1992年5月國務院召開第三次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會議于北京香山飯店,26日分組討論,周紹良先生提出編纂出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的建議。這年12月東方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分會會長、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劉俊文先生向國務院古籍規(guī)劃領導小組提出編纂出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的方案,得到組長匡亞明先生批準,小組秘書長傅璇琮先生予以大力支持。1993年1月成立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劉俊文先生任主任,張忱石、張希清任副主任。不久,經傅璇琮先生推薦,我加入工委會。1994年5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委會正式成立,季羨林先生任總編纂,我擔任編目室副主任、常務編委,旋改任總編室主任,直到1997年11月2日完成,我回到山東大學。
我在《存目叢書》編委會工作,主要任務是調查《存目》之書6793種的版本收藏和鑒別,在影印過程中審閱稿件,這都是集體合作,我是主要成員之一。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確定出版社、印刷廠。出版社商議過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華書局、中國青年出版社、現(xiàn)代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等,都沒有談妥,最后確定大陸版由齊魯書社出版,臺灣版由莊嚴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出版。印刷廠也幾經商討,最后確定由兩家印刷廠分工承擔印刷任務,一是金壇古籍印刷廠,一是廣東省供銷學校的廣東省精裝印務有限公司。金壇古籍印刷廠廠長是耿網秀同志,廣東精裝印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是張?zhí)煜蚕壬?。張?zhí)煜彩前拈T歸國華僑,20世紀90年代認識時已近70歲。耿網秀同志則40來歲,正當壯年。
金壇古籍印刷廠是改革開放以后發(fā)展起來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耿網秀同志就是一位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
金壇古籍印刷廠的同志經常來北京大學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委會商議印刷工作。那時候齊魯書社委托我填寫發(fā)稿單,金壇那邊是來車把稿件運回印刷廠,拍片子制版影印?!洞婺繀矔烦霭娌恐魅螐埥ㄝx同志經常到印刷廠住下看大樣,從而保證了印刷質量。有幾次耿網秀廠長和高六生經理他們來北京,帶來了新茶茅山青峰,劉俊文先生招呼大家品嘗。耿網秀廠長個子瘦小,但非常精干,為人謙虛,平易近人,在印刷質量上要求很高,北京《存目叢書》工委會的同志都很信任金壇古籍印刷廠?!洞婺繀矔芬慌慌〕鰜?,先后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出版發(fā)布暨專家鑒評會,有關領導王光英、程思遠、雷潔瓊、許嘉璐、彭佩云等先后參加過大會并有發(fā)言。這些會議都邀請金壇古籍印刷廠耿網秀廠長、高六生經理等參加。在那個年代,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承擔國務院古籍整理重大項目的印刷任務,是非常引人關注的大事。我曾帶著樣書到某新華印刷廠聯(lián)系印刷業(yè)務,遇到的困難是:價格過高、印刷進度太慢。價格每冊90余元,每個月可印三冊(200套)。而金壇、廣東兩家印刷廠價格約每冊70余元,每天可印一冊(200套)。他們可以全力以赴印刷《存目叢書》?!洞婺繀矔啡?200冊,印200套,共240000冊,用70克膠版紙,全木漿,封面紙版、面料、環(huán)襯紙都有特殊要求,封皮燙金工藝也有特殊要求。樣書送北京《存目叢書》編委會,副主編中華書局歷史編輯室主任張忱石先生提起封皮,上下幾次,又用指甲刮燙金字,均十分滿意,說:“超過中華書局!”這套書的編纂專家在北京經常上班的50余人,國內古籍界專家近百人,學術顧問顧廷龍、周一良、周紹良、冀淑英、王紹曾、黃永年等經常開會審閱,在當時影響很大。金壇、廣東兩家印刷廠在保證印刷質量方面做到了當時最好,耿網秀廠長、張?zhí)煜矎S長和他們的印刷裝訂團隊為國家文化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之后,金壇古籍印刷廠又承擔了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華再造善本》的印刷任務。和《存目叢書》不同,《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宋元刻本七八百種,宣紙線裝,印章彩印,印刷裝訂都要求很高。我到金壇印刷廠去過,見過《再造善本》印制現(xiàn)場。宣紙裁好后,要一頁一頁用膠條沾在膠版紙上,使宣紙堅挺而且不透墨。先上機跑一遍印底色,再上機跑第二遍印文字,如有紅色印章還要跑第三遍印紅色印章,全都是人工一頁一頁往機器上續(xù),最后裁下膠版紙,這一頁古書才算印好,再折頁、裝訂。我當時拿回幾頁印廢的善本,作為講課的樣張。我認為,在宣紙影印古書方面,金壇古籍印刷廠探索出了一些獨到的方法,也是對我國古籍出版事業(yè)的貢獻。金壇古籍印刷廠對我很客氣,送我小部頭的《中華再造善本》樣書《李太白集》《說苑》等,作為留念。
在《存目叢書》印刷過程中,金壇古籍印刷廠還印制了《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6開精裝38冊。該書是民國年間東方文化事業(yè)總委員會組織中國專家撰寫的古籍提要,共三萬多篇,是清代乾隆年間纂修的《四庫全書總目》的續(xù)編,而數(shù)量等于《四庫總目》的三倍。這部龐大的手稿,是一代學人的學術成果,也是中國學術史的一次系統(tǒng)總結。手稿用東方文化事業(yè)總委員會印制的宣紙稿紙謄寫,有柯劭忞、倫明、江翰、奉寬、張伯英、趙萬里、吳承仕、王重民、傅振倫、謝國楨、羅繼祖等許多知名學者的手稿,線裝整齊,配有函套。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時,由沈兼士代表國民政府接收之,同時接收的還有東方文化事業(yè)總委員會北京人文科學研究所的全部藏書,把這個研究所改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北平資料整理處”。當時時局不穩(wěn),國民政府風雨飄搖,史語所提走善本,最后帶到臺北,就是傅斯年圖書館的主體部分。但是《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留在了北京,這個地方成為中國科學院圖書館。20世紀90年代我在北大參加《存目叢書》,羅琳學長是科圖古籍組組長、《存目叢書》編委會編目室主任,我去科圖看書,他讓我翻看《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用鐵皮檔案柜存放,一柜一柜靠墻擺著。我建議影印出版,并代為介紹齊魯書社,得到孫言誠總編大力支持。于是在《存目叢書》編委會代為復制拼版,付金壇古籍印刷廠印刷,前后三個月就出版了,這是我經歷的出版周期最短的大型目錄的出版活動?;驶?8冊一套的《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過金壇古籍印刷廠印刷而化身數(shù)百,走到學術界讀者面前,造福學界,不可限量。這是耿網秀廠長為古籍印刷做出的又一個貢獻。
我在金壇古籍印刷廠還遇到他們正在印刷《古今圖書集成》。《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是我國存世的最大的百科全書,康熙年間陳夢雷等纂修,雍正時內府銅活字排印,印數(shù)很少。乾隆年間纂修《四庫全書》,獻書最多的四家范懋柱、鮑士恭、汪啟淑、馬裕,賞給《古今圖書集成》一部。齊魯書社受某公司委托影印《古今圖書集成》,宣紙,原大,線裝,非常精良,印刷任務也由金壇古籍印刷廠承擔,可以說是精之又精。
1997年底《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完成,我回到山東大學古籍所,從事科研教學工作,十年間沒有和印刷界聯(lián)系。2005年山東省政府特批重大文化工程《山東文獻集成》開工,這部書選印山東人著作稿本、抄本、刻本一千三百余種,影印精裝,規(guī)格上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由山東省長韓寓群任主編,山東大學成立編纂處具體實施,編纂處主任王學典教授,副主任就是我。出版社則為山東大學出版社,社長孔令棟教授。當商議印刷廠時,我推薦了金壇古籍印刷廠。我告訴孔社長:“廠長耿網秀、經理高六生,已經找不到電話?!笨咨玳L說:“放心吧,我都可以找到?!辈粠滋欤吡浝韥淼缴酱?,高經理見到我說:“杜教授!”我看到老高同志,幾乎哭了,他模樣沒有變,笑容里透出厚道,《山東文獻集成》就這樣交給了金壇古籍印刷廠。我和馮建國教授(《山東文獻集成》工作室主任)到金壇古籍印刷廠考察,受到耿網秀廠長熱情接待,安排我們去茅山、去天目湖,吃到天目湖大魚頭,美味至今不忘。以后耿廠長多次來山大,合作非常順利。在《山東文獻集成》完成之后,金壇古籍印刷廠與山東出版界合作持續(xù)不斷,每年耿網秀廠長、高六生經理來濟南走訪,都會邀我見面,送我茶葉好酒,一起餐敘,可以說成為知心朋友,我小幾歲,算是忘年交吧。
耿網秀廠長過世后,他的女兒耿春霞女士接任廠長,繼承她父親的事業(yè),繼續(xù)開拓創(chuàng)新,把印刷事業(yè)推向前進。我和王志民先生主編的《儒典》,由山東人民出版社、齊魯書社出版,線裝1816冊,印制極為精良,在當代新印線裝古籍中可稱精之又精的出版物,把儒家經典的歷代注釋和歷史上著名儒學家的傳記等古籍盡可能擇其善本予以影印,引起了學術界、文化界廣泛關注。這部大型線裝古籍就是金壇古籍印刷廠耿春霞廠長率領團隊精印出來的,代表了當代線裝新印古籍的高水平,說明耿網秀廠長后繼有人,可以安心于九泉之下了。謹以此文對耿網秀廠長表示深深的懷念!
2023年12月13日
于山東大學文學院
〔作者杜澤遜,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
Geng Wangxiu: A Commemorative Figure in the Ancient Book Printing IndustryDu Zexun
Abstract:In the late 1990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director Geng Wangxiu, Jintan Ancient Book Printing Hous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by actively exploring innovative printing techniques and ensuring high-quality printing. It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leading enterprise of the nation in ancient book printing industry, making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book publishing.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collaboration with Jintan Ancient Book Printing House in printing works such as Series of Books Listed Only in Title in “The Complete Library of Four Treasuries” and The Collection of Shandong Documents. The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other major cultural projects undertaken by the House, including Recompiled Chinese Rare Books and The Summary of the Catalogue of “Supplement to the Complete Library of Four Treasuries”. Through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commemorates his relationship and friendship with director Geng Wangxiu.
Keywords:ancient book printing, thread-bound ancient books, photographic printing on xuan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