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這天,是我盼望的日子,有甜糯的粽子吃。這一天,也是奶奶最忙碌的一天,我們吃的粽子都是她親手包的。
天剛蒙蒙亮,奶奶就起床了。她輕手輕腳地走進廚房,系上那條已經洗得發(fā)白的圍裙,開始一天的忙碌。奶奶先是細心地將粽葉洗凈,輕輕地抹去上面的水分,然后將提前浸泡好的糯米和各式餡料一一擺放在案板上。甜甜的豆沙,咸香的五花肉,還有奶奶自己腌制的咸蛋黃,每一樣都讓人垂涎欲滴。
奶奶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兩片粽葉,輕輕一折,就成了一個小巧的漏斗,再舀入一勺糯米,輕輕壓實,放入一兩顆紅棗或一勺豆沙,再覆蓋上一層糯米,將粽葉緊緊包裹起來,用細繩扎緊,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奶奶手中的動作不斷重復著,盤子里的粽子不斷增加,堆成了小山。
終于,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接下來是煮粽子的環(huán)節(jié)。奶奶將粽子一一放入大鍋中,加入足夠的清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煮。隨著一陣陣“咕嘟咕嘟”的聲音,廚房里彌漫著粽子的香氣。我像小猴子一樣,蹦蹦跳跳地鉆進廚房,圍在鍋邊轉悠。我一邊眼巴巴地盯著翻滾的熱水,一邊念著:“粽子啊,你快點兒熟吧!”奶奶看著我猴急的模樣,笑瞇瞇地摸摸我的頭,說:“別急,再等等!”
等啊,等啊,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終于等到粽子出鍋了。奶奶小心翼翼地揭開鍋蓋,輕輕撈起粽子,瀝干水分,一個個擺放在大盤子里。煮熟后的粽子香味更濃了,香氣一縷一縷地直往鼻子里鉆。
這時,我顧不上燙,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快速剝開粽葉,狠狠地咬上一大口。那一刻,滿嘴都是香甜的味道。奶奶怕我燙著,輕輕地拍拍我的背,提醒道:“慢點兒吃,小心燙著,還有好多呢。”我點點頭,嘴里含糊不清地應著,手上的動作卻一點兒沒慢下來。
端午節(jié)的快樂就這么簡單,甜甜的粽子就能讓我心滿意足。
山東省鄒城市嶧山路小學
指導老師 司德珍
這篇習作模仿名篇寫作,用粽子來寫端午節(jié)。從天剛蒙蒙亮奶奶就起床忙碌,到包粽子前的準備,粽子的包制、煮制,再到最終品嘗粽子,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描寫得栩栩如生,特別是奶奶和“我”之間的互動,凸顯了親情的可貴和家庭的和諧。此外,小作者運用豐富的動詞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得文章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每個節(jié)日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寫。比如寫元宵節(jié),可以從賞花燈、猜燈謎等習俗寫它的喜慶熱鬧,也可以從包湯圓、吃湯圓來寫一家人的甜蜜溫馨。又比如寫中秋節(jié),可以寫賞月時闔家團圓的幸福,也可以寫吃月餅的歡樂和喜悅。描寫節(jié)日時,可以從節(jié)日的習俗、食物、活動、家人和朋友的互動等方面入手,結合體驗和感受,寫出自己對節(jié)日的喜愛和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