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寫作就像是點燃火柴,在一旁凝視火苗燃燒,直至熄滅。也許這就是小說所能做的一切。就在這凝視的瞬間,向人類和人生提問。也許,我就是在完成一部部小說的過程中推動著我的人生前進。
—2024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韓國作家韓江
熱愛生活的人=把美食和旅行的照片拍得好看的人。
—現(xiàn)代人的定義
我喜歡的東西有三種:要么很貴,要么吃了長胖,要么不回微信。
—求而不得
方言才是中國最高雅的語言。河南話把下小雨叫作“滴星”,四川話、重慶話把雨傘叫作“撐花”,客家話把彩虹叫作“天弓”,潮州話把曬太陽叫作“借日”,山東話把昨天叫作“夜來”,閩南語里把怕冷叫作“驚寒”,陜西話把心煩叫作“惶”……方言是我們?nèi)A夏先祖遺留給我們的一個念想,雖然細若游絲,卻血脈相織。
—作家范大山
一個人能觀察落葉、鮮花,能從細微處欣賞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樣。
—若能靜下心感受生活中的一切細微,生活或能給予我們更多回報
人的嬌嫩,往往是文明的體現(xiàn)。
—哲學(xué)家、教授劉擎如此評“年輕人很難管”。他認為談“管”這件事帶有馴服的意味,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生長環(huán)境要比我們這一代好很多”,這種不能忍、敏感以及所謂的“嬌”是一種進步,是文明的體現(xiàn)
心理學(xué)上有一個你不敢想象的真相,就是你該做的事情,只要踏踏實實做下去,就一定會得到積極的反饋。大部分人的處境是一邊做,一邊懷疑,一邊對抗。不自亂陣腳,事情才會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實際上一件事情能不能成功,取決于你的信念的強度。你越相信自己,你就越接近成功。
—想多了全是問題,做多了全是答案
那些敢于吵架、敢于起沖突、敢于強勢、敢于不禮貌、敢于撕破臉面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他們有起沖突的能力,更有收拾殘局的能力。
—網(wǎng)友@叢非從
允許自己熬夜,允許自己把衣服在椅子上堆成小山,允許自己連續(xù)聽一首歌五十遍,允許自己被刪除,允許自己原諒一個人之后又倒戈,允許一切發(fā)生。
—允許一切流走,一切便都會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