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人說,當今生活在消費主義和娛樂化環(huán)境中的一代人,常常被“精彩”慣壞了,他們不習慣過枯燥的生活,喜歡段子、金句、笑點等感官刺激,習慣將費力的文字轉化成輕松的視聽語言,植入笑點,以使自己遠離枯燥,并運用各種現(xiàn)代傳媒幫助自己消除各種“枯燥”。
但也有人認為,枯燥并不可怕,在很大程度上,它會成為生命的滋養(yǎng)。
作為成長中的青年,你認為應該怎樣對待“熱鬧”與“枯燥”?請結合自己的體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狄更斯曾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我們身處于喧囂與熱鬧之中,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難以自拔。然而,熱鬧背后的空虛與浮躁,使我們不禁思考:何為真正的熱鬧?何為內(nèi)心的寧靜?新時代的青年,應當如何在熱鬧與枯燥之間找到平衡,不被熱鬧所困,于枯燥中尋得月明?
追求熱鬧,人之常情。但真正的熱鬧,不應只是表面的浮華與喧囂。如今,許多年輕人沉迷于網(wǎng)絡世界的“熱鬧”,卻忽略了內(nèi)心的真實需求。他們追求的是虛幻的繁華,而非生活的本質。真正的熱鬧,是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在“愛心廚房”中傳遞的溫暖與關愛;是農(nóng)村的傍晚,人們圍坐一起,歡聲笑語、辛勤勞作的場景。這樣的熱鬧,充滿了真實的情感,正是我們應當追求和珍視的。
然而,熱鬧雖好,卻不可過度。在喧囂的世界中,我們更需要一份內(nèi)心的寧靜與堅守。許多偉大的成就,都是在枯燥與寂寞中孕育而生的?!岸鼗团畠骸狈\詩,用畢生精力守護著敦煌,讓千年的壁畫重煥光彩;“科研瘋子”黃大年,甘坐冷板凳,潛心研究,為中國深海探索作出了巨大貢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扎根田間,躬耕原野,迎來超級稻的高產(chǎn)……他們在熱鬧的浮躁中打撈枯燥的明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zhí)著,選擇了堅守與付出,最終迎來了屬于自己的輝煌。這不正是青年一代所應追逐的方向嗎?
劉勰曾言:“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痹谶@個娛樂至上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培養(yǎng)一份耐心與毅力,去品味枯燥中的美好。熱鬧是一種生活方式,而枯燥則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只有當我們真正懂得欣賞枯燥、珍視枯燥時,才能從中汲取力量,成就一番事業(yè)。
青年一代的我們,在娛樂與消費大行其道的當下,應當理性看待熱鬧與枯燥。在享受熱鬧的同時,不忘回歸內(nèi)心的寧靜與堅守。我們應當在熱鬧中學會思考、學會選擇,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左右;在枯燥中學會堅持、學會付出,不斷提升能力與品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喧囂紛繁之中,仍能保持內(nèi)心的信念,追尋獨立生命的意趣;而在平凡與枯燥之時,亦對熱愛之事保持熱情與堅守,于靜謐中領略無言之美。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弊屛覀冊诰}默中積累力量,在漂泊中磨礪意志,在熱鬧中堅守本心,在枯燥中尋得月明。如此,我們方能迎接屬于自己的最好時代。
評點
文章標題吸睛,利用介詞,一改回目式、對偶式標題常態(tài),緊抓關鍵詞“熱鬧”和“枯燥”,闡明關系,扣合材料,氣勢充沛。以狄更斯名言引入,引用萬佐成夫婦、樊錦詩、袁隆平等典例,對論點展開深入淺出、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闡發(fā)與論證。句式靈動,富含哲思,長短句交錯,又有名言金句,使文章渾然一體,氣韻流暢。正反論證的結構,體現(xiàn)出作者的邏輯嚴密,思路開闊。結尾兩段立足于“我”的身份,進行升華總結,更是展示了作者思維的廣度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