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宛如一條綿延不絕的長河,從遠古傳說到翔實記載,從口口相傳到筆耕不輟,數(shù)千年來薪火相傳,啟迪眾生。它既是歲月的洪流,亦是往昔的余暉。
猶記不久前那一堂歷史課,敬愛的歷史老師并未像往常一般授課,而是讓我們根據(jù)所學知識,繪制一條歷史軸,來感悟歷史的深邃奧秘。
江河——歷史的發(fā)祥之源
從水下第一個萌動的生命開始,江河便是生命的聚集地,是文明的搖籃。無數(shù)璀璨的故事自此誕生,復又衰敗,循環(huán)往復,更迭不息。
當我在紙上認真地勾勒一條筆直的橫線作為歷史軸時,心有所感,又添上兩條蜿蜒起伏的波浪線。那兩條波浪線很長,它承載著悠悠五千年歷史文化。自河姆渡的居民定居于長江之畔,自炎黃部落與蚩尤部落鏖戰(zhàn)于黃河之濱,江河便成為了歷史的起點。炎黃子孫生于江河,長于江河。投鞭斷流,風聲鶴唳,那是長江之畔的烽火硝煙;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那是黃河流域的偉大壯舉。
江河,流了五千年,還要再流五千年,五萬年,五億年,啟迪著我們?nèi)ヌ剿鳉v史的盡頭。
殘陽——歷史的興衰之鑒
殘陽,是落幕時的璀璨絢爛,是今朝的扼腕嘆息,是明日的希望孕育。
我在歷史軸上逐一標上一個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有王朝的建立,有王朝的滅亡,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誓言?;赝?,秦國經(jīng)六世奮斗,滅六國,建秦朝,殘陽下,六國輝煌盡作土;凝視,霸王破釜沉舟,殘陽下,章邯深知秦必亡,西楚霸王大獲全勝;靜聽,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別虞姬,舍烏騅,殘陽下自刎于烏江,大漢王朝冉冉升起。
殘陽,寄托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情感與無盡的悲嘆。西方殘陽落下,東方朝陽繼而升起,周而復始,啟迪著我們洞悉新生與衰亡的真諦。
薪火——歷史的傳承之光
薪火,是普羅米修斯盜取的希望,是燧人氏鉆取的光明,是上帝恩賜的福祉。
最后,我將時間軸涂成紅色,火一樣的紅?;?,你驅(qū)散了黑暗,帶來了光明,是人類的智慧結(jié)晶;火,又是赤壁的神明,主導了赤壁之戰(zhàn),使周瑜的輝煌人生更增濃墨重彩的一筆;火,是人民的怒火,是人民的熱血,從云南燒到東北,讓每一位侵略者都付出慘痛的代價。火,燒了五千年,傳承了五千年。
驀然回首,忽見歷史老師站在一位同學身旁,指正時間軸上的錯誤,傳授自己當年畫時間軸的經(jīng)驗。老師的眼中燃著蠟炬成灰的奉獻之火,同學的眼中燃著追逐夢想的希望之火,這無疑是“歷史”的最美寫照。
歷史,數(shù)載浮沉興衰,過往終將消逝。唯有傳承永不褪色,照亮未來的前行之路。
‖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金色學校
‖指導教師:周毅
吉吉工作室
殘陽、長河、烽火,作者巧妙地將這幾個意象嵌入時間軸中,因為歷史的縱深,令看似尋常的它們有了別樣的美感和重量。
站在歷史之軸上回望,千年煙云過眼,一代代王朝興起又衰亡,萬千宮闕傾頹成沙土,叱咤一時的將軍也有敗走麥城的時刻。但總有信念不滅,精神不死,一些故事被永恒地傳唱著。長江與黃河,歷史長軸上輕輕劃下的蜿蜒起伏的波浪線,卻是孕育千年文明的搖籃,那水,曾濯過屈原的足,聽過孔子的悠悠長嘆。那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自燧人氏而來,在赤壁,它見證過蜀吳聯(lián)軍以少勝多的奇跡,在被侵略和壓迫的時代,它就在不甘被壓迫的人的眼底熊熊燃燒著,將暗夜燒成了黎明。在回望中,作者見證著每段歷史傳說中人物的信仰,與他們進行著一場場心靈的對話,也驀然明了了歷史的意義:知興替,明得失,傳承一個民族源遠流長的智慧與精神——它就藏在不曾熄滅的火種里,藏在不曾止息的潮聲里,藏在每個人心中。
它曾引我們從茹毛飲血的時代走到現(xiàn)在,也將帶我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適用文題】傳承;難忘的一堂課;回望;變與不變…… (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