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①諫楚王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員。員父奢,兄尚。其前名曰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王即位三年,不聽國政,沉湎于酒,淫于聲色,左手擁秦姬,右手抱越女,身坐鐘鼓之間,而令曰:“有敢諫者死!”于是伍舉進諫曰:“有一大鳥集楚國之庭②,三年不飛亦不鳴,此何鳥也?”于是莊王曰:“此鳥不飛,飛則沖天;不鳴,鳴則驚人?!蔽榕e曰:“不飛不鳴,將為射者所圖。弦矢卒③發(fā),豈得沖天而驚人乎?”于是莊王棄其秦姬、越女,罷鐘鼓之樂,用孫叔敖,任以國政,遂霸天下,威伏諸侯。莊王卒,靈王立。建章華之臺,與登焉。王曰:“臺美!”伍舉曰:“臣聞國君服寵④以為美,安民以為樂,克聽以為聰,致遠以為明。不聞以土木之崇高、蟲鏤⑤之刻畫、金石之清音、絲竹之凄唳,以之為美。前莊王為抱居之臺,高不過望國氛⑥,大不過容宴豆⑦,木不妨守備,用不煩官府,民不敗時務(wù),官不易朝常。今君為此臺七年,國人怨焉,財用盡焉,年谷敗焉,百姓⑧煩焉,諸侯忿怨,卿士訕謗,豈前王之所盛,人君之美者耶?臣誠愚,不知所謂也?!膘`王即除工去飾,不游于臺。由是,伍氏三世為楚忠臣。
(選自《吳越春秋》,趙曄著,中華書局2021年版,本刊有刪改,標題為編者所加)
【注釋】
①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楚國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
②庭:通“廷”,朝廷,宮廷。
③卒(cù):同“猝”,突然,急速。
④服寵:使人歸服和尊崇。
⑤蟲鏤:雕刻。
⑥望國氛:觀察天象以明察國家氣運吉兇。氛,云氣,這里指預(yù)示災(zāi)禍的不祥之氣。
⑦豆: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腳盤。
⑧百姓:指百官。
—— 鑒賞空間 ——
本選段圍繞一“諫”字記述了伍子胥先后勸諫楚莊王和楚靈王的史事。為充分展現(xiàn)伍子胥這一歷史人物的傳奇色彩,選段采用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的手法,聚焦人物語言,塑造人物形象。閱讀時,同學(xué)們可將本段文字與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進行比較閱讀,感受兩文在寫人記事上的非凡筆法,通過分角色朗讀或劇本表演,領(lǐng)略兩文中君與臣的獨特個性。
—— 讀有所思 ——
本選段與《鄒忌諷齊王納諫》都是寫臣對君的勸諫,但勸諫方式同中有異,請作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