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鶴壁市??h善堂鎮(zhèn),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名叫酸棗廟村。村黨支部書記馬蘭英,被很多人稱為“憨蘭英”,無論名字還是長相,都跟村子一樣不起眼。
可8月底記者來到酸棗廟村,跟馬蘭英一番長談后,突然覺得她全身都發(fā)著光,而酸棗廟村也充滿了勃勃生機……
脾氣大的婆婆夸她:“我們家那個憨蘭英啊,心眼子實誠,一個人掙錢全家花,啥都不計較……”
20世紀70年代,馬蘭英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18歲那年,她從浚縣衛(wèi)校畢業(yè),20歲時和在學校相識的對象結婚,嫁到了離娘家村子不遠的酸棗廟村。
婚后,馬蘭英的丈夫去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繼續(xù)上學,馬蘭英因懷有身孕,留在家中?!拔夜珡?9歲開始就在村里做醫(yī)生,按說婆家的經(jīng)濟條件應該不錯,可我嫁過去時,他們家在村里仍是比較窮的。”馬蘭英回憶,那時候婆家連兩扇完整的門都沒有,門上的破洞至今仍讓她印象深刻。
進門久了,馬蘭英終于知道了婆家貧窮的原因:公公給人看病,經(jīng)常賒賬;一些條件不好的人來看病,他根本不要錢;就算是拿到了錢,他也都用來給診所添置藥品了。
生下大兒子后,眼看家里的花銷越來越大,馬蘭英決定在村子里開辦幼兒園,改善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于是,她帶著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到周邊村子做宣傳。
“那時周邊村子沒有幼兒園,村里很多孩子也不上幼兒園,但經(jīng)過宣傳,我頭一年招了20多個孩子,后來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我招了90多個孩子?!?/p>
但收完學費,馬蘭英就拿回家全部交給公公,由公公支配。
看記者聽到這里有些詫異,馬蘭英解釋,她娘家就是這樣教育她的。她嫁人的時候,她爸媽交代:“一個大家庭,掌柜只能有一個,老人在,老人就是家里的掌柜。你自己不能有‘小金庫’,不能太自私。”
馬蘭英的父親四五歲就沒了母親,吃百家飯長大,集體意識很強?!八?9歲就當了我們村的支部書記,在1958年到1963年期間擔任5個村的支部書記,從來都是舍己為人,十里八鄉(xiāng)沒有人不夸他好的?!瘪R蘭英說,父親經(jīng)常教育她要顧全大局,要有集體意識。
馬蘭英的付出沒有白費。原本脾氣很大的婆婆,對她卻很少發(fā)脾氣,還時常對人夸她:“我們家那個憨蘭英啊,心眼子實誠,一個人掙錢全家花,啥都不計較……”
丈夫偷偷清空診所里所有東西,逼她回村當了村支書
1998年,考慮到孩子上學問題,馬蘭英帶著孩子去了浚縣縣城,跟在浚縣中醫(yī)院工作的丈夫團聚。穩(wěn)定下來以后,馬蘭英重新拾起在學校學習的醫(yī)學知識,取得相關資格證書后,在??h縣城開了一家診所。
一家有3個人當醫(yī)生,馬蘭英的診所很快得到了周圍居民的認可。馬蘭英繼承公公的傳統(tǒng),村里的鄰居來看病,管吃、管住、不收費;??h周邊的村民,感冒、發(fā)燒、拉肚子,家里條件不好的,也不收費。
診所開了20多年,在周圍頗有口碑,馬蘭英的年收入也從幾萬元增加到十幾萬元。其間,孩子們慢慢長大,都成了家、立了業(yè)。正當馬蘭英覺得日子會這樣一直過下去時,她卻被丈夫逼回了村里。
2020年,酸棗廟村“兩委”換屆,村里的老黨員找到馬蘭英,希望她能回村當支書。馬蘭英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這些年我雖然不常待在村里,但村里啥狀況我還是清楚的,各項工作和周邊村子相比都不好,環(huán)境差,路也差,冬季‘早上溜冰場,下午泥汪汪’,其他三季‘雨天兩腿泥,晴天兩腿灰’。我在縣城過得不說多好,也算滋潤,干嗎要回去給自己找事?!”
馬蘭英本想著只要自己不松口,回村的事就能躲過去。誰知,丈夫的一番“操作”,讓她徹底傻眼了。
“那天我像平時一樣去診所,一開門就發(fā)現(xiàn)里面空蕩蕩的,啥東西都沒有了。我趕緊給丈夫打電話,誰知他對我說,村里需要我,讓我回去好好干。原來竟是他把診所清空的!”馬蘭英說,自己當時真是哭笑不得,“千防萬防家賊難防,他把診所里的床都賣了,一點兒后路不給我留。”
就這樣,馬蘭英放棄開了20多年的診所,被丈夫逼回村里,當了村支書。
在與村民們“斗智斗勇”的過程中,她總結出一套很管用的農(nóng)村工作法:“捧、哄、詐唬”
回村后,馬蘭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環(huán)境:修路,拆除村里廢棄的危房和院子,解決村里的亂搭亂建、亂堆亂放問題——村里的道路本來就不寬,被一些人家的雜物又占了一部分,很影響通行。
解決這些問題說起來容易,修、拆、清就完了,可實際上,修路沒有錢,拆房有人攔,清理沒人干。
“我這人有個信念:要是把困難當作‘攔路虎’,那就啥事也干不了;要是把困難當作‘磨刀石’,那就啥困難都擋不住?!毙蘼窙]錢,馬蘭英就拿出自己的積蓄先墊上;拆房有人攔,馬蘭英就先拿丈夫的發(fā)小們“開刀”。
她笑著說:“村里私搭亂建的現(xiàn)象太普遍了,要拆除這些很不容易。沒辦法,我只好先從我丈夫的發(fā)小們那里下手。他把我逼回村里,就讓他自己去跟他的發(fā)小們交代吧?!?/p>
在與村民“斗智斗勇”的過程中,馬蘭英總結出一套很管用的農(nóng)村工作法:
對退休老干部、在外干得不錯的年輕人,要捧著。
有個老干部的房屋占了半條路,礙于情面,幾屆村委都不敢動。馬蘭英經(jīng)常上門“套近乎、戴高帽、夸政績、贊貢獻”:“叔,我這剛當支書,來跟你取取經(jīng)。”“叔,咱村里人都可服你,說你有本事,覺悟高?!薄笆?,咱村現(xiàn)在整治人居環(huán)境,要拆違章建筑,你說我該從哪里下手?”……
一來二去,老干部終于被打動,主動提出:“拆,必須得拆,先把我這兒拆了。”
有個在外地做生意的年輕人,家里的房子快倒了,馬蘭英給他打電話:“咱村里的年輕人,還有底下這些孩子們,都很佩服你啊,拿你當榜樣……你平時不在家,村里的小孩兒經(jīng)常跑你那老屋里玩兒,很危險。我們想著給拆了,你咋想?”
“拆!拆!拆!”精明的商人也經(jīng)不住馬蘭英“吹捧”。
對個別不講道理的村民,要哄著。
馬蘭英說:“農(nóng)村個別人素質不高,好占便宜,我就從臉面情面上講道理、找熟人游說、從利益上照顧。有兩家因為共占一片宅基地,斗氣斗了二三十年,我提著東西多次上門,好話說盡、道理講透,最終一方讓點兒、一方拿點兒、集體補點兒,總算解決了這樁陳年積案?!?/p>
對霸道蠻橫的村民,要“詐唬”。
馬蘭英解釋:“道理講不通,反復哄不好,我就跟你硬碰硬。你不講理,我就按章辦事、不講情面。硬化村里一條路時,一戶村民在路肩上種莊稼,咋說都不讓清理。我就翻出分地的底冊,找準依據(jù),當面告訴他,第二天必須清理,他自己清理大家都好看,否則村里重新丈量,他只會丟人又吃虧。他自知理虧,乖乖地自己清理了?!?/p>
幾個月時間,馬蘭英帶領酸棗廟村兩委拆除村里占道大棚12座、危舊房屋和殘垣斷壁58處,以及主道兩側占路的全部門臺和高臺階,拓寬入村道路并修建了牌坊,還清理了村兩頭的排水溝,對村子四周都進行了綠化。那段時間,她沒睡過一個囫圇覺,體重從135斤下降到了110多斤。
“你說這憨蘭英,辛辛苦苦圖個啥!”看著煥然一新的村子,越來越多的村民看到了馬蘭英的決心和付出,開始參與義務勞動。
“你真心為村民好,村民自然會看到。有個大姐看我干活兒干得渾身是泥,把我拉到家里,拿出她新買的沖鋒衣,非要讓我換上!”說到這兒,馬蘭英眼眶紅了,說一定要干出個樣子,讓村子越來越好。
村民自發(fā)捐款100余萬元,用于村莊建設,她說:“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村子怎么都不會差?!?/p>
在酸棗廟村村委大院里,有一塊巨石,上面刻著:張國立8000,趙喜存1100,張學軍800……馬蘭英指著那一個個名字告訴記者:“這些都是為村里捐款的村民。這些捐款用于村里修路、建戲樓和牌坊等?!?/p>
據(jù)統(tǒng)計,從2020年10月到現(xiàn)在,酸棗廟村的村民自發(fā)捐款100余萬元,用于村莊建設。村民只要捐款,不論多少,名字都會被刻在這塊石頭上,以作紀念。
靠著這些捐款,酸棗廟村在2021年5月修好了排水溝,兩個月后“7.20”特大暴雨襲來,村子未受多大損失。也是靠著這些捐款,村里建起了戲臺,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村口修建了牌坊,村里還修了路、建了花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村子怎么都不會差?!瘪R蘭英說,這幾年村里還組建了“志愿服務隊”,村民都爭相加入,搶著干村里的活兒。
環(huán)境好了,馬蘭英又考慮起了村民的“錢袋子”。村里留守婦女農(nóng)閑時打麻將、說長道短,容易引發(fā)各種家庭矛盾。馬蘭英覺得,正所謂“無事生非,忙則止亂”,改變這一現(xiàn)象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家門口為她們找個事做,讓她們既顧得住家、看得了娃,又能掙得到錢。
針對大部分留守婦女文化程度不高的現(xiàn)狀,馬蘭英覺得簡單的手工代加工比較適合她們,于是到義烏反復考察、比較,最終決定跟一家毛絨玩具廠合作,引進毛絨玩具代加工項目。
從義烏回來,馬蘭英開始籌劃加工廠的事,把村里閑置的房子利用起來,自籌資金購買了20臺機器,又一個個做留守婦女的思想工作,讓她們來干活兒。
加工廠辦起來后,前期由于技術不熟練,做一個成品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做出來的毛絨玩具“丑丑噠”“憨憨噠”,一點兒也不“萌萌噠”,根本無法交貨。因此,好多人干了幾天就不干了。第一個月,只有10個人堅持到了最后,做出2000件玩具,每人只拿到一兩百元工資。
村民玉歌開玩笑:“蘭英呀,就這也中,總算解決了我們買面條的問題,比打麻將強多了?!甭犃诉@話,馬蘭英心里酸酸的,但她知道這條路并沒有走錯,便鼓勵大家:“選擇做一件事,只要堅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做好!”
果然,第二個月,大家技術熟練了很多,做出2.6萬件玩具,工資一下子翻了10倍。又有人開玩笑:“這個月我們不僅解決了買面條、買菜問題,還能買件棉襖穿!”
看堅持的人有了收獲,退出的幾個姐妹又回來了,其他婦女也陸續(xù)加入,20臺機器都啟動了。第三個月出貨更多,而且毛絨玩具越做越精美,最高有人拿到了3690元的工資。第四個月,工人們?nèi)展べY達到140元。有人說:“這下我們不僅能買新棉襖,還能買對兒金耳環(huán)、戴上金項鏈了,這活兒干著更有勁兒啦!”村民愛玲說:“過去除了打麻將就是睡覺,日子過得很沒勁,現(xiàn)在一邊掙錢一邊照顧家里,我都覺得自己是家里的頂梁柱了。我能在家門口干活兒掙錢,跟老公再也不爭吵了,生活也更有奔頭兒了?!?/p>
目前,酸棗廟村的毛絨玩具加工廠已安置50個村民在家門口就業(yè)??吹酱蠹腋苫顑洪_心、生活開心,馬蘭英感到無比自豪。
今年,酸棗廟村又成立了興勝農(nóng)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流轉村民土地,按照“成本共攤、利益均沾、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原則,對托管土地進行合作化經(jīng)營。馬蘭英說:“我們正在大膽嘗試,只要是能為大家增收的路子,不管多困難,我們都會試一試,穩(wěn)扎穩(wěn)打往前走?!?/p>
走出村委會大門,記者突然覺得,這個普通的村支書,全身都發(fā)著光;再看這個不起眼的小村子——酸棗廟村,也到處充滿勃勃生機。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