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自己遠離家鄉(xiāng)在外打拼,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看似過得熱熱鬧鬧,但內(nèi)心的某個角落,似乎總被孤獨感侵占,沒有歸屬感。
我們通常以為,孤獨是缺乏與家人和朋友的強關(guān)系導致的。但社會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點頭之交的弱關(guān)系,對緩解孤獨、增加歸屬感同樣重要。
如果把支持性的社會關(guān)系看成一張網(wǎng),家人和朋友是它最牢固的中心,而陌生人看似無關(guān)緊要的“謝謝”、偶爾的聯(lián)系、點滴的善意,都在為我們編織、擴充著這張網(wǎng)的邊界。網(wǎng)越大,越能托住個體情緒,穩(wěn)住生活秩序。
而撬動這一切的把手,就在于看見身邊的陌生人。
跟陌生人建立聯(lián)結(jié),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簡單。
某天傍晚在公園溜達,一只西高地犬湊到我腳邊,我忍不住跟它主人夸了一句:“狗狗好可愛?!迸⒄f:“要摸摸它嗎?”于是我喜提了一次快樂貼貼的機會。那天的心情就像小狗的尾巴,毛茸茸的在風中搖擺。
有一次加班到很晚,我身心俱??逯?,走出電梯時碰巧遇到了鄰居東北大叔,沒有什么鋪墊甚至有些措手不及,他說了一句:“孩兒,剛下班啊,太辛苦了。”很難說這句話能有什么巨大的力量,但在那個當下,我真切感受到一種久違的、不設防的善意。
心理學家做過很多人群實驗,結(jié)論表明,與陌生人短暫地閑聊,會讓人心情更好以及感受到與他人的聯(lián)結(jié)感。這些積極的情緒,正是幸福感的來源。
盡管有各種益處,但對內(nèi)向的朋友來說,跟陌生人聊天聽起來好像有點難。不過,這可能也存在某些誤區(qū)。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一項實驗中,參與者被要求通勤時在火車或公交車上,跟旁邊的陌生人聊天或者獨處不交談。實驗前他們都認為獨處會更好。但實驗后紛紛反轉(zhuǎn),表示與獨處相比,跟陌生人互動獲得了更積極的體驗。
其實,面對陌生人我們沒有太多的包袱和情感負擔,反倒松弛、放得開。也因為期待成本為零,所以任何交流都可能帶來驚喜。打個招呼,就能收獲一點點暖意。
我們?yōu)槭裁匆吧肆奶??不僅是因為聯(lián)結(jié)和歸屬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也因為這些現(xiàn)實的互動,讓我們看到了他人的經(jīng)歷和視角,而不只是停留于自己塑造的繭房中。當我們可以看見更多具體的人,也就可以理解、包容更多的人和事,并最終看清和接納自己。
曾經(jīng)幫你開門的保安,咖啡館跟你聊天的店員,順手幫你拿了快遞的另一個部門的同事,旅行中跟你分享故事的陌生人……還記得他們嗎?迎上他們的目光,笑著聊兩句,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愿我們都擁有投入真實生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