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過飯嗎?或者制作過模型、修過自行車嗎?試就你某次動手做事的經(jīng)歷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不少于500字。
1.審題選材,明確中心
材料要求以動手做某事的難忘經(jīng)歷為內(nèi)容完成一篇習作,這一經(jīng)歷可以是動手做家務的體驗,也可以是制作手工的趣事,還可以是個人的創(chuàng)意發(fā)明。從中選擇一段令你難忘的經(jīng)歷進行敘述,注意敘述的過程要寫具體,要包含在這一活動中獲得的感悟和體驗,以及為什么令你難忘,最后要升華主題。
2.梳理過程,條理清晰
要想把動手做一件事的過程描寫具體,可以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把當時的過程分解成幾個小的步驟,再根據(jù)事件的具體特點、主要細節(jié)等進行描繪。
(1)作文開頭:圍繞題目去寫,可以用幽默風趣的設問句開頭或者修辭開頭,簡要地介紹要寫的活動,如:“大家有沒有炒過菜?我就動手做過一道家喻戶曉的名菜——西紅柿炒蛋!想知道做這道菜的秘籍嗎?快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2)事件過程:整個過程要敘述完整,重點把活動過程描寫清楚。寫具體=動作+神態(tài)+心理+語言+場面。
(3)結尾點題:說出感受,總結經(jīng)驗。結尾談一談通過動手做某事,“我”收獲了什么,再次突出主題。如:“我細細品嘗著自己親手做好的菜,體驗到了親自動手的快樂,幸福和滿足縈繞在我身邊?!?/p>
3.技巧引路,方法指導
要把動手做某事的過程寫清楚,這樣才能給人留下完整的印象;同時也要做到條理清晰、詳略得當。
寫活動順序的方法有多種,有的按活動的發(fā)生、高潮、結尾的順序來寫;有的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有的按時間、地點或空間的轉(zhuǎn)移來寫……寫活動過程時,不僅要條理清楚,而且要做到點面結合,全面生動地反映活動的全過程。最后還要根據(jù)敘事內(nèi)容選擇風格恰當?shù)恼Z言。
習作展示
A1jOq0O3Z2C6FgjdzYCayuZDAxexk5pj9CmjARV0Fc0=我來當“廚神”
◎吳雪鵬
上周末,我有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一個成為“家庭廚神”的好機會。
霜未凝,秋未央。正值秋收時節(jié),父母忙于田間勞作,家里僅剩我一個人。正值中午,秋陽高照,曬得人不想外出。我看看眼前的鍋,心里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今天剛好沒有作業(yè),老爸老媽又都不在,不如來試試我觀摩許久的老媽研究出的超級無敵至尊美味煎蛋吧!說干就干,我在廚房一陣翻找,找到了僅剩的一顆雞蛋,真是天助我也!
煎雞蛋,我心想:這次占據(jù)了天時、地利、人和,煎個雞蛋還不是手到擒來?開始架鍋、倒油,不曾想對自己過度自信,油倒多了,于是又將油倒了一點回去。接著打開煤氣灶開關,“火開不了?”我心里有些疑惑,又試了幾次,還是開不了。正當我以為煤氣灶壞了時,突然想起我好像沒開煤氣閥門,我又去把煤氣閥門打開,這才點著了火。
接下來,我回憶了一下老媽平時煎蛋的手法,便拿起雞蛋對著碗沿小心翼翼地敲了一下,沒敲開;又用力敲了一下,這次蛋殼倒是破了,但因用力過猛,蛋清快要流到地上了。我連忙拿碗接住蛋清。雞蛋敲開后,總覺得少了些什么,想了一會兒,對了,還得顛兩下鍋才有大廚風范。
想起之前老媽教我下餃子時,讓我把水燒開再下餃子,于是我機智地聯(lián)想:是不是也得把油燒開再下雞蛋?于是我開始等待油冒泡。過了好一會兒,油還是沒冒泡,我便拿筷子沾了一點蛋清下鍋試探。當筷子接觸到油的一瞬間,油開始噼里啪啦作響。我小心翼翼地拿著鍋鏟,將蛋清和蛋黃慢慢地倒在鍋鏟上,然后把蛋往鍋里一甩,頭也不回地往廚房外跑。過了一小會兒,油不再迸濺,我這才回到了灶前。發(fā)現(xiàn)蛋清部分還是白的,便又安心了一些。等等,我忘了翻面!但為時已晚。
當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雞蛋弄進盤子,一翻面,果然已經(jīng)燒焦了。我將煤氣關了,又將雞蛋弄到餐盤里,雙手捂著眼睛,根本不敢看那枚烏黑發(fā)亮的煎蛋。過了好一會兒,我安慰自己:萬一我這個“家庭廚神”的“杰作”只是賣相不好呢?于是嘗了點,味道很苦,我馬上吐了出來;又嘗了點沒那么黑的部分,是酥脆的,卻完全沒有媽媽煎的蛋那么香,那么可口。
雖然這次嘗試出師不利,但我卻明白了做飯并非易事。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我相信只要不斷地嘗試,總有一天,我會成為真正的“家庭廚神”。
【江西南豐縣第二中學】
●點評
本文以第一人稱講述了“我”嘗試煎雞蛋的故事,語言流暢。在敘述過程中,詳細描述了“我”的心理變化,使內(nèi)容更加豐富。文中通過描繪“我”當“家庭廚神”的心路歷程,展現(xiàn)了其敢于動手、積極探索的精神。
動手做面包
◎危夢琪
我喜歡從面包房門前走過時聞面包香甜的味道,從小到大,我都愛吃面包。它不僅美味可口,而且制作過程也充滿了樂趣。今天,就分享一下我親自動手做面包的有趣體驗吧!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廚房時,我的心情顯得格外明朗。做面包需要的材料并不復雜:高筋面粉、酵母、水、糖、鹽、黃油和奶粉。準備好這些材料后,我們要拿出一只大碗,倒入適量的高筋面粉,然后在面粉中間挖個小坑,放入酵母和一小勺糖。接著,慢慢加入溫水,邊加水邊攪拌,直到面粉呈現(xiàn)出一種稍微濕潤但又不過于黏稠的狀態(tài)。
攪拌好面團后,便要開始揉面了。揉面的過程雖然有些累,但卻是制作面包的關鍵步驟之一。揉面可以使面團更加筋道,從而制作出更加松軟的面包。在揉面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加入適量的黃油和鹽,這樣可以使面包的口感更加豐富。
揉好面團后,需要給面團一個“休息”的時間,也就是發(fā)酵的過程。將面團放在一個溫暖的地方,蓋上濕布,讓面團慢慢發(fā)酵。等待的時間里,我們可以準備一些其他食材,如切好的果仁、葡萄干等,這些都可以為面包增添獨特的口感。
當面團發(fā)酵到原來的兩倍大時,我們就可以開始塑形了。將面團取出,放在案板上,稍微揉一揉,排出多余的氣體。然后根據(jù)個人喜好,將面團塑成各種形狀。有的人喜歡將面包塑成長條形,有的人則喜歡塑成圓形或者心形。塑形完成后,我們需要讓面包再進行一次短暫的發(fā)酵。這次的發(fā)酵時間相對較短,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當面包再次發(fā)酵到合適的程度時,我們就可以開始烘烤了。
將面包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設定好合適的溫度和時間。在烘烤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聞到面包散發(fā)出的誘人香氣。當面包表面呈現(xiàn)金黃色的光澤時,就可以取出享用了。取出的面包還帶著一絲熱氣,輕輕切開,可以看到里面柔軟的質(zhì)地和豐富的層次感。再搭配一杯熱騰騰的咖啡或一杯冰涼的果汁,這頓美味的早餐定能為一天帶來滿滿的能量和好心情。
制作面包的過程雖然需要一些耐心和時間,但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那種滿足感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動手做面包,不僅讓我享受到了美食的樂趣,還體驗到生活的樂趣和滿足感。
【江西南豐縣萊溪鄉(xiāng)中學】
●點評
本文的主題是關于動手制作美味的面包。小作者通過描述自己制作面包的經(jīng)歷,展示了其在過程中體驗到的樂趣和滿足感。作文使用了豐富的形容詞和動詞,讓讀者仿佛也在和小作者一起制作面包,感受到了做面包的樂趣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