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閱讀,很多同學都犯怵。即使勉強做,也是敷衍了事,漏洞百出。但是面對閱讀,我們不能束手無策。實際上,記敘文閱讀有一定的技巧。本文結合“四步閱讀法”來展開論述。所謂“四步閱讀法”是指把握記敘文的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和主旨四個部分。具體來說,可以如下開展。
一、劃分層次,厘清情節(jié)
記敘文有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厘清故事情節(jié),才能有效還原文本的內容。人物形象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動而逐漸清晰,所以劃分層次,厘清故事的來龍去脈顯得尤為重要。比方說《軍神》,這篇課文主要是圍繞沃克醫(yī)生為劉伯承元帥做眼球割除手術來寫的,我們可以按照故事的發(fā)展,按“求醫(yī)—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分法,把整篇文章劃分為四部分;而在劃分了層次之后,為每一個部分擬寫一個小標題來厘清情節(jié),這樣的方式能夠幫我們快速弄清楚全文的故事。在《軍神》這篇文章當中,不妨這樣概括:
求醫(yī):平靜面對,對答如流;
手術前:勇敢面對,拒絕麻醉;
手術中:一聲不吭,直面痛苦;
手術后:力挺難關,直接封神。
經過這樣的層次劃分和情節(jié)厘清,我們很自然就能獲得對全篇文章內容的理解。總而言之,故事情節(jié)的梳理能夠幫助我們厘清事物或者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親身感受文本中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直至解決的整個過程。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記敘文中的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有時候并不是以順敘的方式展開,也可用插敘、倒敘的方式進行?!安鍞ⅰ本褪窃谑录七M的過程中插入別的事件,以補充和豐富人物形象。比方說在《少年閏土》中閏土說出關于“捕鳥”“撿貝殼”“刺猹”等經歷都屬于插敘的內容。而倒敘,就是將故事的結果先寫出來,后續(xù)再補寫起因和經過。我們在劃分文段層次的時候,有必要分清插敘和倒敘的內容。
二、關注人物,識別個性
人物形象是記敘文當中的又一個重要元素,即使是在寫景的記敘文當中,也是通過作者的視角將景色展現出來,以體現作者對美好的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在記敘文閱讀理解當中,關于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重要的考查題目。一般有以下類型:
文中的哪個人物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說說理由。
×××人物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你依據文本的內容和你自己的理解,探討一下。
文中對×××人物的刻畫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請結合原文進行簡要的分析。
以上三個問題都要求在開展文本閱讀的時候關注有關人物形象刻畫的語段、句子,為此,我們需要知曉人物形象刻畫的手法。一般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要抓住最能體現人物個性特征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等方面,尤其是一些比較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這樣才能綜合分析人物的個性特征,進而正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比方說在《少年閏土》這篇文章當中,外貌描寫有“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以體現閏土可愛的個性;而那些對答如流的語言描寫,正好印證了他思維清晰、見多識廣的個性?!端疂G傳·景陽岡》通過一系列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體現了武松爽朗、無畏的英雄形象。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在分析人物個性的時候,要把人物放在情節(jié)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當中去,才能正確理解人物的觀點和立場。比方說在《刷子李》這篇文章當中,次要人物曹小三對刷子李產生了“無限崇敬,到質疑和沮喪,最終在了解到真相后的再次崇敬”的心理,從他的視角見證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藝。換句話來講,我們在分析人物的時候要學會聯系:將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相聯系,將故事情節(jié)與人物描寫相聯系,更要將人物形象與環(huán)境描寫相聯系,才能真正認識人物形象,為最后讀懂文本奠定基礎。
三、抓住時空,讀懂環(huán)境
生活是真實的,在生活的時空中,每一個情景、人物都是真實的存在。文學也有一個時空,在這個時空中,每一個情景、人物也“真實”地存在于文學的時空中。我們要學會分析環(huán)境(場景),這樣才能在閱讀的時候自覺進入其中,體會閱讀的樂趣。那么,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呢?
細細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交代故事背景。比方說在《祖父的園子》這篇文章當中,開頭的第一段就用飽含深情的文字為我們展現了祖父園子里的各種昆蟲,尤其抓住了“蜜蜂”這個特別的事物來寫,讓我們看到了祖父園子中那種旺盛的生命力,也為全文奠定了愉快的基調。又例如在《小英雄雨來(節(jié)選)》的第一段當中,“黃綠的蘆葦”“鵝毛般的葦絮”“柔軟的蘆花”等環(huán)境描寫讓我們看到了戰(zhàn)爭之下的溫柔,不禁讓讀者追問:如此美麗的村莊,侵略者們如何舍得破壞呢?
其二,暗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其環(huán)境也有一定的變化,這些變化是刻意的安排,因為它的出現預示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比方說在《小英雄雨來(節(jié)選)》當中,第五節(jié)有一段環(huán)境描寫—“太陽已經落下去。藍藍的天上飄著的浮云像一塊一塊紅綢子,映在還鄉(xiāng)河上,像開了一大朵一大朵雞冠花。葦塘的蘆花被風吹起來,在上面飄飄悠悠地飛著”。這段環(huán)境描寫出現在“槍斃雨來”這個故事情節(jié)之前,看到這里的時候,相信很多同學都會納悶,明明是主人公雨來被“槍斃”了,為什么還是如此美麗的畫面呢?其實,這是作者有意為之,目的就是告訴我們雨來并沒有死,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增添暖意。
其三,烘托人物心理。正如個人對外在的環(huán)境總有自己的反應一樣,文學中人物也有屬于他的真實的反應。記敘文中的環(huán)境自然地展現了人與環(huán)境間的矛盾沖突,如《水滸傳·景陽岡》中暗黑的森林、陰森的風聲,這些環(huán)境描寫一方面預告將要出現的神秘事物,另一方面也烘托了武松的心理,更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自覺代入到文本設定的環(huán)境當中去。我們在閱讀文本的時候,務必要弄懂作者的設定,才能根據情況辨別作者的意圖。
四、深度挖掘,領悟主旨
作者寫一篇文章肯定有自己的目的或者傾向,這個目的就是文章的主旨。主旨可以是作者呼吁的我們要學習的某種閃光的精神,如在以人物刻畫為主要內容的《梅花魂》當中,文章借“梅花”來表現外祖父的愛國之情,呼吁我們要向老一輩學習。通過某個情節(jié)來反映某個社會現實、反映作者某種思想感情,就可以稱為主旨。如在《少年閏土》中,少年閏土與文本中的“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讀懂文本中“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那就是對封建時代沒有自由、快樂的控訴??傊覀円C合各個元素來讀懂文章的主題。
閱讀理解,是應該必備的能力。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我們將會面對越來越多的閱讀文本。我們既不能選擇逃避,也不能選擇忽略,只能迎面而上,踏踏實實開展文本閱讀,精心分析作者在文本字里行間暗含的深意,我們才能進入文學的世界當中去,感悟當中蘊含的生活哲學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