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5周年華誕,也是河北畫院建院40周年。40年來,河北畫院始終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不僅名家輩出,且大量無愧于時代的佳作和力作連續(xù)涌現(xiàn)。
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建立。1953 年河北省美術工作室成立,為燕趙文化版圖的構建,培養(yǎng)了一批美術創(chuàng)作骨干。他們的藝術實踐,亦構成了共和國經(jīng)典“紅色美術”不可或缺的要素。1984年1月,在河北省美術工作室基礎上,以美術創(chuàng)作、研究、隊伍管理和培訓為一體的機構——河北畫院應運而生,李可染題寫院名。嗣后,河北各地、市畫院相繼建立。2005年5月26日,河北美術館竣工并投入使用,河北省編辦確定河北美術館與河北畫院實行院館一體的管理體制。
主題創(chuàng)作,根植人民之中
河北畫院藝術家在燕趙歷史文化滋養(yǎng)下,不斷深化并拓展地域特色文化,為河北傳統(tǒng)文化繼承與發(fā)展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走進太行:美術家采風、寫生活動”亦隨之釀成河北畫院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被原文化部評為國家重點扶持的文化項目。自2009年始,先后組織河北本土以及全國各地百余位名家虔誠地“走進太行”,對河北古村落進行寫生、采風和創(chuàng)作活動。此后,又對京杭大運河(河北段)進行采風、寫生和創(chuàng)作,加之隨后舉行的“走進塞罕壩——全國名家寫生活動”藝術家們不斷挖掘著豐厚河北的歷史的、紅色的、綠色的文化資源,使它們不斷地幻化成多姿多彩的藝術符號,呈現(xiàn)在河北、天津、北京的展示空間。
學術立院,打造文化地標
河北畫院始終堅持“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的宗旨,關注社會、關注時代。其先后主辦“河北畫院首屆美術作品展覽”“慶祝河北畫院建院 20 周年美術作品展”“英雄河北·紅色基因——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全國美展”“藝術巨匠徐悲鴻原作展”“陸儼少書畫精品展”具有學術影響力的展覽,還助力協(xié)辦了“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綜合材料繪畫展”。其中, “禮贊新中國·謳歌新時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走進太行’全國美術家作品展”獲得“2019年度全國美術館優(yōu)秀展覽項目”提名,“區(qū)域風貌和時代精神抒寫的繪畫表達——河北美術館館藏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作品研究展·油畫篇”展出項目,入選文化和旅游部 2023 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項目。河北畫院重視理論研究和藝術家創(chuàng)造軌跡的縱深探究與梳理,2009年開始以《河北畫院》叢書為陣地和窗口,開展多渠道全方位橫向縱向的理論研究,邀請全國藝術家、理論家參與叢書編撰,加強學術交流,為河北美術發(fā)展與繁榮把準了脈搏。河北畫院在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的同時還不斷積極進行國內(nèi)、國際學術交流,先后與俄羅斯、法國、日本、坦桑尼亞、馬來西亞等國家舉行邀請展、交流展,既有“走出去”,又有“請進來”。如2010年在廣東美術館舉辦“走進太行——河北美術家優(yōu)秀作品展”,2012年在上海陸儼少藝術院舉辦“河北美術家優(yōu)秀作品展”,以及2018年“鄉(xiāng)韻鄉(xiāng)情河北美術家作品展”在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的開幕。此外,河北畫院美術作品還在寧夏、青海、廣西等地相繼舉辦了交流展。
孕育大家,創(chuàng)作藝術經(jīng)典
河北畫院美術家在進行各自藝術開掘,不僅在藝術史留下足印,也為后來者聳立起學術標桿。故此,河北畫院美術家創(chuàng)造激情汩汩奔涌,一批浸淫河北區(qū)域文化特質和時代征象的佳作和力作不斷面世,比如代表作陸續(xù)入選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等機構主辦的大展,并屢獲獎項。如韓羽的中國畫《武松打虎》獲得“第十一屆布爾諾國際實用美術展覽會”銅牌獎;王懷騏的連環(huán)畫《紅旗譜》獲得“第六屆全國美展”銅獎;再如谷愛萍、費正合作的壁畫《將相和》,鐵揚的水粉畫《夏日的饋贈》獲得“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獎;費正的油畫《平面構成的水鄉(xiāng)》獲得“第九屆全國美展”銅獎;李彥鵬的版畫《塬上》獲得“全國第八屆群星獎”金獎;張立農(nóng)的油畫《夏日海岸》獲“時代風采——中國百家金陵畫展(油畫)”金獎。此外,還有大量作品參與國際藝術交流,被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等收藏。
源于創(chuàng)造并非止于美術?!俄n羽雜文自選集》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韓羽還出版了《韓羽集》(6卷本),并有《我讀紅樓夢》《我讀齊白石》面世。滋養(yǎng)鐵揚精神世界的,不僅是畫筆,還有寫字的筆,其散文、小說《母親的大碗》《大車上的我》《美的故事》《大暑記事》相繼面世,而鐵揚美術館開館,同樣滋養(yǎng)著河北人民的精神世界:像魏奎仲、鐘長生、江楓、王天任、全太安、張國君、馬洪彥、王立明等一代代藝術家,包括調(diào)離的郭寶寨、王少軍和張喆,皆為河北美術乃至整個河北文化贏得了榮譽。
人才培養(yǎng) 作品收藏,聳起學術高原
為發(fā)掘和培養(yǎng)河北美術創(chuàng)作人才,河北畫院不遺余力。1992年,根據(jù)河北省人民政府第97次常務會議決定,由河北省文化廳實施、河北畫院承辦河北省畫家創(chuàng)作班。創(chuàng)作班先后舉辦4期,遍及全省各地55位畫家的藝術品質在此得到提升,成為河北美術乃至中國美術的中堅力量,如梁占巖、李曉柱、張敏杰、謝永增等。他們在創(chuàng)作班完竣的佳作,還極大豐富了河北畫院的收藏。河北畫院收藏當代畫家作品的序幕,亦就此拉開。連同此前收藏的李苦禪、黎雄才、孫其峰、黃胄、周韶華、周思聰?shù)却蠹夷珜?,以及古元、力群等大師和吳長江、代大權、李以泰、徐匡、阿鴿、吳強年諸名家代表作,和在當代畫壇耳熟能詳?shù)囊慌艹鲇彤嫾易髌返年惲?,使得河北畫院尤為引以為傲。此間,河北畫院還時常為青年美術家舉辦選題各異的寫生和展示活動,并邀請吳長江、劉健、楊飛云、胡偉、李翔、尚輝等來到河北畫院創(chuàng)作基地和大家座談和面對面指授。其中,還有鐵揚、李明久的諄諄教誨,無論畫壇中堅還是青年才俊皆獲益良多。河北畫院學術輻射力也據(jù)此愈發(fā)強勁,并深深地嵌入一代代河北美術家的內(nèi)心。
河北畫院40年輝煌的發(fā)展史,其實并不單純是隸屬畫院的美術家寫就,而是河北美術家共同踏出的足跡。在此河北畫院建院40年之際,讓我們致敬創(chuàng)造歷史的河北美術家!同時,繼續(x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努力創(chuàng)作和生產(chǎn)更多能夠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xiàn)中華文化精神、反映時代審美追求的力作!且行且歌,河北畫院!
【作者系河北美術館(河北畫院)黨總支書記、館(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