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鑄就個人奮斗的底色,個人成為時代發(fā)展的引擎,二者同頻共振,相輔相成。我們要致敬先賢楷模,勇?lián)鷷r代使命,奏響人生凱歌,書寫時代華章。
昨日的世界,動蕩不安,暗夜如磐,賦予了人們什么樣的使命呢?
漫溯歷史長河,杜甫將拯救黎民作為使命,創(chuàng)作出動人的詩篇,成為享譽千古的“詩圣”;范仲淹將救世濟民作為使命,“先天下之憂而憂”,“文正”的美名被后人銘記。
顧盼黎明前夜,青年毛澤東以救亡圖存、血薦軒轅為使命,發(fā)出“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戰(zhàn)斗宣言。否則,他后來怎會有“糞土當年萬戶侯”的信心?怎會有“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的決心?中國又怎會有“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的歷史性變革?
回顧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物資極度匱乏,老一輩科學(xué)家如華羅庚、錢學(xué)森、鄧稼先等毅然回國,積極承擔起科學(xué)報國的使命,這種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無私報國,奉獻社會。
“知所從來,方明所去”,總之,即使他們所處的時代昏聵黑暗、危機四伏,然而,他們沒有扼腕嘆息、自暴自棄,而是選擇“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將個人奮斗同時代需求相結(jié)合,勇?lián)p重使命。這樣,不僅為個人的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造就了堅毅的志氣、磊落的骨氣、抗爭的勇氣,還為社會的發(fā)展指引了正確的方向,更為國家的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由此可知,個人的理想與時代的需求密切相關(guān),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生命,如果跟時代的崇高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就會不朽。”
觀覽盛世今朝,新時代的號角已在耳邊吹響。今日的世界,早已滌蕩了暗沉的色彩,煥發(fā)出嶄新的期待。且看,“嫦娥五號”成功取回月球樣品,“天問一號”完美著陸火星,“蛟龍?zhí)枴睍秤紊詈?,“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dǎo)航系統(tǒng)開通,5G時代橫空出世……“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時代機遇無限,強烈召喚著有理想的青年們。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時代青年們又該邁出怎樣的青春步伐,手握怎樣的時代接力棒,承擔怎樣的使命呢?
詩人艾青說過:“個人的痛苦與歡樂,必須融合在時代的痛苦與歡樂里?!蔽覀儽仨氁孕∥艺駠辍F鋵?,由亂世到盛世,變的是時代,不變的依然是—一要追求個體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二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只有二者融合起來,我們才能實現(xiàn)共贏。
李大釗先生言:“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痹邳S金時代中,莫負青春,莫負韶華,讓我們奏響青春凱歌,聆聽時代呼喚,緊握時代機遇,擔當起時代的責任和國家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