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化學教學實效的基本原則
(一)遵循主體性原則
在化學教學課堂學習中,學生不僅能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化學知識,還能通過應用信息技術獲得想要的化學資源。在化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各類化學實驗和教學。同時,在化學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化學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自主開展化學實驗,敢于探究實驗背后的化學邏輯,還可以引導學生課后自主進行化學學科學習,通過微課教學、線上交流社區(qū)等形式推動信息技術和化學教學的優(yōu)化整合,幫助學生梳理化學知識,提高實驗能力,培養(yǎng)學科興趣。
(二)遵循過程性原則
在信息技術和化學教學優(yōu)化整合的過程中要平衡好二者之間的關系,不可過度依賴信息技術,更不可在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忽視學生思維邏輯的培養(yǎng)。在化學教學實踐中,一些化學教師直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多元化的實驗結果,而忽視全面性的實驗過程展示。因此,在信息技術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整合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化學實驗流程的全過程展示,讓學生明確化學實驗的理論邏輯和操作流程。多元化的實驗結果固然重要,但教師要堅持初中化學教學實效的過程性原則,以學生積極參與化學實驗的全過程為切入點,幫助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獲得多元化的實驗結果,探究多樣化的實驗方法,體會化學實驗的趣味性,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化學教學實效的問題分析
(一)部分教師排斥信息技術的應用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加強信息技術技能的掌握,推動初中化學信息化高效課堂的構建。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教育背景下,有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比較排斥,不能很好地將信息技術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影響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首先,部分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比較傳統(tǒng),堅持通過單向講授的形式開展化學教學,將化學知識一股腦兒地灌輸給學生,而忽視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其次,部分初中化學教師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信息技術培訓,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以至于在教學中出現了一些狀況和問題,這就使得初中化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更加排斥。最后,部分初中教師拘泥于課本知識,不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搜索課外教學資源,從而導致物理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內容乏善可陳。所以,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應該加強化學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創(chuàng)新化學教師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夠促進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信息化發(fā)展。
(二)部分學生課堂參與度仍待提高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意識到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發(fā)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因此,許多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化學教學模式,依托信息技術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活動。但是,部分教師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能力不了解,抑或是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僅僅停留在基礎課件講解階段,沒有深入學習研究信息技術和化學課堂教學的進一步整合和優(yōu)化,從而出現了“教師講規(guī)律,學生背實驗”的現象,這顯然與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綜合能力提升的教學要求背道而馳。如果教師只知道一味地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知識理論的講解,而不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生開展化學教學互動交流,就會極大地制約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在信息化化學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該組織相關化學實驗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化學教學實效的策略研究
(一)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積極地應用信息技術來完善化學教學評價體系。通過科學的教學評價系統(tǒng),教師可以營造良好的化學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可以在化學教學課堂中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發(fā)調查問卷,調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線上平臺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并分析和探究學生的學業(yè)情況。這樣能更好地幫助教師轉變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根據信息技術整合的評價結果來調整和完善教學方案,并且為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制訂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自我,增強自信。其次,教師可以依托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電子化量表的化學診斷性評價,以此來考核學生是否具備學習新的化學知識的基礎和技能,幫助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在開展化學診斷性評價時,主要采用單元測驗的形式。初中化學教師可以依托信息技術開展線上的化學測評,通過線上平臺收集整合學生的測驗情況,分析學生的測驗成績和各小題得分,據此來評估學生的化學薄弱知識點,從而了解化學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可以組織學生使用計算機輔助測驗系統(tǒng),以電子量化表等來讓學生進行提問自測、單元測驗和學科互評等。教師可以在線上評價系統(tǒng)中設計測評內容,其中可以包括學生化學學習的思維邏輯能力、解題速度、認知水平等。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收集反饋意見,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通過線上平臺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消化和鞏固化學課堂知識,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化學課堂教學的模式,構建化學信息化課堂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能夠改變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信息技術能模擬各類化學實驗,使化學知識點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乏味、枯燥。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此來創(chuàng)新化學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教學動畫、進行數字化仿真實驗、開展線上化學討論等,在具體的化學教學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教師還可以在互聯網平臺的幫助下,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實時和學生互動,及時為他們提供有效的指導,以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還有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化學實驗活動,進行化學項目式學習探究。在進行項目式教學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搜集、整合各學科的知識,拓展化學項目式教學的內容。同時,為學生提供教科書、網上學習資料等,讓學生能利用信息技術,在獲得有效資源的基礎上順利開展化學項目探究實驗活動?;谛畔⒓夹g的普及與發(fā)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家自主利用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開展化學探究學習、完成相關仿真實驗、參加化學競賽等,實現信息技術與化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線上教育平臺向學生發(fā)布相關的化學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利用信息技術學生也可以搜集相關資料、查閱海量素材來解答教師預設的問題。同時,利用線上教育平臺發(fā)布的化學作業(yè),教師能夠實時查看學生的完成進度,了解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方便教師在線隨時隨地批改作業(yè)、反饋學習情況,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化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化學知識的積累,還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作業(yè)情況調整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