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時,沿運動方向和垂直運動方向上列方程,往往起著約束作用,本文試圖提出約束條件,根據(jù)約束條件求出相關的力及其他的制約條件,從而幫助解決動力學問題,特別是臨界問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動力學;臨界問題
在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時,常用的方法是將研究對象受到的力進行正交分解,其中沿運動方向列牛頓第二定律的方程可以求出加速度.而與此正交的方向上列平衡方程,根據(jù)平衡條件求出相關的力.
所謂約束條件,就是指垂直運動的方向上所列的平衡方程,在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引起物體受力的變化,而在正交方向上要達到平衡,必然對某些力產(chǎn)生約束作用,使得物體的受力彼此影響,結果唯一,這就是約束條件.重視約束條件,對于解決動力學問題,特別是動力學中的臨界問題,往往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1].
1 “斜面+細繩”約束下的臨界問題
例1 如圖1所示斜面體A上懸掛一小球B,細繩與斜面平行,斜面傾角為θ,不計一切摩擦.當斜面體以多大加速度向右運動時,小球受到斜面的作用力恰好為0.
解 小球隨桿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根據(jù)上題的結論可知,當小球運動的角速度較小時,由上題約束條件可知小球將向下移動,即BC繩子可能發(fā)生松弛.BC繩子上拉力為0,此時小球僅受AC繩子拉力作用和重力作用[3].
F1sin30°=mω12Lsin30°,
F1cos30°=mg,解得ω1≈2.4rad/s.
當小球運動的角速度變大時,由上題約束條件可知小球將向上移動,即AC繩子可能發(fā)生松弛,AC繩上拉力為0.此時小球僅受BC繩拉力及重力作用F2cos45°=mω22Lsin30°,F(xiàn)2sin45°=mg,可得:ω2=10≈3.16rad/s.
4 結語
在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動力學問題時,充分運用垂直方向上的約束條件,能夠確定各力的大小變化,從而快速解決動力學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寶銀.巧用臨界條件,妙解圓周問題[J].高中數(shù)理化,2017(Z1):56-57.
[2]韓立君.圓周運動臨界問題的題型及其求解[J].中學生數(shù)理化(高一),2017(03):31-32.
[3]覃必清.高中物理分析方法與解題技巧[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