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生動塑造了“青面獸”楊志這一人物,楊家將后人,武舉出身,曾任殿帥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丟官;后在東京謀求復職不果,窮困賣刀,殺死潑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書的賞識,提拔為管軍提轄使,護送生辰綱結(jié)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后加入梁山,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應天暗星,位列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征方臘時病逝于丹徒縣,追封忠武郎。終其一生,雖一身過硬本領,也曾滿懷理想,但人生歷程卻如其星宿名一般坎坎坷坷、暗淡無彩,雖名“志”卻難遂其志。細讀楊志故事,也能引發(fā)一些感悟。
依《水滸傳》相關(guān)章回所述,楊志作為“三代將門之后,五侯楊令公之孫”,雖然“流落在此關(guān)西”,但并未移愿改志、自甘淪落,他最大心愿仍是“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滿懷以身許國、興邦旺家的樸素理想、人生抱負。楊志儀容雄壯、武藝出眾,自我評價為“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自小勤學苦練“一身本領”的過硬自身基礎,又有中武舉、官至殿帥府制使的順利仕途開始,本可更好更快實現(xiàn)如其期望的功成名就、錦繡前程。但造化弄人,楊志其后的人生歷程真真切切是“不如意十之八九”,尤其遭遇“失陷花石綱”“反殺牛二獲刑”“生辰綱被劫”的人生三落,境遇每況愈下,最終導致其破罐破摔背離初心之“志” 。楊志自身將失意失落歸由于“時乖運蹇”(運程不佳)或遭遇小人(高太尉、老謝都管及虞侯等)等客觀原因,但從主觀因素出發(fā)審視其言行舉止,可以說三個字的性格短板很大程度上桎梏其遂“志”之路。
一為挫折面前擇“避”。元好問曾詩云:“當官避事平生恥,視死如歸社稷心?!睙o論古今何種職場,直面困難問題的擔當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成功之基。楊志雖自詡有敢于“邊庭上一槍一刀”之勇,但一遇職場挫折,習慣于選擇“一逃了之”,并未彰顯“一人做事一人當”的好漢本色。例如黃河遇浪翻船失陷花石綱,本屬因不可抗力所致的意外事件,及時履行請示報告義務、積極采取補救挽損措施則應有回旋余地,但楊志卻選擇“逃去他處避難”;高俅后來指出楊志“難以委用”的主要理由就是“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倒又在逃”。后來被劫生辰綱后同樣如此,楊志不愿輕生后選擇“嘆了口氣,一直下岡子去了”,本可積極協(xié)助案發(fā)地“官府”及時破案追贓,卻一走了之導致背上“和強人做一路”劫取生辰綱的冤名。做事總是有風險的,正因為有風險,才需要擔當;敢于負責才叫真擔當、真斗爭。人生抉擇、事業(yè)拼搏中我們必須積極發(fā)揚歷史主動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才能真正實現(xiàn)“風雨之后見彩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diào)的,“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我們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
二為矛盾處置過“沖”。工作生活中、職場家庭里往往都會面臨許多矛盾沖突,處理這些矛盾沖突肯定需要一些“曲徑通幽”的科學方式方法,而絕不可能一味“硬剛”“硬懟”強硬處置,否則極大可能得不償失、事倍功半。楊志為人行事性格急躁,處理矛盾糾紛時容易情緒沖動,也是導致其“時乖運蹇”的一種重要主觀原因。例如落魄賣刀時面對醉漢潑皮牛二的一再挑釁,楊志本應盡量避免與其糾纏,特別是與牛二發(fā)生肢體沖突后,楊志憑其一身武藝本可輕松制服、擺脫牛二,但楊志霍然躲過牛二的拳頭后,選擇的是“拿著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頸根上搠個著,撲地倒了”,釀成典型的“防衛(wèi)過當”。應該說,這“一時性起”是楊志在人生失意、心境煩悶時遇矛盾糾紛后出現(xiàn)的情緒失控極端行為,從而導致了“激情殺人”的難以挽回惡性后果。面對事業(yè)發(fā)展中、任務推進中可能出現(xiàn)的逆風逆水外部環(huán)境,如何勇于開頂風船,善于轉(zhuǎn)危為機,要求我們?nèi)松鷬^斗中必須重視樹牢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清末曾國藩曾反復強調(diào)“戒急用忍,行穩(wěn)致遠”,并依靠身體力行這句話屢屢走出挫折逆境、走向事業(yè)之巔。為此越是身處窘境困境、事業(yè)低谷之中,我們更應保持理性樂觀、淡定從容的良好心態(tài),樹牢欲速不達、寧靜致遠的處事理念,豐富理順情緒、消弭矛盾的方式方法,嚴防因自身情緒失控、急躁冒進導致事業(yè)“雪上加霜”,遭遇更大挫折。
三為團隊管理太“苛”。我們在職場中都清楚,任何重大目標任務都不可能是某位“超人”英雄單打獨斗能夠完成,而是需要團隊協(xié)作、形成合力。面對押送生辰綱這樣的“重大任務”,楊志也清楚他不可能單槍匹馬獨挑生辰綱由大名府到東京,他同樣需要團隊通力協(xié)作“擰成一股繩”以實現(xiàn)團隊目標。但他作為“團長”在實施管理中卻始終有“個人英雄主義”作祟,從一開始就鄙夷團隊成員,認為“這廝們一聲聽到強人來時,都是先走了的”,在出行后不僅習慣以過于拔高、難以負荷的工作標準約束要求其他團隊成員,同時一味依靠行政壓制甚至暴力壓制手段實施管理,正如施耐庵筆下所述,“楊志趕著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逼趕要行”,挑擔軍漢訴苦“這般火似熱的天氣,又挑著重擔,這兩日又不揀早涼行,動不動老大藤條打來,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們直恁地苦”,兩個虞侯口中不道,卻肚中尋思:“這廝不直得便罵人”等??梢悦黠@看出,楊志嚴重缺乏“練達人情”“洞明世故”的科學管理方法與必要領導藝術(shù),具體管理工作中不會最基本的思想引導和說服教育,毫不注重尊重理解、換位思考、人文關(guān)懷、操作可行,最終導致團隊其他成員“離心離德”并轉(zhuǎn)化為其工作對立面,嚴重影響押運全程中具體目標落地落實。善于團結(jié)才能建強團隊、打造合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懂團結(jié)是真聰明,會團結(jié)是真本領。團結(jié)出凝聚力,出戰(zhàn)斗力,出新的生產(chǎn)力,也出干部?!?/p>
功以才成,業(yè)由才廣。深琢細磨楊志難以遂“志”的主客觀原因,其實也可為今天的我們?nèi)绾瓮ㄟ^“單位”與“單位人才”兩個維度,合力優(yōu)化人才發(fā)展環(huán)境提供深度參考啟示:作為“單位”而言,必須切實健全完善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集聚人才的有效人才工作體制機制,特別是要注重必要的“容錯”“糾錯”:對于“單位人才”創(chuàng)新探索中的工作失誤,特別是如“失陷花石綱”般主要基于客觀原因、環(huán)境因素導致的工作失誤,要有必要的寬容雅量,真正落實落細把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jīng)驗、先行先試出現(xiàn)的失誤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qū)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qū)分開來;把為推動發(fā)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qū)分開來等“三個區(qū)分開來”工作要求。注重必要的監(jiān)督引導:對于“單位人才”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例如楊志般的急躁情緒、領導方式等問題,要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糾正,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不能哄著、護著,堅決防止小毛病演化為大問題。注重必要的激勵支持:對于“單位人才”要堅持嚴管與厚愛緊密結(jié)合,嚴格教育監(jiān)督管理與激勵擔當作為緊密結(jié)合,切實做到人崗相適、用其所長,以“努力跳起來就能摘到桃子”的目標任務、政策支持激勵其積極進取、有所建樹,有效形成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的良性工作循環(huán),切忌如楊志般本應“沖鋒陷陣”“攻城略地”卻老被攤派承接“押運”“護送”等非其所長的任務。而作為“單位人才”而言,則應做到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特別是在擔任領導職務、承擔管理職責后,更要注重提升領導藝術(shù)、善于團結(jié)同志,保持理性平和、勇于擔當負責,豐富方式方法、做到從諫如流,努力做實做優(yōu)以“關(guān)鍵少數(shù)”引領“絕大多數(shù)”的求真務實生動業(yè)績,真正成為建功立業(yè)、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zhì)“可用之才”。
(作者為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