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期間,不想寫長文,簡單聊聊估值(估值是一門科學,但又有其藝術性,巴菲特認為投資僅需兩門課,一是估值,一是如何看待市場??梢姽乐档闹匾院碗y度,想幾句話說明白也非易事,本文也只是為了解決部分問題。)首先,凡是價格倍數(shù),如PE、PB、PS、PEG等,都不是估值方式,僅是估值參考,很明顯,價值決定價格,而不是反過來,所以,你使用的任何與價格(P)有關的倍數(shù),都是判斷價值的一種快捷方式,而不是估值。對于一只12倍市盈率的股票,12倍市盈率并不能告訴你任何事情。具體內容不細講,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多爾西的著作,他在第九章討論了各種價格倍數(shù)及其局限性,然后,又在第十章首段強調“然而,價格倍數(shù)并不能告訴你有關公司價值(公司實際值多少錢)的任何信息?!?/p>
其次,真正能稱得上估值的是在理解生意的基礎上,判斷公司到底值多少錢,這是在理解生意的基礎上做出的判斷,跟任何價格倍數(shù)無關,但是,如果你對一個行業(yè)和公司非常了解,可以參考價格倍數(shù)對某個價格進行合理性判斷,但參考價格倍數(shù)僅是為了方便,實際基礎是對生意的理解。而這種理解實際上是為公司做了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所以,公司價值是公司生命周期內的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這是對價值最科學的定義,但是,可惜的是,這涉及到了未來,而未來是不確定的,所以,你在做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的時候,所使用的各種參數(shù),如增長率、未來增長率以及折現(xiàn)率都是基于假設的,也就是說,盡管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的定義最科學,但是,依靠假設參數(shù)計算出來的數(shù)據(jù)可靠性依然非常低。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將企業(yè)的估值像物理化學求解那樣計算出來,這就是投資的魅力所在,也是社會科學的一種無奈。
然后,要估值,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參考并購或收購價格,這是行價,實際上,也是一種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在行業(yè)內人士大腦中的體現(xiàn),當然,是人就會犯錯誤,行業(yè)內人士也不例外,這種行業(yè)內人士在行業(yè)內咨詢公司指導下進行收購的活動,出了高價的也非常常見,出處就不查了,我說的內容都是從書本里讀來的,沒有自己的東西。
所以,為了在估值時少出錯誤,巴菲特就提出過七尺欄和一尺欄的說法,也有三個盒子(In, Out 和TooHard)的說法,所以,巴菲特不投科技股,但是,“太難”的股票也不是不可以買,那就是足夠便宜的時候,便宜的價格可以對沖估值難度系數(shù)的增加,同時,對你難的生意,別人也估不準,所以,這種公司往往會有非常大幅度的價格波動,這里面就存在了機會,對于這樣的公司,初期投入,可以在價格從高點下跌非常非常多的情況下,少投入一些,準備好繼續(xù)下跌進行攤薄的空間,也不是不可以嘗試的一個投資方向,當然,生意的想象空間一定要大,這樣才能進一步補償估值精度低的缺點。(作者:格多巴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