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間鬧哄哄的教室里,校長讓大家安靜下來,他說:“兩年之后,你們會上一所你們喜歡的大學,會選一個你們喜歡的專業(yè);再過四年,你們會開啟職業(yè)生涯,你們當中的很多人會進入世界上最好的公司,然后,你們會結(jié)婚、買房子,再過十幾年,你們的人生就定型了……”
就在這時,有人舉手了。他不認同校長“人到了什么年齡就必須怎樣”的觀點。
他說:“在我認識的人當中,有人21歲畢業(yè),但直到27歲才找到工作;有人25歲畢業(yè),但出了校門就找到了好工作;有人沒考上大學,但在18歲那年找到了畢生熱愛的事業(yè);有人擁有了一份高薪的工作,但做的不是他喜歡的事情;有人活到56歲還不知道自己該追求什么,但有人16歲就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有人早早就結(jié)婚了,但等了10年才想要孩子;有人急著談戀愛,但深愛著另一個人;有人跟我們年紀差不多,但遙遙領(lǐng)先于我們;也有人比我們年長,但遠遠落后于我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節(jié)奏,即使只是考了一所普通的大學,但如果你竭盡全力了,就值得驕傲;即便30歲還沒結(jié)婚,但只要自己過得很快樂,那也是一種幸福;即便到了35歲還沒結(jié)婚,那沒什么;即便40歲才買得起房子,也沒什么丟人的?!?/p>
他說完之后,教室里掌聲雷動。
人生不是一個先要制定完美藍圖,再去施工的工程項目,也不是一場先要確定劇本,再去表演的電影。為什么要讓年紀成為人生的使用說明書呢?
不管幾歲,不管身處何種職位,不管混成什么樣子,你都可以去愛,可以學習,可以戀愛結(jié)婚,可以從頭開始,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去生活。切記,不要丟了自己的節(jié)奏;不要磨光了自身的美好。
不論感情、事業(yè),還是學習、生活,你只需按你的節(jié)奏,保持一顆上進的心,就夠了。
當學生時,如果你上課時能認真聽講,下課后按時完成作業(yè),不超前消費,不為愛尋死覓活,順利拿到畢業(yè)證書,就是上進。
在公司里當“螺絲釘”,如果你能勤勤懇懇地做好本職工作,不渾水摸魚,不兩面三刀,不給人制造麻煩,就是上進。
在家?guī)蓿绻隳苷疹櫤米约旱那榫w,不違背道德,不冷嘲熱諷,不制造對立,就是上進。
實在覺得累了,就休息一下,抽個小空,發(fā)個小呆,花點兒小錢,吃點兒好的,不曬成績,曬曬太陽。等你調(diào)整好情緒,找回了節(jié)奏,再去跟生活大干一場。
希望有一天,當有人用年齡這種事來“要挾”你結(jié)婚、生孩子,要求你本分和聽話的時候,你能在心里回他們一句:“我18歲是這樣,到了81歲依然是這樣。我活得跟你不一樣,不是因為年紀,而是因為我跟你自始至終就不是一類人?!?/p>
最后,玩一個游戲吧。場景設(shè)定是這樣的:你和很多人被帶到了一間陌生的房間里,每個人都蒙著眼睛,已知的信息是:房間的地板很滑,房間的面積超乎想象的大。
游戲的規(guī)則很簡單:
1.誰能率先用雙手碰到屋子里的任何一面墻,且沒有摔倒,贏得獎勵。
2.如果碰到了其他人,就要用雙手搭在別人的肩膀上,然后由前面的人領(lǐng)著去摸墻。前面的人摸到墻了,你們一起贏得獎勵;前面的人摔倒了,你們一起淘汰。
3.游戲限時10分鐘,如果超時還沒摸到墻的,淘汰。
然后,倒計時開始,你伸開雙臂往前摸索,想快點兒贏得勝利,其他人跟你一樣急。
突然,有人不小心摸到你了,他只好把雙手搭在你的肩膀上,跟著你走。你突然變成了領(lǐng)頭人,你決心要帶領(lǐng)身后的人走向勝利。
走著走著,你不小心摸到另外一個人,只好把雙手搭在他的肩上,跟著他走。然后,你變成跟隨的人,當然了,你依然希望能夠贏得獎勵。
但過了很久,廣播響起了“倒計時50秒”“倒計時30秒”“倒計時10秒”,始終沒有人摸到墻,所有人都很焦慮,于是大家越走越快。
但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種狀況,那就是:最前面的那個人搭在了最后面的那個人的肩上。
大家變成了一個閉環(huán),每個人都以為自己不是最后一個人,焦急卻又無奈地跟著前面的人走,邊走還邊在心里責怪領(lǐng)頭人怎么這么笨。
然后,大家一直在轉(zhuǎn)圈。沒有人做錯什么,大家都很努力,也都遵守了游戲的規(guī)則,但就是無法贏得獎勵。
如果你非常焦慮,非常忙亂,同時又覺得自己無計可施,你就應(yīng)該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在無意之間玩起了這個轉(zhuǎn)圈的游戲,卻不自知。
人性的弱點就在于此:如果一個東西,大家都想要,那我也想要;但如果一個東西,大家都不要,那我也不要,卻從來不多問自己一句“為什么”。
為什么非要早上4點就強迫自己起床?為什么非要熬到凌晨2點才睡?為什么非要21天就逼自己瘦30斤?為什么非要一年讀幾百本書?為什么非要27歲以前找到對象?為什么非要30歲以前就完成買房、結(jié)婚、生娃的任務(wù)?
按時睡,早點起,精神抖擻地去努力,不行嗎?一個月瘦一點點,一年精讀十幾本自己喜歡的書,不香嗎?晚一點兒遇見,然后一輩子,不好嗎?
作家周嶺將焦慮的原因歸結(jié)為兩點: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可你別忘了,如果總是急著種瓜得瓜,那這一生過得就像走馬觀花。
我的意思是,別努力得那么苛刻。比變好更好的方式是慢慢變好,比瘦更好的方式是健康地瘦,比多讀書更好的閱讀是有選擇地讀,比結(jié)婚更重要的事情是遇到合適的人。
有緊迫感是好事,但不能弄丟了自己的節(jié)奏感,否則努力容易白費,動作容易走形,心態(tài)容易失衡。
不用擔心“暫時落后”,不必恐慌“一無所有”,人生的路曲折且漫長,偶爾堵車很正常,就像導航提示的那樣:前方道路擁堵,但你仍然走在最佳路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