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廣袤的烏蘭毛都草原上,活躍著一支特殊的隊伍——“守望草原巡防隊”。這支由300多名邊境牧民組成的隊伍,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1.12萬名牧民的安寧生活,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草原平安樂章。
草原哨兵:筑牢邊疆安全線
“我們的隊員不僅會騎馬,對周邊環(huán)境非常熟悉,而且蒙漢兼通,方便與當地牧民群眾交流,對轄區(qū)內來往的陌生人更是極為警覺?!眱让晒排d安邊境管理支隊科右前旗邊境管理大隊教導員陳振華介紹,“‘守望草原巡防隊’成立以來,與軍警協(xié)同配合,在轄區(qū)織就了一張邊境‘安全網’?!?/p>
2012年,科右前旗邊境管理大隊整合邊境社會資源,組建了“三隊一協(xié)會”群防群治組織。2020年1月,該大隊將這一成功經驗推廣至滿族屯、烏蘭毛都、綠水邊境派出所轄區(qū),并更名為“守望草原巡防隊”。這支隊伍主要由當地蒙、滿、回、達斡爾等少數民族的嘎查干部、退伍軍人、退休黨員、青年牧戶和熱心群眾組成。
隊長包海青是一名退伍軍人,曾在邊防部隊服役。他深知邊防線的重要性,保家衛(wèi)國的精神始終激勵著他。得知成立巡防隊的消息后,包海青第一個報名參加?!碍h(huán)境是惡劣了點、辛苦了點,但作為一名退伍的邊防武警,我就是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守好邊防線。而且這不僅是我,也是每個巡防隊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卑G鄨远ǖ卣f。
日常工作中,巡防隊員們發(fā)揮放牧者機動性強、地域熟悉的優(yōu)勢,采取“邊放牧邊巡視、邊看護邊搜集”的聯動群防工作新模式。他們將距離邊境前沿較近的160余處牧點作為構建邊境區(qū)域動態(tài)管控網絡的基點,形成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工作局面。
經過幾年的探索與發(fā)展,“守望草原巡防隊”已成為內蒙古北疆邊境防控的一支重要力量,實現了邊境管理警務工作由靜態(tài)被動向動態(tài)主動的轉變。“守望草原巡防隊”自成立以來,開展巡邏踏查2300余公里,累計為派出所提供轄區(qū)社情信息千余條,案件線索200余條,協(xié)助破獲刑事案件8起、查處治安案件67起,抓獲網上在逃人員7名。
守護牧歌:當好群眾貼心人
“守望草原巡防隊”守護的不僅是邊境安全,還有牧民群眾的日常生活。
2023年5月10日清晨,綠水種畜場巡防隊員志強在邊境前沿進行日常巡邏,突然發(fā)現邊境線內側有煙霧升起,懷疑是火情。他迅速前往現場確認并報警求助,緊接著將著火的視頻發(fā)到了巡防隊的工作群。邊境派出所的民警除值班人員,全部趕往現場參與救火,并聯系就近的巡防隊員火速趕往現場。民警到達現場時,已經有10名巡防隊員正在進行救火。這是一處草原火災,火勢正在迅速蔓延。如果火勢蔓延到附近牧民家的草垛,那后果將不堪設想。在撲火救援車趕來之前,民警和巡防隊員們進行了先期的處置工作。經過兩個小時的奮戰(zhàn),大火被撲滅了。雖然大家臉上被火熏黑,但都洋溢著如釋重負的笑容。
越來越多的牧民被巡防隊員的精神所鼓舞,主動報名參加“守望草原巡防隊”。烏蘭毛都蘇木草根臺嘎查牧民額爾敦達來就是其中一位。兩年前的春天,額爾敦達來在放羊時發(fā)現丟失了34只羊,急得他手足無措。巡防隊員們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請纓與民警一起走訪摸排,不辭辛勞。經過近一周的連續(xù)奮戰(zhàn),他們終于鎖定了嫌疑人五某與張某。當民警將丟失的羊群追回并交還給額爾敦達來時,他激動得淚流滿面。這件事讓額爾敦達來深受觸動,主動申請加入了這支隊伍。
據統(tǒng)計,2023年,當地共有42名牧民主動加入到“守望草原巡防隊”,自覺投身于守邊護邊工作中。巡防隊自成立以來,累計參與救助遇險人員500余人次,參與撲救火災12起,幫扶、教育重點人員60余人次,找回走失牲畜上千頭(只),為牧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300余萬元。派出所先后組織巡防隊參與到社區(qū)民警的日常走訪中,并與民警共同組建幫扶小組,為牧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宣傳法律法規(guī),發(fā)放各類宣傳單5000余份,參與協(xié)助矛盾糾紛化解100余起,依托科技網絡等信息化手段,利用微信群分享防范網絡電信詐騙鏈接60余條,贏得了牧民群眾的真心贊譽。
同心同行:化解矛盾促和諧
多年來,草牧場糾紛始終是困擾牧區(qū)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一大難題,涉及牧民切身利益,如不能處置妥當,極易發(fā)生連鎖反應。將矛盾糾紛處置在早、化解在小,是“守望草原巡防隊”成員們的共同目標。
“我們的隊員遍布在邊境轄區(qū)的各個角落,一旦接到派出所的警情通報,我們能夠最快地到達現場?!闭勂稹笆赝菰卜狸牎保G嘧院赖卣f。
2023年3月,滿族屯滿族鄉(xiāng)特布格日樂嘎查兩牧民因草場歸屬權問題發(fā)生糾紛,兩家人頻繁爭執(zhí)吵鬧,甚至發(fā)生肢體沖突。包海青得知情況后,多次前往兩戶牧民家中調解。他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在包海青和邊境派出所民警的共同努力下,這起持續(xù)多年的矛盾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巡防隊調解鄰里關系的情況在草原上并不少見。去年夏天,烏蘭毛都蘇木兩個相鄰的牧戶因水源使用問題產生了嚴重分歧。一方認為對方過度使用了共享水源,導致自己的牲畜無法及時飲水。雙方爭執(zhí)不下,差點大打出手。巡防隊員布仁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介入調解。他先是分別與兩家進行深入交談,了解雙方的訴求和困難。接著,組織兩家牧戶進行面對面溝通,并提出了輪流使用水源的具體方案。經過多次協(xié)調,最終達成了共識,不僅解決了水源使用問題,還建立了互幫互助的友好關系。這次成功調解不僅化解了一起潛在的嚴重沖突,還為當地類似糾紛的解決提供了有益借鑒。
日復一日,“守望草原巡防隊”用腳步丈量邊疆,用雙眼守望家園。他們的身影穿梭在廣袤草原,既是流動的哨兵,也是和睦的鄰里。每一次巡邏,每一次調解,都在悄然編織著一張無形的安全網,讓邊境群眾在這片青翠的土地上安居樂業(yè)、共享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