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拎著一小桶水,右手握著一大抓筆,大地當紙、水作墨,天天堅持練“地書”,這便是小區(qū)的八旬老人林強老伯的長壽經(jīng)。
每日清早,晨曦微露,林老伯便起身,洗涮用餐之后,便拿上他的“地書”工具:一只二尺長的自制大筆,用海綿做成毛筆形狀的筆頭,把筆頭和筆桿固定在一起做成一支長長的“毛筆”,興致勃勃地向縣城中心廣場走去。
林老伯先沿著廣場邊疾走兩圈,全身微熱,感覺舒服;爾后手持“地書”大筆,用塑料小桶舀上半桶清澈的自來水,來到廣場青石地板小路,與各位“書友”道聲“早晨好”后,便開始了每天必做的功課——“地書”。
在“地書”過程中,他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趾抓地,兩腿伸直,腰部挺直,心無他用;在寫字過程中,落筆、行筆時,呼吸自然停止,起筆時,呼吸自然加深加長。寫一段后伸伸肘,活動一下腰腿,頓時全身輕松,心情舒暢?!暗貢辈坏顾麑缀趸氖璧臅ㄊ傲似饋?,而且讓他從中感受到健身的好處。
經(jīng)過多年的習練,林老伯精神矍鑠、身體康健,這跟“地書”很有關系。
修身養(yǎng)性、有益健康 “地書”時全身心投入,腦、眼、手并用,此時自然就會摒棄一切雜念,使人心靜神怡,消除了焦慮、緊張和抑郁情緒。由于地書時要默寫,所以平時要背誦許多詩詞與古文,多動腦筋,對預防老年癡呆有好處。練“地書”選擇在公園、廣場等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新鮮的地方,而且要用大筆邊寫邊倒退,活動量大,有利于鍛煉身體。林老伯每次練完,不覺得累,反而一身輕松。林老伯現(xiàn)雖年過八旬,從練“地書”以來,身體越來越好,沒有去過一次醫(yī)院。林老伯原本腰痛腿痛的頑疾已大大減輕,神經(jīng)衰弱的毛病也不治而愈。
接觸社會,廣交朋友 林老伯原先是外地退休的,初到縣城養(yǎng)老時親友少、人生地不熟。自從練“地書”后,每天都吸引不少書法愛好者駐足圍觀,結交的朋友越來越多。只要天氣好,林老伯就到廣場寫字、會友,心情也舒暢起來。
交流書法,促進提高 由于練書法在公共場所進行,容易接觸到許多比自己水平高的書法高手,林老伯與他們交上朋友,虛心求教,獲益匪淺。同時使用大水筆懸空揮毫,可鍛煉手臂和腕力,使平時懸腕寫字成為習慣,寫起字來更加自然流暢,對提高書法水平大有好處。
林老伯精神矍鑠,腳步輕盈,身板硬朗結實。每次和林老伯聊天時,他總會感嘆道:“是地書,讓我有種找到了人生第二春的感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