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西塘,是源于陸毅早年主演的一部電影。后來,電影名全然想不起來了,“西塘”這兩個字卻在心里扎了根。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于是,便有了2012年春節(jié)我一念而起的西塘行。
“青磚伴瓦漆,屋檐灑雨滴。”這是我心中江南的樣子。因為愛,我早已融入了江南的春夢秋云里。那些年,我一次次奔赴蘇杭,去了河道如織、水閣飛檐的烏鎮(zhèn),看了因水而筑的“江南第一古鎮(zhèn)”周莊,游過清麗古樸的“東方小威尼斯”同里小鎮(zhèn),欣賞了小蓮莊和嘉業(yè)藏書樓的靈韻,也站在甪直小鎮(zhèn)的古銀杏樹下幸福地笑過。那個臘冬,當黃包車拉著我們來到西塘古鎮(zhèn),我仍為那如詩如畫的清麗地而心旌蕩漾。
眼前的西塘,恬靜、祥和,宛若世外桃源。長廊、弄堂、拱橋、紅燈籠,構成古鎮(zhèn)清逸脫俗的水鄉(xiāng)風情。這個地方,要么獨自來感受它的旖旎,要么和愛人一起來體悟它的浪漫。
初見西塘,我便心生出偏愛來。
我們住在古鎮(zhèn)弄堂里的特色民居,屋里既有泛著舊時氣息的雕花大床、青花瓷煙缸、竹藤椅子,又有現代人離不了的電腦、空調、電視。
過年期間的西塘被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浸染得格外喜慶,我的紅色休閑褲、紅色拎包、白底紅花長圍巾,與古鎮(zhèn)的氛圍很是相襯。古鎮(zhèn)與人相得益彰,讓人忽然想起“紅艷艷”這個詞。原來,紅色真的可以生出一種艷的感覺來。就像夜晚的西塘,在漆黑的天空下,緩緩流動著墨黑的河水,對岸那一簇簇黑魆魆的樹枝,仍被沿河蔓延的紅燈籠渲染得艷麗無比。風過處,搖曳了水中的氤氳的紅,也朦朧了游人的夢境。
江南的夜,向來比白天多了幾分無法言說的韻致與情調。
西塘古鎮(zhèn)將舊時模樣保持得十分完好,悠長、逼仄的青石板小巷被細雨浸潤后煥發(fā)著動人的光亮,自是帶著舊時光的印記,我腳踩厚底皮靴走在幽靜的小巷里,不禁后悔起來:“青石板小路是要細高跟鞋來敲打,跫音長送才別有韻味的?!?/p>
這遺憾一旦生出,心里便仿佛有了一絲愁怨,再補上一句:“我該撐一柄油紙傘,便是丁香一樣的姑娘了?!彼皇切?,知道我又犯了文藝女青年的毛病。
弄堂的盡頭是一座小橋,顯得尤其嬌小、玲瓏,西塘的橋多,隨便一個轉彎便可遇見。臘月的風從水上飄過來,帶著一股凜冬的寒,全然沒有春風拂面的溫柔。我的臉龐躲在柔軟的圍巾里,只露出一雙眼睛來,站在橋下眺望那一水漣漪,櫓聲穿過拱橋,徒留了烏篷船的尾。抬頭望上去,橋上的人正專注地拍著這一船一人掠過的背影,那情那景,像極了《斷章》里的句子:“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p>
不知是因為窄長的巷口,還是腳下的流水攜著寒氣,那天的風冷颼颼的,一個勁兒地往我的脖子里鉆。在橋上留影的時候,我試圖將纏繞密實的圍巾松散成隨意的樣子,卻被接二連三的噴嚏逼退。他走過來,重新將圍巾在我的頸間纏繞成一個密不透風的結。
我活躍在他的鏡頭下,笑成了一朵花的樣子。我知道,那笑容明媚而溫暖。盡管,風吹個不停。
西塘的美是輕靈而古樸的,像冬天的雪花,凜冽中飄灑著夢幻的詩意。走在那條煙雨長廊上,處處感受著江南人的溫婉情懷:那一宅深幽卻浸透著濃郁書畫韻味的小院,那掛滿了游人心情碎語的小屋,轉角處懸掛著“聊天、發(fā)呆、做夢”木牌的茶吧,回旋著一首首老情歌的淘碟音樂屋……最動人是那飄蕩著糯軟蘇腔的水上舞臺,裊裊余韻蕩漾而來。誠如《紅樓夢》里賈母所言,要“借著水音更好聽”。古韻今風,如此完美地嵌入,牽絆著游人的腳步。
他說,游江南是需要一些雨水才更有味道的。那天,雨在我們的期盼中緩緩落下。沿河漫步,雨意漸濃,一路有廊棚可遮風擋雨,穿行于煙雨長廊,聽雨水滴答,賞廊外秀色,輕煙迷蒙中的西塘越顯神秘,美得像一籠輕夢。
白墻黛瓦,尖斜的屋頂,河面上槳聲搖曳的烏篷船,是這般江南模樣,讓我追尋著它,并延伸到心里的角角落落。冬日枯垂的樹枝,依稀葆有春日窈窕的神韻,讓我開始憧憬著春的到來。是西塘,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一角。
我們漫步在江南的煙雨里,內心繾綣,忽覺有些遺憾—沒人拍下這一瞬的柔情?!坝刑嗟胤揭?,西塘,不知何日才會再來?”說這話的時候,他側過臉看著我。迎著他的目光,我看到時光匆匆地從眼底流過,那些甜蜜和憂傷,泛著歲月的光。
西塘的夜是靜謐的。偶爾,遠處會響起一兩聲新年的鞭炮聲。夜,又迅速恢復了最初的寧靜。
西塘的夜是熱烈的,華燈初上的那一刻,我看見兩只蝴蝶身披一襲霓裳,在西塘的夜空朝著光亮飛啊飛,彼此追逐、纏綿,翩舞在江南的水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