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思想的轉變,也有一些婆婆“想開了”。她們不再瞎操心,反而營造出了和諧的婆媳關系。就像以下三件事,聰明的婆婆,再心急也不會幫。
我家隔壁今年搬來了一對小夫妻。他們每天一起上下班,日子過得平淡又幸福。
幾周前,小兩口把男方父母從老家接來,計劃讓老兩口多住段日子。起初,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刹恢缽氖裁磿r候起,我就碰不上這家的女主人了,只看到婆婆一個人忙里忙外。
婆婆說,自從她來了以后,兒媳動不動就生氣,后來直接回了娘家。
聽她這么說,我挺納悶,仔細一問,才明白這事還真不怪這個兒媳。怪就怪這個做婆婆的,說得太多,管得太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尤其是成家后,年輕人的“主權意識”會更強烈。在自己的小家里,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長輩們的指手畫腳。哪怕是以愛之名,哪怕是“為了你好”。
婆媳之間,最明智的做法,是保持“一碗湯”的距離。煲好一碗湯送過去,近了太燙,遠了太涼。
只有恰到好處的距離,才能令溫度剛剛好。
我的閨密姍姍,去年考公上岸,入職體制內。這本是一件喜事,卻差點導致她和丈夫離婚。
怎么回事呢?事情還得從兩年前說起。
2022年年初,姍姍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給所有人降了薪。本就不喜歡財務的她,動了辭職的心思,就和家里商量,要不要脫產考公。
丈夫拿不定主意,她也猶豫不決。
關鍵時刻,婆婆直接說:“不能辭職,萬一失業(yè)了,可不是小事。”于是,姍姍就繼續(xù)待在事務所,拿著微薄的薪水,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一年前,事務所倒閉了,姍姍暗自慶幸,這下總算可以備考了。然而,就在她宣布決定之際,婆婆又跳出來說:“別備考了,你這個年紀,得考慮要孩子了?!?/p>
還問她“要是考不上,你要耽誤自己幾年呢?”姍姍一聽,很是沮喪,氣呼呼地說:“考不上就不要孩子?!?/p>
這下,婆婆也生氣了,覺得姍姍的想法幼稚,就給兒子施壓,讓他勸勸。結果勸說不成,小兩口直接吵了起來,甚至鬧到了分居的地步。
姍姍從家里搬了出來,租了間小屋復習備考。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她終于考上了,但具體崗位卻在偏遠的縣城。
她找丈夫談話,開誠布公地說:“你能接受,咱倆就繼續(xù),不能接受,就分開。”
好在這次,丈夫站在了她這一邊,但姍姍和婆婆的關系,到現(xiàn)在都沒有緩和。一提起婆婆,她就忍不住吐槽:“她憑什么左右我的人生!”
我寬慰姍姍說:“說到底,你婆婆還是怕你們的日子過不好?!迸履銈児ぷ鞒鰡栴},怕你們養(yǎng)活不了自己,怕你們沒孩子養(yǎng)老……她不懂‘兒孫自有兒孫?!?,還一直把你們當成長不大的孩子。
什么是正確的序位呢?就是大家都只在自己的家里做當權者,不越位到別人家里去做主。尤其是婆婆,面對兒子兒媳,要學會當個甩手掌柜,該放手時就放手。你可以提供人生經驗,可以指點迷津,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要交到孩子手中。唯有如此,才能體面地退出,讓孩子成為他們人生的主角。
前幾天,樓下遛娃,碰上了楊阿姨。楊阿姨今年65歲,三年前來看孫子。說起這幾年的經歷,她真是滿心委屈。
孫子剛出生那會,肚臍愈合不好,她就按家鄉(xiāng)的土辦法,給孩子涂了點艾草灰。結果兒子看見后,就數(shù)落了她一頓,還明確要求她以后不能這么瞎弄,都不科學。
后來,兒子兒媳都換了工作,越來越忙,就把孩子直接扔給她。她是白天帶,晚上帶,還要負責一家人的吃喝拉撒。
偶爾做家務騰不開手,她就讓孩子自己看會兒電視。結果,兒媳又不高興了,說她這樣會損傷孩子的視力。
楊阿姨問:“那實在沒空咋整?”兒媳說:“實在不行,讓孩子上早教班?!?/p>
她一聽,心里一百個不愿意,她覺得早教就是糊弄人,小孩子在家玩就行。于是,她把兒媳已經報了名的課,全都退了,搞得一家人很不滿。
類似的事,還有很多。
但同樣是來看孫子的趙阿姨,就不這樣。趙阿姨心寬體胖,兒媳咋說她咋做,不僅操心少,也沒啥婆媳矛盾。
其實說到底,奶奶們的困境,根源還是在“關心則亂”。然而,關愛孫輩的心再急,也別忘了,兒子兒媳才是他們的第一責任人??梢蕴嵋庖姡珓e一意孤行;可以多幫襯,但別越俎代庖。與其事事插手,不如做個“佛系奶奶”,少操心,少干涉,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