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新詞“零糖社交”。
“零糖”意味著健康、無負擔。而“零糖社交”,則代表了一種無束縛、清爽又平等的人際關系。這種社交就像享用零糖食物一樣輕松、自由、有益。
太甜膩的關系,有時會打擾他人,有時又會委屈自己,終究難以長久。與人交往,學會保持分寸和距離,不捆綁,不索取,不期待,彼此之間才能相處不累。
法國作家福樓拜曾說:生活越親近,心離得越遠。人與人之間,離得太近,綁得太緊,很容易灼傷彼此。
作家加繆和薩特曾是一對密友,在各個場合都形影不離。那時的他們,總以為友情就該這樣,不分彼此,親密無間。
于是,加繆頻頻干涉薩特的家事,結果讓薩特的伴侶心生不滿;薩特也借著與加繆關系親近,肆無忌憚地開對方玩笑,一度挫傷了加繆的自尊心。
隨著矛盾越積越多,兩個人開始對彼此惡言相向。在經歷了幾輪罵戰(zhàn)后,最終,昔日好友成了陌路。
直到幾年后,加繆與蘇聯詩人帕斯捷爾納克一見如故。而這一次,他吸取了曾經的教訓,不再過度介入對方的生活。
大部分時間里,他們都是以書信的形式往來,專心探討哲學和詩歌方面的問題,不窺探對方隱私,不干涉對方生活。結果,兩人的友誼反而變得更深厚了。
最珍貴的關系,并非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是保持距離,彼此獨立。
電視劇《人世間》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讓人印象深刻:善良厚道的周秉昆做生意賺了些錢,便給家人買了套大房子。
這時,他得知了好友肖國慶和妻子雙雙下崗,沒有收入,也沒有地方住,便主動把自家空出來的老房子免費借給肖國慶一家住。
不僅如此,周秉坤還想辦法安排肖國慶的妻子去自己管理的書店做營業(yè)員。
可天有不測風云,后來,周秉坤自己的房子因合同問題被收回,不得已要搬回老房子。
他便去找肖國慶一家商量,希望他們能把老房子騰出來。沒想到,肖國慶的妻子一聽,當場翻臉,說:“合著就是想攆我們走??!”
她不僅不搬,還趁機提條件:“讓我們搬也可以,你再給國慶安排一個工作,要不你就是往死里逼我們?!?/p>
要知道,人與人的感情,就像一口井。索取得多了,再深的井也會枯竭。而那些一味索取、不懂回饋的人,到頭來不僅寒了他人的心,還丟掉了做人最寶貴的信譽和真情。等再需要幫助時,已無人肯出手相助,只能落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最終傷人自傷。
畢淑敏說:期待并不是越高越好,生活中要學會降低自己的期待。
適當的期待是快樂的源泉,過高的期待則是痛苦的根源。關系中也是如此。
對伴侶要求太高,對方沒按照自己的想法準備驚喜,便深感被辜負;對朋友期待太高,對方偶爾沒能及時回復消息,就覺得被忽視;沒有人有義務滿足我們的需求,完全按照我們的想法過活。
博主@我是周小瓜,以前她覺得自己和閨蜜天下第一好,倆人形影不離。結果有一天,她發(fā)現閨蜜的置頂是別人,而對自己的備注卻是全名。
她覺得對方不重視自己,開始郁郁寡歡,甚至覺得兩個人的友情走到了終點。但后來,她意識到自己這段關系要求太高了,反而成了彼此的負累。于是開始積極為關系減負。
當閨蜜臨時有事不能赴約時,她也能夠自己享受電影和獨處的時光。當好久沒見的朋友拒絕了她的邀約,她的第一反應不是沮喪,而是笑著對朋友說“那下次再約”。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朋友也覺得自在了許多。再也不用害怕因為一次拒絕、一次失約而徹底失去小瓜,友誼反而能夠得以長久。
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都源自對別人期待太高。放下那份不切實際的期待,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在每一段關系里滿目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