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清朗的春日,我和爸爸媽媽在山里玩了一整天。傍晚時分,我們疲倦地在山頂車站等待最后一班公交車。由于正趕上交接班,公交車還沒來,車站站滿了人,隊列宛若一條扭著身體、歪著腦袋的長龍,焦急地望向公交車。
我將手插入口袋,反復摩挲著今天在山里撿的兩塊雨花石。它們很特別,是我喜歡的樣子:其中一塊清澈透亮,呈火紅色,另一塊渾厚玉化,呈橙紅色。我記得曾在書里看到過,有人說雨花石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也是周恩來總理最喜愛的。每每想到這些,我都會慨嘆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值得珍惜。
雨花石早已被我的手掌捂熱,我將它高舉在眼前,閉上一只眼,另一只眼透過它觀察這個紅色的世界。忽然,紅色的世界里出現(xiàn)一個黑影,我放下石頭,原來是一位騎自行車的叔叔停在不遠處。他大約50歲,不胖不瘦,穿著一件藍色外套,正探頭探腦地張望著長長的隊伍,還用手從左到右比畫著,像是在清點長龍身上的鱗片。他想插隊嗎?我不由得向前挪了挪。只見叔叔轉(zhuǎn)身去車后打了會兒電話,便一邊小跑回來,一邊招手示意我們上另一輛公交車。原來他是一位公交車司機,雖然已經(jīng)下班了,但看到這么多人還在焦急等車,便打算加班多開一趟車。他真好!我原以為大家會一窩蜂擁上那輛車,誰知長龍卻優(yōu)雅有序、緩緩地鉆進了車肚子。
終于進了“理想之地”,我在窗邊的位置坐下,渾身的肌肉一下放松下來,無力得就像一攤爛泥。太陽已趁我們不注意時躲到了山后,落日的余暉染紅了整片天空;兩旁的路燈忽地睜開眼睛,路就亮起來。行人越來越少,但上車的人依舊源源不斷。車又停了,上來一家四口,父親懷里抱著小寶寶,母親手里攙著正在啃蘋果的小男孩。爸爸媽媽立即起身給他們讓坐,叔叔客氣了一會兒,見爸爸堅持讓座,便連聲感謝著坐下;我也將小男孩拉來,示意他坐到我身旁??尚∧泻⑷缤恢皇荏@的小兔,怯生生地搖搖頭,緊緊抓著他母親的臂膀。這時車發(fā)動了,車身猛地一顫,小男孩趔趄了一下差點摔倒,我急忙雙手扶住他坐下。我將其中一顆雨花石放在小男孩的手心,他的目光一下就被吸引了。紅色的石頭在夕陽下和流轉(zhuǎn)的燈光中閃閃發(fā)光,好似一顆明亮靈動的星星,散發(fā)著璀璨迷人的光芒。我和小男孩被這景象深深吸引,他似乎終于放松下來,我們相視而笑。
不知過了多久,司機叔叔喊道:“前面就是終點站了,大家都是去坐地鐵的吧?我把大家直接送到地鐵口,你們帶好隨身物品,就可以下車了!”幾位乘客回應:“謝謝師傅,麻煩您了!”伴隨著巨大的開門聲,長龍又排著隊來到車門口,慢慢消失在夜色里。我的心頭突然升起一股熱流,它推著我擠過長龍身體的細縫,毫不費力地鉆到駕駛室旁。我想親口對司機叔叔說聲謝謝,可叔叔已經(jīng)下車不知去了哪里。我有點失望,又聽見媽媽在喚我,便拿出另一顆心愛的雨花石,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然后將它輕輕地放在叔叔的方向盤上。下車回眸的剎那,我發(fā)現(xiàn)這團橙紅色是那么明亮、鮮艷。
那天夜晚,我夢見自己再次坐上這趟公交車,司機叔叔的無私奉獻、乘客們相互包容的點滴始終溫暖著我。我想。在這個城市的角落,應該還有千千萬萬個像他們一樣默默無聞的勞動者,用真摯的情懷和熾誠的愛心溫暖著身邊的人,如同雨花石一般平凡而偉大。我愿化作一顆雨花石,為人們鋪砌前行的道路。
指導老師 沈 慧
名師點評
本文構(gòu)思別出心裁,內(nèi)容流暢自然。小作者將情感融入兩枚小小的雨花石中,對環(huán)境和人物細節(jié)刻畫細膩而傳神,表現(xiàn)出扎實的寫作基本功和良好的文學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