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公民文化素養(yǎng)、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在效能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服務內容單一、服務質量不高、服務效率低下等。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機制,可以進一步實現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提高服務效率和滿意度,推動文化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評估指標;評估方法
一、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的必要性和意義
(一)必要性分析
1.適應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隨著文化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需求和品質要求也在不斷增長。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效能評估機制,可以及時發(fā)現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改進服務提供科學依據。
2.提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質量的必然要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質量的提升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關鍵。效能評估可以客觀評價服務的質量和效果,推動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3.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結果可以為政府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幫助政府科學地配置文化資源,優(yōu)化服務結構,提高服務效率。
(二)意義闡述
1.促進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標準化、規(guī)范化:效能評估可以推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標準化、規(guī)范化,提高服務的專業(yè)性和統(tǒng)一性。
2.提高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率和滿意度:效能評估可以及時發(fā)現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推動服務改進和創(chuàng)新,提高服務效率和滿意度。
3.推動文化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效能評估可以推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文化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三)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機制構建原則
1.科學性原則:評估機制應基于科學理論和方法,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2.系統(tǒng)性原則:評估機制應全面考慮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各個方面和環(huán)節(jié),形成完整的評估體系。
3.操作性原則:評估機制應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方便評估人員操作和實施。
4.導向性原則:評估機制應發(fā)揮導向作用,引導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向更加優(yōu)質、高效的方向發(fā)展。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績效評估的研究的確起步較早,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理論框架和多樣的評估方法。這些研究通常關注文化機構的效率、效果和效能,并且強調將用戶滿意度作為評估的重要指標。Agnes Erich在2011年的研究中,針對數字圖書館績效評估提出了一個以用戶滿意度為核心的評價模型。她認為,數字圖書館的績效不僅包括服務的效率,即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服務,還應包括服務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即服務是否達到既定的標準,是否符合用戶的需求和期望。這些研究特別是在強調用戶導向和服務效率方面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評估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二)國內研究現狀
目前,我國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評價體系還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孫浩等人在2018年構建了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影響公共文化服務的三大因子,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務的發(fā)展水平提供了測度。另外,從李國新和楊永恒提出的指標體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關鍵的核心指標,如目標人群覆蓋率、到館率、參與率、外借率、資源流轉率、服務成本、投入產出比、公眾滿意度等。這些指標涵蓋了公共文化服務的關鍵方面,能夠幫助評估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和質量??傮w來看,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價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型構建、指標設計和方法研究等方面。未來,我國應探索更多適用于不同文化機構的績效評價方法,以指導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實踐和發(fā)展。同時,政策制定者和相關部門應關注這些研究成果,將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以提高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滿意度。
三、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過程涉及多個步驟,包括指標維度的設計、具體指標的選取原則與方法、指標的篩選與整合、信度與效度檢驗。筆者初步構建了包含66項三級指標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隸屬度分析、相關性分析、鑒別力分析等方法對指標進行了篩選與整合,通過信度與效度檢驗對指標體系的可靠性進行了驗證。
(一)指標維度設計與選取原則
一級指標設計。一級指標通常反映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核心領域或主要方面。根據研究目的,可以設定以下3項一級指標: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質量、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效率。
二級指標設計。二級指標是對一級指標的進一步細化。以一級指標為基礎,可以設計以下9項二級指標:數字化資源、設施設備、數字化人力資源、服務人次、服務便捷性、用戶滿意度、服務角度、經濟角度、利用角度。
三級指標設計。三級指標堅持四個原則。相關性:指標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緊密相關??蓽y量性:指標能夠量化或定性描述,便于數據收集和分析??杀刃裕褐笜嗽诓煌貐^(qū)或時間段內具有可比性。獨立性:指標之間避免重復或高度相關。
(二)初步指標體系建立
以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為研究對象,初步擬定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價指標體系初稿,以保證指標體系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如表1所示,從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質量、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效率這三個維度初步構建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價指標體系,包含3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24個三級指標。
1.初步篩選
本研究采用Likert五分量表法,對指標進行重要性判定,通過調查問卷征詢文化館行業(yè)數字化資深工作人員,邀請了3名從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的專家進行論證,總共發(fā)放問卷15份,回收13份,其中有效問卷13份,回收率86.7%,有效率100%。研究小組對問卷數據進行了整理與簡單計算,計算重要性平均值,若重要性平均值<4,表明指標重要性意見一致;反之,則意見不一致。根據計算結果和已有研究中的指標數量,每項維度中指標數量最好保持在3~5項,因此剔除平均值低于4的11項指標,這樣既能夠減少工作量,又使保留的指標更能顯著反映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實際水平。最后得到表2所示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指標體系,包含3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17個三級指標。
2.肯德爾協(xié)調系數W
肯德爾協(xié)調系數,用于考察多位評分者評分的一致性程度,是計算多個等級變量相關程度的一種相關量,是評分者信度指標的一種。肯德爾協(xié)調系數適用于數據資料為多列相關的等級資料,即k個評分者評(n)個對象排出一個等級順序。用表2中指標的Likert五分量表進行計算得出如下結果:
對統(tǒng)計量的顯著關系進行檢驗,判斷P值是否呈現出顯著性(P<0.05),總體數據的顯著性P值為0.000,水平上呈現顯著性,同時模型的Kendall協(xié)調系數值為0.561,評定結果的協(xié)調程度較好。
(三)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的評價指標體系權重計算
指標權重是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公眾滿意度評價指標的重要參數,反映指標的重要程度。常用的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有綜合指數法、層次分析法、多元統(tǒng)計分析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數據包絡分析法、模糊評價法、功效系數法等。筆者根據所建立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公眾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權重計算。層次分析法是通過兩兩比較的方式來進行分析計算,依據專家團隊的判斷先確定各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每項指標再進行兩兩比較,將元素i比元素j的相對重要程度判別為1、3、5、7,則相對不重要的程度為1、1/3、1/5、1/7,而2、4、6和1/2、1/4、1/6為中間臨界值。
以此向從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4名資深工作者和2名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領域的專家進行問卷發(fā)放,6份問卷全部有效。筆者最終采用給出次數最多的評分作為最終數據,之后再對每一層級的指標進行判斷矩陣的構造,λ最大特征根值,CR均小于0.1,表明權重評價通過一致性檢驗,效果良好。
各層的判斷矩陣與相對權重如表3至表6所示,其中一級指標由A1、A2、A3表示,二級指標由B1至B9表示,三級指標則由相對應的B11至B12、B21至B23、B31、B41至B42等來表示。基于上述步驟,通過SPSSPRO,筆者得到各層級和最終賦權重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價指標體系,見表7。
四、加強多方合作,共同推進公共數字文化服務
效能評估機制的發(fā)展
(一)政府、社會組織和企業(yè)協(xié)同作用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機制的有效實施,需要政府、社會組織和企業(yè)的共同參與和協(xié)同努力。政府應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推動評估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社會組織可以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參與評估標準的制定和具體評估工作;企業(yè)則可以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的幫助。要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同時采用多種手段(如問卷調查、訪談等)進行數據補充和完善,以期獲得更加標準、規(guī)范、便捷的評估指標。
(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是全球性的議題,各國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方面都有著不同的經驗和做法。因此,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有助于推動我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機制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在統(tǒng)一評估原則的基礎上,各地區(qū)應基于不同地區(qū)、不同文化背景的實際情況,制定靈活多變的評估標準,讓評估標準能落地、有實效。
(三)鼓勵公眾參與和反饋
公眾是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直接受益者,也是評估機制的重要參與者。各級文化部門應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評估過程,提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建立健全反饋機制,及時回應公眾關切,提升評估機制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機制的應用前景與展望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機制有望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結合得更加緊密,最終實現評估數據的自動化采集、分析和處理,進一步提高評估的準確性和效率。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民眾公共文化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評估機制也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以適應新的發(fā)展需求。
未來,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機制將成為推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工具。經過各級文化部門持續(xù)性的評估和改進,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將更加貼近公眾需求,服務質量和效率將得到顯著提升。同時,評估機制還將為政府決策提供更加科學、全面的依據,推動文化政策創(chuàng)新和完善。
六、結 語
筆者通過對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機制進行系統(tǒng)研究,構建了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并展望了評估機制的應用前景,希望能夠推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不斷提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社會和諧穩(wěn)定和文化繁榮做出積極貢獻。同時,也期待更多學者和實踐者參與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評估的研究與實踐,共同推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陜西省文化館)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3年度陜西省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合作項目)“以文化人——數字化時代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研究”(立項號:2023HZ179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范貝貝,李瑾,馮獻.“以人為核心”導向下鄉(xiāng)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評價研究:以北京市生態(tài)涵養(yǎng)區(qū)為例[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報,2023,35(9):80-90.
[2] 朱敏.高質量發(fā)展視閾下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評價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23.
[3] 范冰倩.霞浦縣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測評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23.
[4] 張鵬水.公共文化云平臺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研究[J].文化月刊,2023(3):112-114.
[5] 鄧凌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效能優(yōu)化路徑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