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細讀文本是培養(yǎng)其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文本中的細節(jié)、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并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我們在教學中需引導他們細讀文本。本文將介紹引導學生細讀文本的三種方法。
一、引導學生細讀教材中的部分信息
在引導學生閱讀新課文之前,我們可以先讓他們細讀教材中的部分信息,如新課文的標題、背景資料、教材中所配的相關插圖等,并讓他們結合已知信息去猜測作者在這篇課文中寫了什么內容,以此來激發(fā)他們閱讀整篇文章的興趣。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聚焦關鍵信息,為后面細讀整篇文章作準備。
以《祝?!返慕虒W為例。在講解《祝福》之前,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的標題,讓他們猜測一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有的學生提到,“祝福”本意指祈神賜福,現(xiàn)在泛指祝人順遂幸福。這個故事應該是溫馨、美好的,可能是作者對某人的深切祝福。有的學生提到,作者應該會在文章中表達一種美好的愿望。還有的學生提到,這篇課文或許講述的是一個有關祝福、祈愿的故事,應該比較感人。之后,我們再引導他們閱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們會更加關注文章的情感基調和人物的命運。
此外,我們可以利用語文教材中的插圖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資料來引導學生猜測文章的內容。比如,課文所配的圖片里有一位身著舊時代服飾的女性。她頭發(fā)凌亂,衣服也破破爛爛的……由此,學生會猜測這篇文章與舊時代女性的生存狀況有關。在閱讀課文的時候,他們會更加留意這一方面的內容。
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細讀整篇文章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引領學生細讀整篇文章,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具體可以針對課文的主題、人物形象、情節(jié)等來提出問題。這樣既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又有利于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
仍以《祝?!返慕虒W為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提出以下問題:
1. 《祝福》這篇小說的主題是什么?祥林嫂的遭遇是如何展現(xiàn)這一主題的?
2. 祥林嫂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她在故事中有哪些變化?變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3. 小說中的“魯鎮(zhèn)”有何特別之處?這一地點在祥林嫂的人生歷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 祥林嫂在故事中陷入了哪些困境?她分別是如何應對的?最后,她有沒有走出困境?
5. 小說中的其他人物,如魯四老爺、柳媽等,對祥林嫂的命運有何影響?請結合課文的內容作具體的分析。
6. 祥林嫂最終走向了死亡的深淵,誰是殺害她的兇手?她周圍的哪些人對其人生軌跡產(chǎn)生了影響?
7. 《祝?!芬晃挠心男┨攸c?你從中學到了哪些寫作的技巧?
我們提出這些問題,意在引導學生細讀《祝?!?,讓他們在細讀課文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小說的內涵,把握小說的主題。
三、引導學生反復細讀整篇文章
在教學中,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反復細讀整篇文章,走向文本的深處。
還是以《祝?!返慕虒W為例。我們可以讓學生按照以下步驟多次細讀這篇課文:
第一次細讀文本:細讀《祝?!?,把握故事的大致情節(jié),分清其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關注文章的標題和首尾段,思考祥林嫂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社會環(huán)境;初步了解祥林嫂的性格特點和她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她與其他人物形象之間的關系。
第二次細讀文本:注意文章中的細節(jié),如人物的外貌、語言等,探究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內心世界的;同時,留意魯迅先生獨特的文風。
第三次細讀文本:深入挖掘《祝福》的主題;結合時代背景,思考小說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和人性的弱點;探討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存在的意義;此外,關注小說的敘事結構,分析其是如何為表現(xiàn)小說的主題服務的。
通過反復細讀小說,學生會逐漸加深對《祝?!返睦斫?。隨后,我們可以組織他們開展討論活動,交流一下心得體會,并要求他們寫一篇讀后感。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以上三種方法引導學生細讀文本,在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的同時幫助其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培養(yǎng)其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