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懷揣著一顆溫良的心從歷史中走來,從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到如今吉祥物陪伴斐濟代表團走完全場,那生生不息的、熾熱的、跳動著的是流淌于中華民族骨子里的溫良。
溫良是一種力量,是內(nèi)斂而又散發(fā)著溫暖的力量;溫良是一種同情,是不忍心看他人孤立無援的同情;溫良更是一種中華民族獨有的溫柔與善良相統(tǒng)一的品質(zhì)。
我們堅持溫良,或許是千年文化賡續(xù)的結(jié)果。古語有云:“上善若水?!笨鬃拥摹叭省?,墨子的“兼愛”,孟子的“達則兼濟天下”……這些千年文化思想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而是愈加歷久彌新,被時代賦予了新的色彩。目前,中國是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次數(shù)最多的國家,再到提出“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將這些寶貴的思想財富帶上世界的舞臺。這些行為和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如同涓涓細流般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
我們堅持溫良,或許是因為我們曾經(jīng)弱小?;叵肫饛那澳嵌吻弁纯嗟臍q月,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染上一份沉重的情緒。當(dāng)我們看到成都大運會上男子10000米田徑比賽,印度選手即使是最后一名卻堅持完成比賽時,我們也許會想起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那位一腔孤勇、獨自征戰(zhàn)的中國選手劉長春,所以我們能夠體會到那份心酸;當(dāng)我們看到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敘利亞與斐濟代表團出場,我們也許會想起我們也曾身處戰(zhàn)亂、風(fēng)雨飄零。祖國強大后,我們用最廣闊的胸襟去擁抱那些需要幫助的國家,發(fā)揚中國人的溫良,給予他們愛與關(guān)懷。
中國人之所以有溫良的力量,與我們生活在一種仁義禮的人情社會中有關(guān)。中國人的溫良由心而生,正是這樣一種人性與心靈的碰撞迸發(fā)出對人類的大愛,而這些都源自五千年來的歷史碎片,從而有了這樣一份真摯動人的品質(zhì)。莫言曾說:“這地方有母親生你時流出的血,這地方埋葬著你的祖先,這地方是你的血地”,正是這“血地”鑄就了我們的溫良。
中國歷史用繁榮與屈辱哺育我們骨子里的溫良,而溫良又將攜手國人續(xù)寫更美好的中國歷史。溫良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充滿和諧的中國社會,更是一個和平發(fā)展的世界。讓我們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是溫良。
(指導(dǎo)教師:李璐琳/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