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閱讀是閱讀教學的新形式,指在有限時間內,由教師引領學生圍繞議題,有目的、有選擇地閱讀賞析多篇有關聯(lián)的文章,讓學生在對比、分析、思考、歸納中獲得更高品質的閱讀體驗。作為河南省多文本閱讀實踐基地,洛陽市伊禾小學依托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主編的《多文本閱讀語文經典讀本》,立足實際開展多文本閱讀語文經典讀本與統(tǒng)編教材高效整合的課堂教學實踐,由此發(fā)現(xiàn)教學議題的精巧設置和恰到好處的組文是高效閱讀教學的關鍵。
一、巧設議題,激發(fā)學生閱讀探究興趣
1.聚焦語言特色,巧設議題
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課文語言表達特色巧設議題,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例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咕咚》,體會擬聲詞的用法是該節(jié)課的素養(yǎng)目標,我設置了“童話中的擬聲詞”議題,精選擬聲詞豐富的童話《不用嗓子的歌手》《獅子和狐貍》,讓學生聚焦擬聲詞,通過“聽聲音—找擬聲詞—進行動物表演—為動物配音”的方法感受有趣的畫面。學生興致盎然,下課后還意猶未盡。
2.聚焦寫法特點,精設議題
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中,單元語文要素是語文訓練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學習內容和學習習慣。關注文章的寫法特點,精準設置議題進行多文本閱讀教學,能達到舉一反三、強化訓練的目的。例如,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單元語文要素是關于小說的,小說的三要素包括人物、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其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于是,我以“環(huán)境描寫的妙用”為議題,組合課文《橋》和《多文本閱讀語文經典讀本》中的《兩個擔架工》《點燃一個冬天》這三篇小說,聚焦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通過“找—讀—品—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理解環(huán)境描寫通常具有為下文作鋪墊、交代故事背景、渲染環(huán)境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等作用。以議題為中心設置課堂框架,能讓學生在感知文字的基礎上發(fā)展對比、分析、判斷等高階思維能力,深刻體驗到“閱讀原來可以這么多元”。
3.聚焦同一事物、人物,妙選議題
將同一事物或同一人物作為議題進行組文,會讓事物特點更豐富、人物形象更飽滿。例如,月亮是作家筆下常見的意象,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在教學中設置了“明月寄情”議題,選取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和《多文本閱讀語文經典讀本》中的《月夜》《子夜吳歌·秋歌》,讓學生在“讀詩—釋詩—解詩”的過程中關注詩句注釋、關注詩歌背景、關注詩人情感,領略同一輪明月在不同作者筆下代表的不同情感。
4.聚焦同一作家作品,構建語言賞析體系
在多文本閱讀教學中,組文同一作家的多篇文章,解讀其語言風格和寫作特點,巧設議題,精準定位,能夠為學生建構起完善的語言賞析體系。例如,“跟著冰心學寫詩”“老舍先生的幽默”“跟著魯迅學表達”這類議題的設立目標非常清晰,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品讀來建構自身語言賞析體系。
5.聚焦人文主題,拓展延伸
例如,教學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小說單元,在解讀人物形象和感受人物品格時我設計了“困境中人性的光輝”議題,鎖定困境,凸顯人物的精神品格。然后,圍繞議題組文課文《橋》《窮人》和《多文本閱讀語文經典讀本》中的《兩個擔架工》三篇文章,通過分析比較人物面臨的困境,感嘆主人公所做的選擇。正是因為處境的艱難,老支書、桑娜、擔架工的選擇才更顯可貴。
二、多元組文,彰顯教師多文本閱讀教學之智
1.依“本”組文有規(guī)律
組文的選擇首先參考《多文本閱讀語文經典讀本》,該讀本與統(tǒng)編教材編寫意圖相契合,單元主題和語文要素相一致,是多文本閱讀教學的重要讀本。它選材廣泛,精選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力求經典性、審美性、多元性并重;它內容新穎,緊跟時代脈搏,精心挑選文章;它編排巧妙,雙線組元并有梯度地合理安排每一組文章。當然,教師也可自主開發(fā),任何符合議題范圍的文章均可選用。
2.形式多樣妙組合
常規(guī)組文一般是教材內一篇帶課外拓展兩篇或三篇,課堂上師生進行學法遷移,重點交流課外拓展的部分。但巧妙的創(chuàng)意組文更能彰顯教師的教育智慧。從文本內容呈現(xiàn)方式上看,所選文本可以是連續(xù)性文本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也可以是混合文本閱讀。從文本范圍上看,可以跨學科創(chuàng)新組文。例如,六年級語文課文《長征》可以和五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九課“紅軍不怕遠征難”及音樂劇《十送紅軍》組合,圍繞“偉大的長征精神”議題,多角度了解紅軍長征的歷史。從文本來源上看,可以溯源式組文。例如,五年級語文課文《兩莖燈草》表現(xiàn)了嚴監(jiān)生因兩莖燈草不肯咽氣,因此可圍繞“吝嗇”議題組文《儒林外史》中關于嚴監(jiān)生家境的文段,在強烈的對比下,嚴監(jiān)生的人物特點更加鮮明??傊?,組文形式可以多樣化,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3.突出議題有妙方
圍繞所選議題,或求同(找出不同文本的共同點):例如,圍繞“溫暖的愛”議題,組文《奇怪的雨傘》《給我一個承諾》《小奇傻不傻》,從愛的傳承、愛的接力、愛的行動三個層面展開,感受不同文本所展現(xiàn)的“愛的溫暖”?;虮犬悾ㄕ页鱿嗨莆谋镜牟町悾豪纾瑖@“多面松鼠”議題,組文布封所著五年級說明文《松鼠》、平實性說明文《松鼠》以及記敘文《我家的松鼠》,感受不同文體的語言特點和同一文體不同語言風格的特點?;蛘希何谋舅鶖⑹龅氖聦嵒蛴懻摰膯栴}是相同的,但材料角度不同,需要讀者“拼裝取舍”。
綜上,在多文本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立足大語文觀,基于統(tǒng)編教材與《多文本閱讀語文經典讀本》的聯(lián)結點,巧設議題妙組文,精心設計教學,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文本對話中引導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最終提升自身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專項課題“‘多文本閱讀語文經典讀本’與統(tǒng)編教材高效整合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dwbyd220103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