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篩選對西花薊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防控效果顯著且對巴氏新小綏螨(Neoseiulusbarkeri) 安全的殺蟲劑,為聯(lián)合使用殺蟲劑和捕食螨防控西花薊馬提供參考?!痉椒ā糠謩e使用60 g/L 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苦參堿、25% 噻蟲嗪水分散粒劑、5% 阿維菌素和70% 吡蟲啉共5 種常用殺蟲劑浸漬過的菜豆豆莢飼喂西花薊馬,48 h 后測定其對西花薊馬成蟲的防控效果;將巴氏新小綏螨放入噴灑過藥劑的捕食螨飼養(yǎng)麥麩中,48 h 后測定其對巴氏新小綏螨的安全性?!窘Y果】這5 種殺蟲劑對西花薊馬的蟲口減退率分別為97.78%、 95.00%、 92.22%、 88.89% 和59.56%,防控效果依次為97.52%、 94.43%、 91.34%、 87.43% 和55.42%,乙基多殺菌素、苦參堿和噻蟲嗪對西花薊馬的防控效果較好。與清水對照組相比,苦參堿、噻蟲嗪、乙基多殺菌素、吡蟲啉和阿維菌素對巴氏新小綏螨的蟲口減退率分別為11.37%、9.71%、9.15%、8.04% 和4.70%,其中,阿維菌素對巴氏新小綏螨蟲口數(shù)量的影響最小,安全性最高。【結論】單獨使用時,乙基多殺菌素、苦參堿和噻蟲嗪可作為生產(chǎn)中防控西花薊馬的推薦藥劑;與天敵組合使用時,阿維菌素與巴氏新小綏螨聯(lián)合使用能夠充分發(fā)揮殺蟲劑的藥效和捕食螨的捕食作用,乙基多殺菌素和噻蟲嗪則應在捕食螨充分定殖后使用。
關鍵詞: 西花薊馬;殺蟲劑;巴氏新小綏螨;防治效果;安全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 S433.8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4–390X (2024) 04?0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