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大早,江蘇省啟東市92歲的新四軍老戰(zhàn)士顧選文照例將與他相伴77年的軍號擦得錚錚發(fā)亮,向來訪者娓娓道來他與軍號的不解之緣。
1932年3月8日,顧選文出生在啟東一個貧農之家。那時的啟東沿海地區(qū),還是一片剛剛圍墾起來的鹽堿地。為了生存,父親起早摸黑幫富裕人家干活,一個姐姐也送給了人家。母親除了干一些農活外,就牽著哥哥,背著小選文外出討飯,但屋漏偏遭連夜雨,母親在饑寒交迫中病故,家中日子過得更加艱辛。1945年2月,還不滿13歲的顧選文找到了新四軍蘇中軍區(qū)第九分區(qū)的東南警衛(wèi)團要求參軍。團長曹持衡看著又瘦又黑還沒有槍高的顧選文說:“你太小了,不能收你哩?!鳖欉x文哭著說:“我會長大的,明年我就能長高了。”曹團長看著堅毅剛強又透著俏皮勁的他,摸了摸他的頭同意了。從此,東南警衛(wèi)團多了一個智勇雙全的“小黑”。
瘦小機靈、四處討飯地形熟的顧選文成了團里的偵察員。兩年多時間里,他完成了數(shù)十次偵察任務。隨著戰(zhàn)斗規(guī)模的增大,團里急需一批號兵。于是曹團長又點名讓他去學習吹號。經過在蘇中公學半年多頂風冒雪地刻苦訓練,幾十種號譜爛熟于心,他終于提前畢業(yè)回到了團里。在戰(zhàn)斗中,司號員的處境是比較危險的,常常成為敵人射擊的主要目標。在攻打惠和鎮(zhèn)據點時,他正準備站著吹沖鋒號時,一下被連長拉了下來,這時他的帽子上瞬間被打了一個洞。還有一次,敵人的子彈從他的腰側穿過,正好被別在腰間的軍號擋了一下,只受了點皮外傷。因為這個緣故,讓顧選文更加熱愛這把軍號了。
最讓顧選文忘不了的一次吹沖鋒號是在渡江戰(zhàn)役中。他的沖鋒號經久不息,洪亮的聲音久久地回蕩在江面上,一船接著一船的部隊飛速沖向對岸。
1952年9月12日,顧選文隨志愿軍二十四軍入朝參戰(zhàn)。他隨部隊完成了元山地區(qū)東海岸的防御任務后,又參加了1953年夏季反擊戰(zhàn)和金城戰(zhàn)役。1955年5月部隊回國后,顧選文奉命退役。團首長特批他帶著跟隨他8年的軍號一起返鄉(xiāng)。
回到地方后,顧選文覺得,在戰(zhàn)爭年代需要前仆后繼的沖鋒精神,在和平建設時期還要有砥礪前行的沖鋒勁頭。近70年來,他帶著軍號講傳統(tǒng),江海大地四處有鐵軍老兵的足跡,也響徹了軍號的聲音。在每次演講結束時,他都要激情滿懷地吹起沖鋒號。近年來,他的超千場報告,讓數(shù)十萬人受教。他自己的4個兒子也在他的軍號聲中走進部隊,成為國防建設的骨干。
顧選文動情的講述深深打動了來訪者。分別之時,顧老還是老習慣,拿起軍號,挺直腰桿,為他們吹響了沖鋒號。
(責任編輯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