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煩,是一種難得的素養(yǎng)。個人修為、愛好、事業(yè),要往高處走,都需要靜心沉潛,踏實而行。
平凡的小日子要想過出滋味來,也需要耐煩。生活就是一件事接著一件事,一個麻煩疊著一個麻煩。面對生活中的瑣事與困難,不耐煩是人的本能,耐煩則是一種能力。
耐煩,是一種做人的智慧。耐煩的“耐”,不是被動應(yīng)對,而是主動選擇、勇于擔當。
所謂“耐得千事煩,收得一心清”。耐煩的人能夠掌控雜念,消融煩惱,保持溫和平靜;也能包容人世紛擾,鍥而不舍,堅忍不拔。
耐煩,還是一種心境的平和和崇高。萬里之行,得一步一步走;鴻篇巨制,須一字一字寫;長卷畫幅,必一筆一筆描;家常日子,亦要一針一線,一飲一啄,認真不敷衍。這一步步、一字字、一筆筆、一日日的平和堅持,便是耐煩。具體在行動上,是務(wù)實肯干,勤勉不惰;是沉潛努力,百折不撓。
作家沈從文就是個很耐煩的人。他的每部作品都會反復(fù)修改,少則四五遍,多則十幾遍。一部八九萬字的《邊城》,他寫了半年多,平均每天三四百字,精雕細刻,一絲不茍。他當老師,批改學生的文章認真細致,寫下的建議和修改意見有時比原作還多。他做報紙編輯,改稿編稿,反復(fù)斟酌,從不敷衍。正是憑著耐煩的功夫,他從一個小學畢業(yè)生,一路走到大學名師、文物界權(quán)威、世界級著名作家。他說:“我不希望比誰聰明,只希望自己比別人勤快一點,耐煩一點。”
耐得小煩,可成小事;耐得大煩,能成大事。人生無處不磨煉,耐得住煩是晴天。讓我們認認真真耐煩吧,在萬事耐煩中歷練自己,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