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2月,江西省委一號文件——《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jīng)驗有力有效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發(fā)布,提出要提升設施農業(yè)發(fā)展水平,統(tǒng)籌發(fā)展一批柑橘、茶葉、葡萄等設施種植產(chǎn)區(qū)。這也是在歷年江西省委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及設施葡萄產(chǎn)業(yè)。由此說明,鮮食葡萄作為兼具商品價值及休閑觀光價值的種植品種,在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市場潛力;而提升設施農業(yè)發(fā)展水平,不僅是提升農業(yè)效率和綜合效益的要求,更是助推農業(yè)基礎設施現(xiàn)代化邁上新臺階的重要舉措。在葡萄即將采摘之際,本刊記者采訪了江西省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周堅,請他為廣大讀者介紹設施葡萄栽培的技術要點。
記者:周老師,您好!在2024年江西省委一號文件中,設施葡萄栽培首次被寫入其中,這表明設施葡萄栽培在江西是一項兼具觀賞價值和綜合效益的設施農業(yè)產(chǎn)業(yè)。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江西設施葡萄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情況。
周堅:江西地處我國南方地區(qū),降水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適宜水果生長。目前,果樹種植是江西種植業(yè)中僅次于水稻、蔬菜的大宗產(chǎn)業(yè),擁有近1400個品種、品系和類型,果業(yè)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型產(chǎn)業(yè)。近年來,江西葡萄種植業(yè)蓬勃發(fā)展,葡萄種植面積占全省水果種植總面積的比例得到了大幅提升。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2022年江西省葡萄種植面積約14.07萬畝,總產(chǎn)量達11.58萬噸。目前,新余、南昌、吉安、萍鄉(xiāng)、鷹潭等地的葡萄種植水平較高,且已形成規(guī)?;N植。值得一提的是,吉安的葡萄種植面積占江西省葡萄種植面積的1/3以上,位居全省之首。
記者:葡萄栽培設施分別有哪些?江西主要使用的是哪種?
周堅:葡萄栽培設施主要有露地栽培設施和避雨栽培設施兩種。其中,露地栽培設施有竹木棚架和水泥柱棚架,避雨栽培設施則有簡易避雨棚架、單棟避雨大棚架、連棟避雨大棚架等。
由于江西在鮮食葡萄生長季往往遭遇頻繁降雨天氣,過多的降雨量會增加鮮食葡萄病蟲害的發(fā)生,加之在鮮食葡萄果實生長階段,高溫、高濕環(huán)境會提高葡萄病害的發(fā)生概率,使葡萄品質無法得到保障。為了降低雨水及高溫對葡萄品質的影響,在江西栽培葡萄一般會使用避雨栽培設施。
記者:請您具體介紹一下在江西使用較為廣泛的避雨栽培設施。
周堅:(1)簡易避雨棚架:該棚架主體結構以水泥柱、熱鍍鋅絞線、鋁包鋼絲、熱鍍鋅鋼管、竹片等為材料,立柱(斜拉立柱)用邊長8~10厘米的水泥柱,橫(縱)向骨架用直徑5~8毫8OPWY+kbu/FRasCh6Lv3yg==米的熱鍍鋅絞線、直徑3毫米的鋁包鋼絲,棚弓用竹片捆扎形成整體結構。該類型棚架在生產(chǎn)過程中,主要有“T”型小拱棚架、“V”型小拱棚架和“飛鳥”型小拱棚架三種。這類棚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但棚架承壓性能差、種植密度較高、機械化操作有難度。在江西,小規(guī)模葡萄種植戶主要采用該類型棚架。
(2)單棟避雨大棚架:該棚架主體結構以水泥柱、熱鍍鋅鋼管、鋁包鋼絲等為材料,利用鋼架大棚為避雨設施,大棚寬6~8米,大棚頂高2.5~3.0米,大棚肩高1.5~1.8米,葡萄生長架用邊長8~10厘米的水泥柱立柱(斜拉立柱)、直徑3毫米的鋁包鋼絲、熱鍍鋅鋼管捆扎形成整體結構。該類型棚架在生產(chǎn)過程中,主要有“高寬垂架”種植大棚架、雙“十”字“V”型種植大棚架、“飛鳥”型種植大棚架三種。這類棚架造價適中,維修人工費用少,種植密度大,機械化操作難度大。目前,該類型大棚架普遍是利用已有大棚或已有種植方式改造而成的。
(3)連棟避雨大棚架:該棚架主體結構以水泥柱(熱鍍鋅方管)、熱鍍鋅鋼管、鋁包鋼絲等為材料,利用鋼架大棚為避雨設施,大棚寬6~8米,大棚頂高3.2~3.5米,大棚肩高1.8~2.0米,葡萄生長架用邊長8~10厘米的水泥柱立柱(斜拉立柱)、直徑3毫米的鋁包鋼絲、熱鍍鋅鋼管捆扎形成整體結構。該類型棚架在生產(chǎn)過程中,主要有“飛鳥”型種植簡易大棚架、“平網(wǎng)”型種植簡易大棚架、標準連棟大棚架三種。這類棚架內部空間大,通風性能好,土地利用率高,便于機械化操作。同時,連棟大棚架強度高,可有效抵御風雪等自然災害,但也存在一次性投資較大、回收周期長的缺點。
記者:葡萄病蟲害對葡萄的生長發(fā)育、產(chǎn)量、品質等具有較大影響。請您介紹一下葡萄的病蟲害種類主要有哪些?
周堅:在鮮食葡萄種植過程中,危害葡萄的主要蟲害有薊馬、金龜子、斑衣蠟蟬、盲蝽象、葡萄小葉蟬、葡萄癭螨;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黑痘病和炭疽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葡萄落葉后要去除患有病蟲害的枝條,用石硫合劑徹底清園,以有效降低來年葡萄園病蟲害基數(shù)。生長季則利用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對病蟲害防患于未然。此外,還可以利用農藝措施來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如合理修剪,改善果園通透性;合理控制樹勢,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記者: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葡萄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周堅:葡萄病蟲害種類繁多,發(fā)生規(guī)律復雜,這給防治工作帶來了較大困難?!邦A防為主,綜合防治”是葡萄病蟲害防治的基本原則。在江西,葡萄病蟲害防治措施主要有化學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和綠色防控措施。此外,搭建了避雨栽培設施的葡萄園,有效防御了導致葡萄多數(shù)病害發(fā)生的“罪魁禍首”——雨水,使化學防治次數(shù)減少,再采用綠色防控措施,不僅可以提高葡萄品質,還可以延長葡萄采摘期。
(1)化學防治措施:應用化學農藥控制病蟲害發(fā)生,仍然是目前防治葡萄病蟲害的主要手段。盡管化學農藥存在污染環(huán)境、殺傷天敵等問題,但它具有見效快、效果好、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目前常用的噴藥設備主要有背負式噴藥機、擔架式噴藥機、移動式噴藥機。
(2)物理防治措施:利用葡萄生長期的病菌、害蟲對溫度、光譜、聲響等的特異性反應和耐受能力,殺死或驅避有害生物,目前主要采用滅蟲燈、防蟲(鳥)網(wǎng)、粘蟲板等。其中,殺蟲燈具有誘殺范圍大、誘蟲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的特點。防蟲(鳥)網(wǎng)具有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3)綠色防控措施:采取生態(tài)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等環(huán)境友好型措施控制葡萄病蟲害的植物保護措施,主要包括電生功能水、空間靜電場、覆膜防草三種方式。其中,電生功能水在促進葡萄的生長發(fā)育、消滅病害、降解農藥殘留等方面效果顯著,具有成本低、殺菌快、無殘留等特點。空間靜電場技術可以促進葡萄光合作用,提高葡萄品質,除霧防病,預防缺素癥,并能起到空氣氮肥化的作用。覆膜防草技術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增溫保溫效果和生態(tài)效益。被覆蓋的葡萄表現(xiàn)出根系發(fā)達、植株生長健壯、病蟲害發(fā)生少等特點。
記者:據(jù)了解,江西栽培的葡萄品種主要是歐亞品種。歐亞品種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漬。請問,設施葡萄栽培采用的節(jié)水灌溉設施有哪些?
周堅:葡萄雖然是耐旱性果樹,但是生長期要保持70%~80%的土壤水分含量,而為了生產(chǎn)高品質的果品,在葡萄硬核期以后又要保持40%~50%的土壤水分含量,以促進葡萄著色和提高糖度。目前,葡萄栽培采用的節(jié)水灌溉設施主要有以下三種:
(1)噴灌:它是在人工加壓的情況下,通過管道和噴頭形成人工降雨的方式,給葡萄植株提供水分。噴灌可節(jié)約用水30%左右。但噴灌時如水分揮發(fā)較多、噴灑分布不均,則易使葡萄園小氣候濕度過大。目前,噴灌在南昌、新余等平網(wǎng)式葡萄大棚種植中應用較多。
(2)滴灌:在葡萄園架面上或地表面設置滴灌管道,在每株葡萄根系上方設置滴頭,通過滴水方式將水分慢慢滲入土壤之中。滴灌可減少水分徑流損失,節(jié)約用水50%以上。滴灌還可與計算機技術結合,實現(xiàn)自動調控。該方式節(jié)水省工,水的利用率高,雖然噴頭易堵塞,但造價低于噴灌,因此它是江西設施葡萄種植常用的一種灌溉方式。
(3)膜下滴灌:它是一種結合滴灌技術和覆膜技術優(yōu)點的新型節(jié)水技術,具有減少水分損耗、促進葡萄生長、抑制雜草生長、減少病害發(fā)生等優(yōu)點,且應用膜下滴灌節(jié)水效果顯著。
記者:生產(chǎn)優(yōu)質的葡萄離不開肥料,請問設施葡萄栽培的施肥技巧有哪些?
周堅:葡萄的施肥技術要點主要在施基肥和施追肥兩方面?;手饕谇锛酒咸巡烧笫┯?,以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的磷肥、鉀肥和中微量元素肥。追肥則根據(jù)葡萄的生長階段和需求,在萌芽前、開花前、開花后、漿果著色初期等時期進行,比如葡萄新枝伸長期對氮肥需求多,花期到坐果則對硼肥、鈣肥需求較多,果實膨大期需施用平衡肥,轉色期則需增施磷肥、鉀肥??傊?,通過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葡萄的產(chǎn)量和品質,同時也有助于維持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結構。
記者:據(jù)了解,葡萄產(chǎn)業(yè)以栽培鮮食葡萄品種為主,采摘季節(jié)性強,果實貨架期短,銷售期集中,易形成階段性的銷售競爭。為此,江西省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聯(lián)合宜春學院、新余市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園管理委員會開始推廣應用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該項技術。
周堅:為了避免江西省鮮食葡萄集中上市造成上述問題,我們根據(jù)南方鮮食葡萄栽培的特點,研究形成了適宜江西的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以達到葡萄促早熟的目標,實現(xiàn)早、中、晚熟合理栽培。該技術集成了葡萄促早栽培農藝技術、葡萄種植大棚多層保溫系統(tǒng)設計與灌溉、水肥一體化與精準施肥智能管理、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四個方面,使葡萄提早萌芽、提早開花、提早結果,最終實現(xiàn)提前20~30天成熟。其技術要點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葡萄促早熟栽培農藝技術。在品種選擇方面,根據(jù)葡萄的生長特性和適應性,應選擇耐低溫、根系發(fā)達、光合作用能力強的品種,其中早熟品種以夏黑、紅富士、醉金香為優(yōu)選。在栽培農藝方面,從葡萄冬季整形修剪時開始,做好土肥水管理,對病蟲害進行防控。在促早熟過程中,主要要做好破除葡萄休眠和抹除葡萄新梢的抹芽及摘芯工作。
第二,葡萄種植大棚多層保溫系統(tǒng)設計與灌溉。從12月中下旬開始,對促早熟葡萄品種閉棚加溫,確保棚內溫度升至15~20℃。在天氣晴朗時適時開棚通風,做好土壤溫度和濕度的監(jiān)測工作,升溫時土壤溫度要達到10~15℃、濕度要達到80%以上,確保根系開始吸收養(yǎng)分。
第三,水肥一體化與精準施肥智能管理。葡萄在促早熟過程中,通過灌溉設施做好水肥一體化與精準施肥工作,以確保葡萄園的肥力充足。
第四,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由于葡萄在促早熟過程中,各種病蟲害也會相應多發(fā),合理地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不僅能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還能提升葡萄的生理機能,從而提高葡萄品質和產(chǎn)量。
記者:目前,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的提質增效情況如何?
周堅:2016年,我們在新余市細牙葡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建成葡萄促早栽培技術核心示范基地80畝,之后在新余市進行了大范圍的推廣,推廣面積達2000畝。
從目前推廣情況來看,葡萄促早熟栽培技術可使葡萄提前20~30天成熟,市場銷售價格也比正常上市的葡萄高10元/公斤,以每畝葡萄園產(chǎn)量1500公斤計,畝增產(chǎn)值可達1.5萬元,而促早大棚的塑料薄膜、破除休眠及管理成本總計才5000元左右,因此每畝可實現(xiàn)增收1萬元左右。
記者:在設施葡萄栽培的推廣過程中,您認為存在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周堅:第一,種植技術落后,新技術推廣難度大。很多種植戶因長期分散經(jīng)營形成的固有觀念,以及對市場缺乏正確的認識,因而對經(jīng)過實踐的新型高效技術接受度較低,新技術推廣難度大。為此,我們應該以各地葡萄種植龍頭企業(yè)為中心,建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加強技術共享,方便技術服務及推廣,降低種植風險,增強市場競爭力。
第二,設施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很多葡萄種植基地缺乏完善的配套技術,導致設施栽培效率低。為此,我們應該推廣先進的栽培設施,淘汰落后的栽培設施。目前,我們比較了江西主要的栽培設施,認為棚架式的連棟拱頂大棚具有更好的通風透光性能,能夠有效減少病蟲害發(fā)生,并能靈活地進行果穗及樹體修剪,方便機械化操作,適合大面積推廣。
第三,設施栽培體系不健全。目前,江西葡萄設施栽培面積較大,但大部分種植戶的抗風險能力差,收益不穩(wěn),生產(chǎn)效率整體不高。為此,我們應該以葡萄栽培設施為載體,結合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補光系統(tǒng)等來實現(xiàn)對設施內溫、光、水、肥的精準調控,進一步使葡萄生產(chǎn)優(yōu)質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