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生活就是如此,有一些細(xì)微之處變了,但總會留下些什么。
——題記
兒時翻閱繪本,可愛的小鳥在枝頭唱歌,身上是金燦燦的黃色,與旁邊的太陽是一樣的。畫中鳥兒的家在樹上,而太陽藏在樹后面,就像也住在樹上,所以太陽和小鳥是一家的,我理所當(dāng)然地這樣認(rèn)為。這也許是童年的我對大自然的第一個認(rèn)識。
于是,那時的我常常疑惑,抬頭看到的太陽是那么耀眼,有點兒像是黃色,可又不太像。太陽離地面好遠(yuǎn)啊,怎么不住在樹上呢?陽光照在我的身上,留下小小的影子,我便追著影子跑,玩踩影子的游戲。后來到了夏天,我才漸漸覺得,太陽就該在天上,不然,掉在地上不得把樹木給烤焦呀!
可是空中的小鳥又讓我不明白了,為什么它不像書中那樣,是黃色的呢?兒時,住在城市里,常常見到的只有嘰嘰喳喳的麻雀?;液稚挠鹈瓷先ヅK兮兮的,我只要走過去,它們便會撲棱著翅膀飛走,長得沒有書中的小鳥那么可愛可親。我那時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只是很喜歡看它們落在地上,然后我故意跑過去,它們便四散而飛。這空中飛翔的活物,總令我感到稀罕。
不知怎的,童年的我對鳥兒頗為親近,尤其是這些看上去灰撲撲的麻雀。
我并不覺得它們吵,夾雜在路人熙熙攘攘的吵鬧聲中,它們的叫聲倒是分外悅耳,如同在沙漠中遇見一道河流,看到它們,我的心情莫名愉快起來。因為我知道,這才是自然該有的聲音、該有的樣子,這才是生命的呼喚。這聲音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讓我覺得這個世界是鮮活的,鳥兒是有靈性的。
影子慢慢變長了,我不再玩踩影子游戲,也不再追趕麻雀。有人說,當(dāng)一個人不再親近自然,說明他失去了童趣,無法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或許吧!尼采說:“誰靜臥草地或幽谷,側(cè)耳傾聽,必能領(lǐng)悟天地間萬物的奧秘。”我想每一個孩子,都是大自然的使者,都能聽到大自然的呼喚。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突然懂了時間流逝的憂愁,便在當(dāng)下不斷地回憶過去,回憶童年的時光?;厮萃曜屛矣窒肫鹆寺槿浮F婀?,奇怪,麻雀呢?好像好幾年不曾在城市里見過了,它們?nèi)チ四睦铮拷值郎衔跷跞寥?,鳴笛聲此起彼伏,城市愈加喧囂了。
坐車回到老家,那里有清新的空氣、涌動的麥田。風(fēng)清氣朗,白云掛在長空,真美。耳旁忽然響起嘰嘰喳喳的聲音,是麻雀!
你好啊,麻雀,好久不見。
倚著葡萄架,看著地上的影子,耳旁的麻雀叫聲不斷?!傲珠g松韻,時上泉聲,靜里聽來,識天地自然鳴佩;草際煙光,水心云影,閑中觀去,見乾坤最上文章。”麥浪翻滾,云彩堆積在天上,這才是自然該有的樣子啊!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學(xué)
指導(dǎo)老師 劉夢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