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善根際土壤環(huán)境以及促進棉花根系發(fā)育對棉花健康生長及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提高意義重大。為探究氮肥減量配施殼寡糖促進棉花根系生長及調(diào)節(jié)土壤酶活性的作用,以盆栽試驗和田間小區(qū)試驗為研究方法,設(shè)置了不施肥、常規(guī)施肥(施N 400 kg/hm2、P2O5 140 kg/hm2、K2O 130 kg/hm2)、常規(guī)減氮20%施肥、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聚合度2~6型殼寡糖450 g/hm2、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聚合度2~20型殼寡糖450 g/hm2等5個處理,研究了氮肥減量配施不同聚合度類型殼寡糖對棉花根系生長和根際土壤酶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除土壤過氧化氫酶外,2個配施殼寡糖的處理均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其中酶活性降幅最大的為土壤磷酸酶,常規(guī)減氮20%施肥配施聚合度2~6型殼寡糖處理和常規(guī)減氮20%施肥配施聚合度2~20型殼寡糖處理分別比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處理降低10.6%和5.5%。常規(guī)減氮20%施肥配施聚合度2~6型殼寡糖處理較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處理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了38.1%,而常規(guī)減氮20%施肥配施聚合度2~20型殼寡糖處理較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處理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降低了43.4%。并且施加聚合度2~6型、聚合度2~20型2種不同聚合度類型殼寡糖后,棉花根長較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處理分別增加64.2%、40.1%,根表面積較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處理增加74.8%、54.4%,根體積較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處理增加106.2%和73.2%。由此可見,聚合度2~6型殼寡糖對促進棉花根系生長效果要優(yōu)于聚合度2~20型殼寡糖。
關(guān)鍵詞:棉花;氮肥減量;配施;殼寡糖;根系生長;土壤酶活性
中圖分類號:S562;S14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7-2172(2024)08-0752-07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08.010
Effects of Nitrogen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
on the Root Growth and Rhizosphere Soil Enzyme Activity of Cottons
LI Jiancheng 1, 2, WU Weimo 1, 2, ZHAO Changwei 1, 2, TAN Yujie 1, DONG Lijun 1, 2, ZHI Jinhu 1, 2
(1. College of Agriculture,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China; 2. Southern Xinjiang Oasis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re, Alar Xinjiang 843300, China)
Abstract: Improving the rhizosphere soil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roo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cotton.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duced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on promoting cotton root growth and regulating soil enzyme activity, a pot experiment and field plot experiment were conducted. Five treatments were set, i.e., no fertilizer,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N 400 kg/ha, P2O5 140 kg/ha, K2O 130 kg/ha), 20% nitrogen reduction fertilization, 20% nitrogen reduction fertilization+450 g/ha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with a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f 2 to 6, and 20% nitrogen reduction fertilization+450 g/ha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with a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f 2 to 20.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n cotton root growth and rhizosphere soil enzyme activit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pt for soil catalase, the two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treatments reduced soil urease, sucrase, and phosphatase activities to varying degrees. The largest decrease was observed in soil phosphatase activity, with reductions of 10.6% and 5.5% compared to the 20% nitrogen reduction treatment, for the 2 to 6 and 2 to 20 degree polymerization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The 2 to 6 degreepoly merization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treatment increased soil nitrate nitrogen content by 38.1% compared to the 20% nitrogen reduction treatment, while the 2 to 20 degree polymerization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treatment decreased soil nitrate nitrogen content by 43.4%. Additionally, the 2 to 6 and 2 to 20 degreepoly merization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treatments increased cotton root length by 64.2% and 40.1%, root surface area by 74.8% and 54.4%, and root volume by 106.2% and 73.2%,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20% nitrogen reduction treatment.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with a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f 2 to 6 is more effective in promoting cotton root growth than that with a polymerization degree of 2 to 20.
Key words: Cotton; Nitrogen reduction; Combined application;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Root growth; Soil enzyme activity
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2023年新疆棉花的種植面積為236.93萬hm2,占全國種植面積的85%,產(chǎn)量高達511.2萬t,占全國總產(chǎn)的91%[1 ]。目前由于氮肥的不合理施用導致氮肥利用率過低,氮素大量淋溶損失,從而造成土壤環(huán)境的惡化[2 ],不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明確提出化肥減量增效,優(yōu)化施肥是當前工作的重點,難點以及未來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趨勢[3 ]。棉花根系是棉花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重要器官,根系土壤酶是促進作物吸收和養(yǎng)分利用的重要物質(zhì)[4 ],根系的生長狀況及土壤酶活性的高低能夠反映作物對根際土壤養(yǎng)分吸收和轉(zhuǎn)化能力。因此,改善根際土壤環(huán)境以及促進棉花根系發(fā)育對棉花健康生長及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殼寡糖是由殼聚糖經(jīng)過降解得到的產(chǎn)物,由β-1,4糖苷鍵形成的聚合度在2~20的低聚糖[5 ],它既是農(nóng)藥,也作為一種殺菌劑,并且還是一種糖類,施入土壤中能夠起到殺菌、供給微生物碳源等作用,會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動起到調(diào)節(jié)作用,微生物通過代謝活動,能夠產(chǎn)生土壤酶等物質(zhì)[6 ],分解土壤有機質(zhì)促進作物對養(yǎng)分的吸收及利用[7 ],可以調(diào)節(jié)土壤中酶活性,促進植株健康生長。
許多研究表明,殼寡糖具有促進植株生長[8 ],提高抗逆能力[9 ],防控作物病蟲害[10 ],以及能夠調(diào)節(jié)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的作用[6 ],如孫凱等[11 ]研究表明,殼寡糖能夠誘導苧麻對苧麻夜蛾產(chǎn)生抗性,降低其蟲害;在煙草施加一定量的殼寡糖能夠促進煙草的生長[12 ];崔世宇[13 ]使用殼寡糖配施根際促生菌后,殼寡糖對棉花枯萎病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棉花地上部干重、主根長、根干重分別提高了192.72%、64.79%、176.66%,匡銀近等[14 ]用稀土配施殼寡糖處理大豆種子,顯著提高了根長,根干重,陳偉益[15 ]發(fā)現(xiàn)在山藥上施用殼寡糖后降低了土壤脲酶,磷酸酶,過氧化氫酶等酶活性。以上結(jié)果均表明合理配施殼寡糖具有減量增效的作用,但僅有少數(shù)學者研究了殼寡糖對作物根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響,在棉花上的應(yīng)用極為缺乏,因此本試驗以此為創(chuàng)新,利用殼寡糖作為一種核心添加物,研究氮肥減量配施殼寡糖對棉花根系生長及根際土壤酶活性的影響,以期為殼寡糖在棉花上的應(yīng)用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指示棉花品種為塔河2號陸地棉(由新疆塔里木河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選育并提供)。供試殼寡糖為聚合度2~6型殼寡糖(由大連中科格萊克生物有限公司生產(chǎn),分子量≤2 000,含量≥80%)、聚合度2~20型殼寡糖(由青島頌田生物有限公司生產(chǎn),分子量≤2 000,脫乙酰度≥90%,含量≥90%)。供試肥料為尿素(含N 46%,由阿克蘇華錦化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磷酸一銨(含N 11%、P2O5 47%,由甕福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硫酸鉀(含K2O 50%,由邦力達農(nóng)資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2 試驗方法
1.2.1 盆栽試驗 盆栽試驗的目的是評價殼寡糖對根系生長的影響且方便采集根系,其土壤基礎(chǔ)理化性質(zhì)為有機質(zhì)11.12 g/kg、全氮0.66 g/kg、全磷0.90 g/kg、全鉀21.95 g/kg、堿解氮47.74 mg/kg、有效磷37.94 mg/kg。盆栽試驗用盆規(guī)格為高40 cm、直徑30 cm。每盆裝土27 kg。于2023年5月1日播種,每盆種植4株棉花。
1.2.2 田間試驗 田間試驗的目的是評價大田生長條件下殼寡糖對棉花根際土壤酶活性的影響,耕層土壤基礎(chǔ)理化性質(zhì)為有機質(zhì)11.12 g/kg、全氮0.66 g/kg、全磷0.90 g/kg、全鉀21.95 g/kg、堿解氮47.74 mg/kg、有效磷37.94 mg/kg。田間試驗在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阿拉爾試驗站(新疆阿拉爾第一師十團)進行。小區(qū)面積54.72 m2(8.00 m×6.84 m)。于2023年4月14日按株行距65 cm×10 cm播種。
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均設(shè)5個處理,分別為處理T1,不施肥;處理T2,常規(guī)施肥,施N 400 kg/hm2、P2O5 140 kg/hm2、K2O 130 kg/hm2;處理T3,減氮20%施肥,常規(guī)施肥量的基礎(chǔ)上減施氮肥20%,即施N 320 kg/hm2、P2O5 140 kg/hm2、K2O 130 kg/hm2;處理T4,常規(guī)減氮20%施肥(施N 320 kg/hm2、P2O5 140 kg/hm2、K2O130 kg/hm2)+施聚合度2~6型殼寡糖450 g/hm2;處理T5,常規(guī)減氮20%施肥(施N 320 kg/hm2、P2O5 140 kg/hm2、K2O 130 kg/hm2)+施聚合度2~20型殼寡糖450 g/hm2。試驗均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均重復6次。
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相同處理施肥水平保持一致。棉花生育期間共灌水10次,灌水總量為 4 500 m3/hm2。肥料和殼寡糖均采用水肥一體化設(shè)施施用,共施8次。
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1.3.1 盆栽試驗棉花根系生長指標的測定 在花鈴期每盆選取棉花4株,采集根系裝入自封袋帶回實驗室用水沖洗根表面附著的土壤,使用LA-s植物根系掃描儀進行測量及分析棉花根長,根體積,根表面積,平均直徑等指標。
1.3.2 田間小區(qū)試驗根際土壤酶活性、土壤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的測定 在花鈴期,各小區(qū)選取長勢一致的棉花4株,挖出后抖落根系土壤裝入自封袋,低溫-20 ℃保存用于酶活性及土壤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的測定。
參照關(guān)松蔭[16 ]的方法測定脲酶(采用靛酚藍比色法)、磷酸酶(采用磷酸苯二鈉比色法)、過氧化氫酶(采用高錳酸鉀滴定法)、蔗糖酶(采用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硝態(tài)氮[17 ],采用靛酚藍比色法測定銨態(tài)氮[18 ]。
1.4 數(shù)據(jù)處理及分析
采用Excel 2021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運用SPSS 2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及方差分析[19 - 20 ],采用鄧肯式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采用Origin 2022軟件進行繪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棉花根系的影響
根系能夠反映植株對養(yǎng)分吸收和利用能力的大小,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施肥、灌水等因素,合理的施肥能夠促進根系的健康生長。由表1可知,各處理間根系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T1(CK)、T2、T3處理間根長差異不顯著,而T4處理和T5處理與其他處理相比,則明顯增加了棉花根長,其中T4處理根長最長,為301.02 cm/株,較T1(CK)增加88.3%;其次為T5處理;根長為256.79 cm/株,較T1(CK)增加60.6%;同時可看出,T4處理、T5處理分別比T3處理增加了64.2%、40.1%。各處理較T1(CK)根體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4處理與T1(CK)差異顯著,其余處理間差異均不顯著。T4處理根體積最大,為57.75 cm3/株,較T1(CK)增加134.6%;T5處理次之,為48.50 cm3/株,較T1(CK)增加97.0%。同時可看出,T4處理、T5處理的根體積分別較T3處理增加了106.3%、73.2%。棉花根表面積各處理間也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其中棉花根表面積以T4處理最大,為284.38 cm2/株,較T1(CK)增加86.7%;其次為T5處理,為251.17 cm2/株,較T1(CK)增加64.9%。T4處理、T5處理的棉花根表面積分別較T3處理增加了74.8%、54.4%。棉花根系平均直徑各處理間均差異不顯著,其中以T1(CK)最大,為1.93 mm;其余處理均較T1(CK)減小,減幅為2.1%~e2a9tT1rfnPh623oqanY9+RNprDWEthnQzxqeHCtV/A=14.5%。以上結(jié)果表明,施用殼寡糖的T4處理和T5處理對棉花根長、根體積、根表面積的增加具有不同程度促進作用,其對促進棉花根長增加的效果較為顯著。
2.2 不同處理對棉花根際土壤硝態(tài)氮和銨態(tài)氮的影響
土壤硝態(tài)氮和銨態(tài)氮是植株吸收土壤氮素的主要形態(tài),由圖1可知,各處理間銨態(tài)氮含量差異均不顯著,說明不同施肥處理下土壤銨態(tài)氮含量變化差異較小。而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處理間出現(xiàn)顯著差異,除T1(CK)外,各處理硝態(tài)氮含量均達到較高水平,其中T4處理硝態(tài)氮含量最高,較T3處理增加了38.1%;其次為T2處理;T5處理最低,較T3處理降低了43.4%,說明施加殼寡糖(聚合度2~6型)的T4處理能夠促進氮素向硝態(tài)氮形態(tài)的轉(zhuǎn)變,促進植株對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的吸收及利用,而施加殼寡糖(聚合度2~20型)的T5處理能夠降低土壤硝態(tài)氮的含量,說明該類型殼寡糖能夠抑制土壤中氮素向硝態(tài)氮形態(tài)的轉(zhuǎn)變。
2.3 不同處理對棉花根際土壤脲酶的影響
土壤脲酶主要參與土壤中氮素的轉(zhuǎn)化及植物對氮素吸收,脲酶活性的高低能夠反映土壤的供氮水平[21 ]。從圖2可知,脲酶的活性與氮素具有顯著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不同處理下,脲酶活性最高的為T2處理,顯著高于最低的T1(CK);其他施肥處理下土壤脲酶均不同程度高于T1(CK),施加殼寡糖的T4處理和T5處理較T3處理分別降低了9.9%、1.9%,說明施加殼寡糖的2個處理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脲酶的活性,從而能夠影響到植株對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2.4 不同處理對棉花根際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響
土壤蔗糖酶能夠分解蔗糖,提供能量和碳源以促進有機物的分解和轉(zhuǎn)化,影響土壤的酸堿性,因此是評價土壤肥力的一個重要指標[22 ]。從圖3可知,施加殼寡糖后的T4處理和T5處理相較于其他處理土壤蔗糖酶的活性變化沒有顯著差異,但各施肥處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均高于T1(CK)。相較于T3處理,T4處理和T5處理均有一定程度降低,降幅分別為3.0%、1.8%。由此可見,施加殼寡糖的T4處理和T5處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蔗糖酶的活性,這會影響到土壤中酸堿性和有機質(zhì)的變化,從而影響到土壤質(zhì)量及棉株對養(yǎng)分的吸收和利用情況。
2.5 不同處理對棉花根際土壤磷酸酶活性影響
土壤磷酸酶是一種水解酶,它參與土壤中有機磷和無機磷的轉(zhuǎn)化,可將其轉(zhuǎn)化為供作物吸收利用的磷酸鹽[23 ],土壤中的磷酸酶分為堿性和酸性磷酸酶,兩種類型的酶都能夠促進作物對磷酸鹽的吸收作用,從而具有間接調(diào)節(jié)植物生長的作用。從圖4可知,各施肥處理較T1(CK)相比,土壤磷酸酶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施加不同聚合度類型的殼寡糖的T4處理及T5處理較其他各處理相比均未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但在2種不同聚合度類型的殼寡糖處理下,土壤磷酸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降低,其中T4處理、T5處理分別比T3處理降低了10.6%、5.5%,因此2種施加殼寡糖的T4處理、T5處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引起土壤中有機磷和無機磷的變化,進而改變棉花對土壤中磷素的吸收和利用狀況。
2.6 不同處理對棉花根際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
土壤過氧化氫酶的主要作用為分解土壤中的氫過氧化物,從而促進土壤中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提高土壤的通氣性和水分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生長發(fā)育,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減少過氧化氫對細胞的毒害作用[24 ]。從圖5可知,T1(CK)的土壤過氧化氫酶含量均高于其余處理,說明施肥能夠降低土壤過氧化氫酶的活性。T4處理相較于其他施肥處理土壤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較T3處理降低了2.5%;而T5處理較T3處理相比能夠一定程度上增加過氧化氫酶的活性,較T3處理增加了3.7%,說明聚合度2~20型殼寡糖處理能夠減輕過氧化物對細胞的毒害作用。由此可見,2種不同類型殼寡的糖處理對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2.7 棉花根系指標間的相關(guān)性
由圖6可知,棉花根系指標根長、根體積、根表面積之間均存在極顯著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平均直徑與根長、根體積、根表面積之間無顯著相關(guān)關(guān)系。
2.8 棉花根際土壤酶活性與硝態(tài)氮,銨態(tài)氮的相關(guān)性
由圖7可知,土壤過氧化氫酶與根際土壤酶、氮素等各指標之間均存在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其中與硝態(tài)氮存在極顯著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除過氧化氫酶外,土壤氮素養(yǎng)分與根際土壤酶之間均存在一定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其中脲酶與蔗糖酶之間存在極顯著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
3 討論與結(jié)論
根系是影響到棉花健康生長和發(fā)育的重要營養(yǎng)器官,根系生長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棉花對養(yǎng)分吸收及利用的情況,胡蒙愛等[25 ]用芽孢桿菌和殼寡糖配施處理,研究了殼寡糖對黃瓜根系生長的促進作用,結(jié)果表明殼寡糖對其根長的生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顯著提高了根系平均直徑,根體積。毛小濤等[26 ]利用不同乙酰度的殼寡糖對馬家柚進行噴施處理,結(jié)果表明10%乙酰度的殼寡糖處理能夠顯著增加其幼苗的根長,根表面積及根干質(zhì)量。孫學花等[27 ]使用不同聚合度的殼寡糖拌種研究其對促進小麥發(fā)芽的作用,表明不同聚合度的殼寡糖對小麥的發(fā)芽及根系生長均具有促進作用,這與本試驗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大量研究表明殼寡糖具有生根促長的作用,但是針對殼寡糖在棉花上的應(yīng)用較少。本研究探究了殼寡糖對促進棉花根系生長的作用,結(jié)果表明殼寡糖對棉花根系及根際土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陳偉益等[15 ]研究表明在山藥上施加一定量的殼寡糖,能夠不同程度降低土壤脲酶,磷酸酶,過氧化氫酶活性,這與本研究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是,經(jīng)施加聚合度2~20型殼寡糖的處理后,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有所增加,原因可能由于不同聚合度類型的殼寡糖對各土壤酶活性的影響具有不同的差異。
試驗結(jié)果表明,除土壤過氧化氫酶外,聚合度2~6型和2~20型2種殼寡糖處理均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其中酶活性降幅最大的為土壤磷酸酶,減氮20%施肥并施加聚合度2~6型殼寡糖的處理(施N 320 kg/hm2、P2O5 140 kg/hm2、K2O 130 kg/hm2+施聚合度2~6型殼寡糖450 g/hm2)和減氮20%施肥并施加聚合度2~20型殼寡糖的處理(施N 320 kg/hm2、P2O5 140 kg/hm2、K2O 130 kg/hm2)+施聚合度2~20型殼寡糖450 g/hm2)分別比減氮20%施肥處理(施N 320 kg/hm2、P2O5 140 kg/hm2、K2O 130 kg/hm2)降低10.6%和5.5%。減氮20%施肥并施加聚合度 2~6型殼寡糖的處理和較減氮20%施肥處理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了38.1%,減氮20%施肥并施加聚合度2~20型殼寡糖的處理較減氮20%施肥處理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降低了43.4%。并且施加聚合度2~6型、聚合度2~20型2種不同聚合度類型殼寡糖后,棉花根長較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處理分別增加64.2%、40.1%,根表面積較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處理增加74.8%和54.4%,根體積較常規(guī)減氮20%施肥處理增加106.3%、73.2%。說明2種不同類型的殼寡糖處理能夠不同程度促進棉花根系的生長,影響棉花根際土壤酶活性,聚合度2~6型殼寡糖對棉花的根系的生長促進作用要優(yōu)于聚合度2~20型殼寡糖。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tǒng)計局關(guān)于2023年棉花產(chǎn)量的公告[N]. 中國信息報,2023-12-26(001).
[2] 吳 倩,吳啟俠,鄧 超,等. 控制排水條件下施氮水平對棉花生長、吸氮量和產(chǎn)量的影響[J]. 灌溉排水學報,2023,42(10):32-38.
[3]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印發(fā)《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J]. 磷肥與復肥,2022,37(12):30.
[4] 劉 芳,汪航飛,蒲春燕,等. 不同施肥對葡萄苗根際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生理的影響[J].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23,41(2):318-324.
[5] 李茜茜,楊云潔,管世敏,等. 殼寡糖的制備與應(yīng)用研究進展[J]. 糧食與油脂,2023,36(9):27-31.
[6] 錢遠超,何久興,孔 夢,等. 寡糖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及群落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中國農(nóng)業(yè)氣象,2022,
43(6):464-473.
[7] 顧美英,徐萬里,茆 軍,等. 連作對新疆綠洲棉田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及酶活性的影響[J]. 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2009,27(1):1-5;11.
[8] 馬紀想,穆 偉. 殼寡糖對小麥生長及產(chǎn)量的影響研究[J]. 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23,29(10):27-29.
[9] 徐溶蔓,侯典云,李春霞,等. 外源殼寡糖噴施對干旱脅迫下‘科大綠2號’幼苗生理特性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現(xiàn)代園藝,2023,46(23):1-6.
[10] 陳維維. 四種植物免疫劑誘導煙草抗病蟲害效應(yīng)的研究[D]. 合肥: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20.
[11] 孫 凱,余永廷,曾糧斌. 殼寡糖對苧麻的誘導抗蟲作用[J]. 華中昆蟲研究,2015,11(00):307.
[12] 張曉英,王 勝,王洪鳳,等. 智能聰配施殼寡糖和褐藻寡糖對煙草生長和病毒抗性的影響[J]. 植物保護,2023,49(4):41-46;74.
[13] 崔世宇. 殼寡糖與根際促生菌配施對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應(yīng)研究[D]. 泰安: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23.
[14] 匡銀近,陳金安,彭惠娥,等. 稀土-殼寡糖配合物對大豆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16):7410-7411.
[15] 陳偉益. 殼聚糖和殼寡糖減輕連作山藥炭疽病的效果及其機理[D]. ??冢汉D洗髮W,2022.
[16] 關(guān)松蔭.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7.
[17] 宋 歌,孫 波,教劍英. 測定土壤硝態(tài)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與其他方法的比較[J]. 土壤學報,2007(2):288-293.
[18] 鮑士旦. 土壤農(nóng)化分析[M]. 3版. 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
[19] 張旭東,安世杰,支金虎,等. 不同氮磷用量對紅棗果實品質(zhì)和產(chǎn)量的影響[J]. 寒旱農(nóng)業(yè)科學,2023,
2(5):468-474.
[20] 楊 娜,白新祿,胡志偉,等. 不同礦化度灌溉水對春小麥種子萌發(fā)特性的影響[J]. 寒旱農(nóng)業(yè)科學,2024,3(1):69-74.
[21] 王 娟,谷雪景,趙 吉. 羊草草原土壤酶活性對土壤肥力的指示作用[J].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6(4):934-938.
[22] 趙俊波,胡兵輝. 水肥調(diào)控對茶樹土壤酶及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J].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4,
44(2):130-140.
[23] 舒世燕,王克林,張 偉,等. 喀斯特峰叢洼地植被不同演替階段土壤磷酸酶活性[J]. 生態(tài)學雜志,2010,29(9):1722-1728.
[24] 熊維亮,張宗錦,趙明珠,等. 生防菌劑與不同有機肥復配對植煙土壤微生物區(qū)系的影響[J]. 農(nóng)學學報,2019,9(1):21-25;81.
[25] 胡蒙愛,張雪艷. 芽孢桿菌與殼寡糖混施對基質(zhì)環(huán)境和黃瓜幼苗生長的影響[J]. 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2023,
32(11):1789-1798.
[26] 毛小濤,陳 凱,楊 安,等. 不同乙酰度殼寡糖對馬家柚幼苗光合特性及根系的影響[J]. 中國南方果樹,2023,52(1):36-41.
[27] 孫學花,韓汝青,熊海宇,等. 不同聚合度殼寡糖拌種對小麥發(fā)芽的影響[J].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21(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