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圖書出版與文學變革:以《童話》叢書為考察中心

        2024-09-03 00:00:00阮丹丹
        出版科學 2024年3期

        [摘 要] 孫毓修主編的《童話》,是商務(wù)印書館在1908年開始出版的兒童叢書,開創(chuàng)了兒童讀物出版的先河。他在編輯中竭力實現(xiàn)編譯和改寫的統(tǒng)一,整合中外文學素材,創(chuàng)作出適宜兒童閱讀的作品,有效彌補了教科書和傳統(tǒng)讀物的不足,并以此探索新民、新文化的路徑和方向。在兒童圖書的編輯與出版背后,還承載著孫毓修對近代兒童文學的探索與實踐,為近代兒童文學變革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范式與思路。

        [關(guān)鍵詞] 孫毓修 《童話》叢書 圖書出版 文學變革 兒童文學

        [中圖分類號] G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24) 03-0121-08

        Book Publication and Literary Revolution: A Series of Fairy Tales as the Center of Investigation

        Ruan Dand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

        [Abstract] The Fairy Tales series edited by Sun Yuxiu is a children’ s series published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in 1908, which pioneered the publication of children’ s books. In editing, he strives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compilation and rewriting, integrates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ry materials, creates works suitable for children’ s reading, effectively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textbooks and traditional reading materials, and explores the path and direction of new people and new culture. Behind the editing of children’ s books, Sun Yuxiu’ 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odern children’ s literature is also carried, which provides possibilities and ideas for the reform of modern children’ s literature.

        [Key words] Sun Yuxiu Fairy Tales series Book publication Literary revolution Children’ s literature

        孫毓修(1871—1923)自1907年進入上海商務(wù)印書館編譯所工作,先后擔任《童話》叢書、《兒童教育畫》、《少年》雜志的主編。其中,《童話》叢書出版周期較長、再版次數(shù)頗多,讀者反響甚大,在近代兒童讀物出版史中占有開創(chuàng)性地位。在此,以現(xiàn)有史料和研究成果為基礎(chǔ),厘清孫毓修編輯《童話》叢書的基本史實,并結(jié)合具體的編譯和改寫文本,探究孫毓修的編譯思想和文學趣味,以及他對近代兒童文學變革的摸索與實踐。

        1 《童話》叢書的編輯宗旨與出版史實

        1903年,張元濟正式加入商務(wù)印書館后,鑒于當時兒童課外讀物十分匱乏,于1907年著手編寫一套《學生叢書》,這便是后來改名為《童話》叢書的由來。這一出版計劃,很快分派給剛進館不久的孫毓修。孫毓修有著深厚的國學基礎(chǔ),且通曉英文,深得張元濟賞識。對于如何落實好這一出版任務(wù),孫毓修有著深刻的思考和周密的安排,這體現(xiàn)在他為此套叢書而撰寫的序言中。在他看來,學堂所教以識字為主,不能滿足兒童讀書的需要,而兒童愛聽故事,是天性而然:“乃推本其心理之所宜,而盛作兒童小說以迎之。說事雖多怪誕,而要軌于正,則使聞?wù)卟恍付鴰子诘榔涓腥酥?,行世之遠,反倍于教科書”。由此他提出,“乃刺取舊事,與歐美諸國之所流行者,成童話若干集,集分若干編,意欲假此以為群學之先導(dǎo),后生之良友,不僅小道可觀而已,書中所述,以寓言、述事、科學三類為多,假物托事,言近旨遠,其辭則婦孺知之,其理則圣人有所不能盡”[1]。孫毓修的這篇序言,基于20世紀初中國兒童教育現(xiàn)狀的分析,彰顯出他對西學教育理念的了解與借鑒,以及編寫此套叢書的取材和寫作標準,是近代兒童文學史上初步具有理論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文獻。

        在孫毓修主編的另一刊物《少年》雜志第1期中,刊載了一則關(guān)于《童話》叢書的廣告:“童子略識文字,無不喜看小說。惟無稽之說,既失之謬妄,而新舊小說,或文章高尚,理論精深,非幼年所能領(lǐng)會,故東西各國,特編小說為童子之用,欲以啟發(fā)智識,含養(yǎng)德性,意至善也。是書以淺明之文字,敘奇詭之情節(jié),并多附圖畫,以助興趣。雖語多滑稽,然寓言所在,必軌于正。童子閱之,足以增長德智;婦女之識字者,亦可藉為談助”[2]。這則材料包含了三個重要信息,其一是叢書對兒童讀者年齡和心理特征的考慮,其二是編者意識到兒童讀物之重要,其三是編寫兒童讀物的目標。為適齡兒童編寫讀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啟發(fā)兒童的智識,并滋養(yǎng)他們的德性,這是一種德智并重的宗旨。

        《童話》叢書共出版三集,孫毓修主編了第一集和第二集中的77編,后來茅盾以沈德鴻之名編寫17編,第三集由茅盾推薦的鄭振鐸主編。第一集的目標讀者為7—8歲兒童,每編字數(shù)約5000字。第二集以10—11歲兒童為讀者對象,每編約萬字。秦弓在總結(jié)兒童文學翻譯史時,指出與此前已有的一些外國科學小說和寓言的翻譯相比,“專為兒童編譯、而且頗具規(guī)模的,當首推商務(wù)印書館1908年11月開始發(fā)行的《童話》叢書”[3]。關(guān)于整套《童話》叢書的出版時間,現(xiàn)存多種說法。如《百年中國兒童》中“孫毓修及其主編的《童話》叢書”條目中標注的時間為1909—1919年[4];朱自強在論著中說明“《童話》叢書的出版自1908年至1923年9月,歷時15年”[5];王泉根在《童話序》一文的“硯邊小記”中提到:“《童話》叢書從1909年創(chuàng)編,到1916年共出102種”[6]。從可見的出版文獻查閱到,第一集第一編的《無貓國》的版權(quán)頁上,出版時間標注為:“戊申年十一月初版”,即1908年11月初版。第三集的四冊書由鄭振鐸主編,均于1923年1月出版[7]。具體到孫毓修主筆的《童話》77編,是從1908年11月初版的《無貓國》(第一集第一編),到1918年7月初版的《廬中人》(第二集第八編)。

        《童話》叢書出版不久,《教育雜志》上刊載了一則“紹介批評”:“孫氏此書,為我國校外讀物之嚆矢矣,已出二編。第一編《無貓國》,第二編《三問答》。淺顯易解,趣味盎然。然而《無貓國》尤佳,《三問答》以數(shù)筆湊成,稍嫌牽強……又此書僅出兩冊,不半日即可讀畢,賡續(xù)之作,遲遲未出,記者擬代我少年同學要求孫氏,迅速從事,雖月出三五冊,亦不嫌多也?!盵8]這則材料刊載于《童話》第一集出版后的兩個月左右,可見其讀者反響之快。此外,趙景深、陳伯吹、張若谷、張?zhí)煲淼热硕荚峒巴陼r代對《童話》叢書的喜愛及對他們后來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趙景深說:“孫毓修先生早已逝世,但他留給我們的禮物卻很大,他那七十七冊《童話》差不多有好幾萬小孩讀過”[9]。陳伯吹回憶道:“孫毓修編的第一種童話《無貓國》出版后,在念小學的我因沒買到,向同學叩了三個頭,才借到一冊閱讀。就是這本《無貓國》開始影響我日后熱衷于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10]。

        《童話》叢書每一編初版發(fā)行后都有多次再版。如1908年初版發(fā)行的《無貓國》,到1924年已經(jīng)發(fā)行到第15版;《獅子報恩》在10年間,發(fā)行到第12版;《義狗傳》12年間再版10次;《海公主》《睡王》在5年間都再版4次;《小鉛兵》5年間再版5次等。這種再版頻率,足見《童話》叢書的市場反應(yīng)和暢銷程度。

        2 編譯與改寫合一的編輯策略

        要想探究孫毓修編輯《童話》叢書的特殊性和歷史意義,就需要回到《童話》叢書本身,以考辨孫毓修到底是如何編輯《童話》,及其背后的編輯理念和編輯策略。

        《童話》叢書的版權(quán)頁中對作者的標注,根據(jù)取材和編創(chuàng)方式的不同,分為三種類型:“編譯者”“編纂者”“著作人”。分別對應(yīng)三種創(chuàng)作體例:編譯外國名著或童話故事、改寫中國歷史故事、整合加工外國寓言材料。因目前可見的只有《俄國寓言(上)》的版權(quán)頁中標注為“著作人”,為方便分類研究,將孫毓修編輯《童話》叢書大體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編譯外國作品,一類是改寫中國歷史或傳說故事。其中“編譯”者包括:《無貓國》《義狗傳》《獅子報恩》《俄國寓言(下)》《能言鳥》《睡王》《海公主》《如意燈》《小鉛兵》等48種,而改寫中國歷史故事者,有《夜光壁》《紅線領(lǐng)》《河伯娶妻》《伯牙琴》《風雪英雄》等共計29種。

        這種編排方式,既可見孫毓修對編寫兒童讀物的考量,也體現(xiàn)出他的編輯抱負。在西學盛行而兒童讀物匱乏的1900年代初,為中國兒童編譯外國兒童文學作品,是孫毓修順應(yīng)時代潮流與變革風氣,并能敏銳發(fā)現(xiàn)中國市場需要的體現(xiàn)。但是,整體觀之,便可發(fā)現(xiàn)孫毓修并非停留在引介和翻譯的層面,而是有著更為深層的文化追求。這一點,可通過細讀孫毓修編寫的77冊書目去印證。在此從編譯和編纂部分各選取一個文本作細讀分析。

        首先,從編譯部分入手。關(guān)于孫毓修編譯外國作品的參考書目,謝菊曾在回憶文章中提及過重要線索:“他的案頭有許多西文雜志,特別是倫敦出版的《少年百科全書》,這是分期發(fā)行的一種刊物,每月一冊,賡續(xù)了二三年之久,等到全書出齊,改出《兒童雜志》,仍由原編輯人阿瑟米氏主編,照舊按月一期,一齊堆滿孫老案頭,我隨手翻閱了一下,才明白孫老前后編寫的許多作品,凡關(guān)于歐美的故事、史話、古典文學、科學常識等一類的東西,幾乎完全取材于這些刊物”[11]。謝菊曾在商務(wù)印書館編譯所任事,也是《童話》叢書的撰稿者之一。茅盾的回憶中也暗藏相關(guān)信息,他說道:“我在涵芬樓圖書館的英美舊雜志中發(fā)現(xiàn)兩種雜志,一種叫《我的雜志》(My Magazine),一種叫《兒童百科全書》(Children’ s Encyclopedia)(這也是每月出版,像雜志形式),兩者都是供給中學生以歷史、科學知識的通俗讀物”[12]。依據(jù)這兩則材料,筆者推測他們提到的《少年百科全書》和《兒童百科全書》或許只是譯名有所不同,很有可能是同一雜志。

        經(jīng)查證,《兒童百科全書》是由阿瑟·米

        (Arthur Mee)創(chuàng)辦的百科全書雜志,于1908—

        1964年間由倫敦教育圖書公司(Educational Book Company)出版。最初在1908年3月至1910年2月間每兩周出版一次,在最初的試運行結(jié)束后,以月刊《新兒童百科全書》(New Children’ s Encyclopedia)重新發(fā)行。之后雜志名稱多次改變,有《兒童百科全書雜志》Childrenn’ s Encyclopedia Magazine)、《兒童雜志》(Childrenn’ s Magazine)、《我的雜志》(My Magazine)。對照發(fā)現(xiàn),茅盾提到的兩種雜志《兒童百科全書》和《我的雜志》,正是此雜志在不同時期的多種名稱。孫毓修任《童話》叢書撰稿人的時間是從第一集第一編的《無貓國》(1908年11月初版)到第二卷第八編的《廬中人》(1918年7月初版)。所以編譯部分參考《兒童百科全書》的時間段,也應(yīng)該集中在1908—1918年之間或此前。筆者通過搜索哈提信托數(shù)字圖書館(HathiTrust Digital Library)電子數(shù)據(jù)庫,找到了1910年出版的《兒童百科全書》八卷合集[13]。經(jīng)考證八卷內(nèi)容中的《兒童故事書》(The Child’ s Book of Stories )欄目,并對照《童話》叢書版權(quán)頁的英文名,最終找到孫毓修編譯《無貓國》和《獅子報恩》以及張繼凱編譯《巨人島》參考的英文原文。

        孫毓修編譯的《無貓國》是《童話》叢書的第一集第一編,版權(quán)頁上的英譯名為《惠廷頓和他的貓》(Whittington and His Cat),正是編譯自《兒童百科全書》第一卷中的《迪克·惠廷頓和他的貓》(Dick Whittington and His Cat)。且看孫毓修是如何翻譯改寫這個故事的。

        原文故事是這樣的,開頭直接交代了一個名叫迪克·惠廷頓(Dick Whittington)的窮苦孤兒,帶著他唯一的朋友一只貓,去倫敦碰運氣,因為聽說那里遍地黃金。到城市后,發(fā)財夢破碎,遇到各種困難。幸而在富商家得一安身之處,卻又遭遇一個惡毒的主廚婦人。富商帶走了迪克的貓,滿載各種貨物去遠處販賣。富商走后,迪克開始想念他的貓,再加上飽受婦人的打罵,以及老鼠的困擾,絕望至極,準備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富商來到黑人國,那里老鼠猖獗,迪克的貓被重金買下。得到全數(shù)賞金的迪克被富商當作親生兒子一樣撫養(yǎng)成人,數(shù)年后與富商的女兒愛麗絲(Alice)結(jié)婚。他曾三次當選倫敦市長,還因參加戰(zhàn)役被亨利五世封為爵士[13]。

        再看孫毓修對這個故事的編譯。孫毓修在講無貓國的奇聞之前,先講了一個鼠臺的故事,作為引子。古寺外面曾住一個小氣和尚,積米成山,卻不愿在鬧饑荒時施米救人,最終被老鼠圍困高臺之中活活餓死。講完鼠臺的故事,孫毓修才開始講無貓國的奇聞。一個鄉(xiāng)村窮小孩大男,聽信京城到處是金磚的傳聞,誤打誤撞進了京。在城中窮困不堪到乞討的境地,蒙富人收留謀得一份差事。這個鄉(xiāng)村孤兒出走城市的情節(jié),在《無貓國》中大體得到了保留。大男平日受盡老婦的打罵,以及老鼠的侵擾。得錢后買了一只貓,后來這只貓被帶到無貓國,賣給國王,得賞重金。這些情節(jié)也基本一致。而大男有錢之后,并不恃富而驕,仍待人和氣,勤學苦讀。

        對比原文和孫毓修的編譯本,他的改編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是故事的結(jié)構(gòu)。孫毓修在《迪克·惠廷頓和他的貓》這則故事的前面加上了鼠臺故事作引子,在結(jié)尾處又加上了自己的總結(jié)。第二,是具體細節(jié)的改寫。在情節(jié)和人物塑造方面,主要依據(jù)中國社會現(xiàn)實去改寫。首先是貓的由來,迪克的貓在故事開頭就已出現(xiàn),是迪克唯一的朋友。而《無貓國》中的貓是大男花錢買來捉老鼠的。貓被帶走之后,迪克絕望返鄉(xiāng)的情節(jié)在《無貓國》里被刪減了。結(jié)尾處也有很大改動,沒有將大男塑造成一個歷史名人,而是一個安心讀書的少年。第三,是故事寓意的傳達?!兜峡恕せ萃㈩D和他的貓》給讀者展示的是迪克從一個孤苦無依的鄉(xiāng)村少年成長為倫敦市長的傳奇故事,這屬于西方故事中英雄傳奇故事的典型。而《無貓國》則通過人物境遇的變化,去告誡少年要保持善良之心,要知恩圖報,無論貧富都要安心讀書。如作者故事結(jié)尾總結(jié)道:“你看他有錢之后,安心讀書,要做個上等之人,這才算受得住富貴了”[14]。從這個故事的改編,可以看出孫毓修對外國故事的改寫,更多是站在中國文化的立場上。他重點考慮的是如何將外國故事,改寫成適宜兒童教育,且能吸引兒童閱讀的作品,從而達到“啟發(fā)智識,涵養(yǎng)德性”的效果。

        這些編輯思想,在他對中國歷史故事的編寫中,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如第一集第七編的《紅線領(lǐng)》,主要講述北宋神宗年間,宰相王韶的五歲小兒南陔,在元宵夜被拐匪擄走時,急中生智,向官轎大喊捉賊,且在拐匪身上留下記號,很快捉到匪徒的故事。雖然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但孫毓修的敘述非常生動,且將情節(jié)安排得十分合理,令人信服。無論是元宵夜的熱鬧場景描寫,還是南陔被拐后的心理活動和求救細節(jié),以及南陔入宮之后受神宗皇后寵愛的場面,語言表達無不鮮活有趣,情節(jié)發(fā)展有起有伏,敘事的視角也在不斷變換。

        孫毓修所述之事取材于歷史,但不是簡單地復(fù)述歷史,而是更多站在讀者的角度,去考慮是否符合兒童的閱讀趣味,如何將故事講得有趣生動,并且能夠寓教于樂。他曾講述自己編寫童話的細節(jié):“每成一編,輒質(zhì)諸長樂高子,高子持歸,召諸兒而語之,諸兒聽之皆樂,則復(fù)使之自讀之,其事之不為兒童所喜,或句調(diào)之晦澀者,則更改之”[15]。他將作品是否受到兒童喜愛,作為衡量創(chuàng)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與此同時,他又始終堅持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傳遞自己對于兒童的德行教誨。如《紅線領(lǐng)》文首的引語:“人固不可因少慧而自恃,也不可以晚成而自棄。或遲或早,是人生賦性的不同……這卷童話,卻是說與兒童聽的。如有小兒童,能夠做事出奇,發(fā)語驚人,成了一件新鮮故事,異樣新聞,豈不是大家愛聽”[16]。類似的按語多出現(xiàn)在作品的開頭或結(jié)尾處,大多是對讀者的道德訓誡,或?qū)适氯宋锏脑u價。這是他的用心之處,也是他關(guān)心兒童教育,希望能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去滋養(yǎng)兒童的體現(xiàn)。

        對比孫毓修編譯外國作品和改寫中國歷史傳說故事的筆法,兩者幾乎達到了整合統(tǒng)一的境地。兩種不同的取材,有著共同的文化目標,即如何給中國兒童講出好故事,繼而達到革新教育、啟迪思想的效果。他努力為兒童提供優(yōu)質(zhì)讀物的同時,也在摸索著如何通過圖書出版去助力于更高的新民、新文化目標。這一點在茅盾的回憶中亦有體現(xiàn)。孫毓修與茅盾商量來年的計劃時,茅盾說也想編幾本童話或少年叢書,孫毓修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們要編一本開風氣的書,中國寓言;此事須要對古書有研究的人,你正合適”[17]。這次談話的具體時間尚不明確,但一定發(fā)生在孫毓修所說的“中國寓言”,即1917年10月初版的《中國寓言初編》之前。這時孫毓修主編的《童話》叢書仍在編寫階段,由此可見,他對引介外國作品和發(fā)掘中國本土資源是兩頭兼顧,而后者有更大的內(nèi)驅(qū)動力。

        3 兒童讀物編輯背后的兒童文學探索

        從《童話》叢書的編譯和改寫,還能看出孫毓修對近代兒童文學的探索與實踐。其中既有他個人身上可貴的兒童文學潛意識,亦顯現(xiàn)著近代兒童文學萌發(fā)期的生機與不足。在孫毓修編輯《童話》叢書的史實背后,連接著近代童書出版與近代兒童文學變革兩大領(lǐng)域。

        茅盾曾評價孫毓修是“中國有童話的開山祖師”,而孫毓修編寫的《無貓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兒童文學”[18]。對于茅盾的評價,需要辯證看待。孫毓修在編寫兒童讀物、探索兒童文學方面的開山之功不可否認,但其“有童話”和“有兒童文學”的界定還有待商榷。

        《童話》叢書之“童話”命名,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童話”概念還有較大的區(qū)隔。這從《童話》的選材即可見出。取材于中國歷史故事與通俗話本小說的部分,顯然不符合現(xiàn)代童話的定義。但是,如果從編者的讀者定位和兒童意識來說,它又確實是一種專為兒童的創(chuàng)作。在沒有明確的兒童文學理念,沒有中國獨創(chuàng)的兒童文學作品可資參考的情況下,孫毓修能具備《童話序》中的理論意識,并編輯出77編“童話”故事,已經(jīng)是開時代風氣之創(chuàng)舉。

        在《童話序》中,孫毓修明確了叢書主要取材寓言、述事和科學三類,他還分別介紹了這三種體裁的不同效果和功用:“假物托事,言近旨遠,其辭婦孺知之,其理則圣人有所不能盡,此寓言之用也。里巷瑣事,或史策陳言,傳信傳疑,事皆可觀,聞?wù)咦憬洌耸鍪轮靡?。鳥獸草木之奇,風雨水火之用,亦假伊索之體,以為稗官之料,此科學之用也”[19]。科學一類,在叢書中占比并不明顯,大體上還是以講故事為主,區(qū)別僅在于,是取材外國文學還是中國歷史故事。他所說的“述事”,近于中國傳統(tǒng)的史傳紀事的傳統(tǒng),而“寓言”兼及中國的民間傳說和西方寓言童話。以這三種為主要體裁,已經(jīng)部分接近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兒童文學范疇。

        至于孫毓修對“寓言”的理解,可聯(lián)系他1913—1914年間在《小說月報》上接連發(fā)表的《歐美小說叢談》中關(guān)于“寓言”的論說?!癋able者,捉魚蟲草木鳥獸天然之物,而強之入世,以代表人類喜怒哀樂,紛紜靜默,忠佞邪正之概……自教育大興,以此頗合于兒童之性,可使不懈而幾于道,教科書遂采用之,高文典冊,一變而為婦孺皆知之書矣?!盵20]在對“寓言”的界定中,他認為理足喻顯,言近旨遠是寓言的正宗。他還指出寫作寓言并非一件易事,不可小覷,還需具備精通哲學、明察世俗、富有道德、擅于寫作等才能。結(jié)合近代教育革新的需要,他認為寓言這種文體非常適宜兒童的天性。若在教科書中加入寓言,可使其變得婦孺皆知。由此可知,孫毓修認為“寓言”的文體優(yōu)勢,正在于既合乎兒童心理,且能滿足教育革新的需要。

        在“寓言”之外,他還在文中論及“神怪小說”。他同時期關(guān)注的這些關(guān)涉兒童文學的文體,都影響到他編輯《童話》叢書的整體設(shè)計。他認為:“神怪小說,F(xiàn)airy Tales者,其小說之祖乎……不知小說本于文學,而神怪小說又文學之原素也”[21]。他還指出,神怪小說不同于神話,神話是未有文學之前的歷史,而神怪小說起于晚近,盡知其寓言八九而已。在文中,他具體介紹了《母鵝》《睡美人》《美人與野獸》《小紅帽》《拇指兒》多篇神怪小說。同時介紹了多位著名的神怪小說作者,如安徒生,稱他為“可以配饗英之莎士比”。早在四年前,他就在文章中介紹過安徒生,并給予很高的評價。

        正是基于對歐美文學的大量閱讀,以及對各種體裁的世界兒童文學的了解,孫毓修才能在兒童教育和兒童文學上有如此前衛(wèi)的見解和理念。他深諳中國尚處于蒙昧中的兒童文學與優(yōu)秀的世界兒童文學作品之間的差距,并以自己實際行動做出了有效的摸索與實踐。《童話》叢書的編寫,在充分考慮讀者接受和作品趣味性方面,已經(jīng)開始初步具備兒童文學的意識。另一方面,不管是取材西方名作的編譯,還是對中國歷史故事的重述,都開拓了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路徑與方法,為近代兒童文學變革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范式與思路。

        在肯定孫毓修編輯《童話》叢書的創(chuàng)造性與文學史意義的同時,也要承認他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其一,是對概念和理論的蒙昧。孫毓修對外國兒童文學理論和概念,還只是停留在了解和介紹的階段。這是近現(xiàn)代兒童文學發(fā)生期階段的明顯特征,還需要經(jīng)過一段積累與摸索的歷程,才能實現(xiàn)從萌芽到形成的轉(zhuǎn)變。其二,教育訓誡意味有損原著的文學性。從19世紀后半葉開始,外國兒童文學翻譯的成果就陸續(xù)出現(xiàn)。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林紓的《伊索寓言》和《魯濱孫漂流記》、周桂笙翻譯的兩卷本《新庵諧譯》、魯迅翻譯的《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等。這些譯作在為近代兒童開啟豐富的文學世界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即意譯和改寫的成分很大,有著極強的教育指向和現(xiàn)實功利色彩。受“群治”和“新民”等思想的影響,晚清譯者在引介外國兒童名著時,偏重從道德倫理層面引導(dǎo)兒童,更多是以意譯的手法重述故事,對原著的文學性有一定的破壞。1922年趙景深與周作人探討童話問題時,便提及兒童文學存在太過于教育的弊端。趙景深還回憶道:“我幼時看孫毓修的《童話》,第一二頁總是不看的,他那些圣經(jīng)賢傳的大道理不但看不懂,就是懂也不愿去看”[22]。

        這兩點不足并不是孫毓修一人的問題,也不是《童話》叢書獨有的局限,而是近代兒童文學萌芽初期的時代特性所決定的。那時還未形成明確的兒童文學理念,對兒童主體性的認識也很蒙昧。在不具備成熟的本土創(chuàng)作之時,引介外國兒童文學名作,是打破和超越傳統(tǒng)兒童文學讀物的重要手段。翻譯作為打開世界兒童文學寶庫的寶貴鑰匙,具有披荊斬棘的引入之功,可以幫助國人逐步了解外國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樣式和文體特征,也因而成為近代兒童文學轉(zhuǎn)型的主要路徑之一。譯介之于近代兒童文學,是刺激,是活力,也是借鑒。而改寫,既是創(chuàng)作的最初嘗試,也成為譯介的最終落腳點。盡管孫毓修的編譯和編纂,都有著明顯的不足,但他已經(jīng)摸索出近代兒童文學努力的主要方向,并為后續(xù)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重要的基礎(chǔ)。正如謝冕在總結(jié)近百年文學時所說:“在那個除舊布新的年代,人們注重的不是它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什么,而是它為未來的發(fā)展可能提供什么”[23]?!锻挕烦霭婧蟮膸啄陼r間里,中國文學界關(guān)于“童話”的理論研究和創(chuàng)作都逐漸出現(xiàn)。這背后離不開孫毓修編輯《童話》叢書的潛在影響,亦可見近代圖書出版與文學變革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

        在西學東漸的晚清思潮之下,以孫毓修所代表的編輯學人,一方面能敏銳認識到本國社會革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具有吸納西學的眼光和才干,還能主動投身于提升兒童教育和出版事業(yè)的具體實踐中。這便是他們既能干實事,亦能引領(lǐng)時代風騷的關(guān)鍵所在。

        注 釋

        [1] [15][19]孫毓修.童話序[J].東方雜志,1908,5(12):178-179,179,179

        [2]《童話》初集二集[J].少年,1911(1):卷前廣告頁

        [3] 楊義主編;秦弓著.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五四時期卷[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152

        [4]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百年中國兒童[M].廣州:新世紀出版社,2000:339

        [5] 朱自強.中外兒童文學比較論稿[M].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2020:222

        [6] 王泉根.民國兒童文學文論輯評[M].太原:希望出版社,2016:18

        [7] 北京圖書館書目編輯組.中國現(xiàn)代著譯書目[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454-455

        [8] 紹介批評[J].教育雜志,1909,1(1):1

        [9] 趙景深.孫毓修童話的來源[J].大江月刊,1928(11):1

        [10] 朱少偉.風月無邊:民國文人側(cè)影[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7

        [11] 謝菊曾.十里洋場的側(cè)影[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3:26

        [12] [17][18]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123-124,116,110-116

        [13 ] Arthur Mee. The Chlidren’ s Encyclopedia(Vol. I)[M]. London:The Educational Book, Co. Ltd, 1910:306-307

        [14] 孫毓修.無貓國[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08:23

        [16] 孫毓修.紅線領(lǐng)[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13:1

        [20][21] 孫毓修.歐美小說叢談續(xù)編[J].小說月報,1913,4(6):44,35

        [22] 趙景深童話論集[M].上海:開明書店,1927:65

        [23] 謝冕.1898:百年憂患[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3

        (收稿日期:2022-04-11;返修時間:2024-04-26)

        国产一级一片内射视频播放|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98福利小视频| 看一区二区日本视频免费| 欧美激欧美啪啪片| 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av狼人婷婷久久亚洲综合| 蜜桃传媒免费观看视频| 肥老熟妇伦子伦456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 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经典网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宅男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性色黄大片手机版| 丁香综合网| av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美腿丝袜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 亚洲手机国产精品|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观看| 亚洲熟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2022|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毛片|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av波多野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精品91| 久久综合老鸭窝色综合久久|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女人色毛片女人色毛片18| 2021年性爱喷水视频| 日本av一级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