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云城
秋高氣爽,一雨三晴,桑干入城,清風伴花,在藍天白云下的“云中”,仰望云空,暢快呼吸,著實愜意。
傍晚湖邊散步,看鷗燕翔空,鷺鴨嬉戲,霞天秋水,長河落日。慢慢品味李商隱詩句“夕陽無限好”,把那點感慨細細拉長。
云城幾日,游山觀景,饕餮美食,結識新友,茶酒筆談。
要離開了,站在藍天白云下,再仔細琢磨大同的別稱“云中”、“云城”,別有一番深意。
日居云海,與煤相聯的黑色印象一掃而光。云城,藍白相間,清秀靚麗,端莊淡雅,不必淡妝濃抹,似可媲美西湖。若蘇軾有幸來此,臥于“云中”,汾酒微醺后,許能賦出傳世之詞。
花看半開
立夏了,風雨過后,繁花落幕。大院里花瓣紛飛,落花成冢。
五月槐花開后,月季不緊不慢地綻放了。昨天還是幾個花蕾含苞欲放,今天已經成片綻開。半個月季園蓓蕾初開,姹紫嫣紅,生機盎然,誘發(fā)手機快門。
半開的花,很耐看也有韻味。如菜根譚說,花要半開,曇花含苞積蓄幾個月的能量,非要在一個晚上盛放,來得快,去得也快。酒要半醉,保持一份清醒,方能體會酒中真味。其實,人生也如此,生命一半似花一半如草;生活一半如意一半失意;歲月一半歡喜一半憂愁。
所謂幸福,一半要爭,一半要隨。酒嘗新熟后,花賞半開時,才是人生最美的體驗。
也聽聽宋人所云:美酒飲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開時,這般意思難名狀,只恐人間都未知。
小花也美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人間四月,春潮花海,到了芳菲殆盡,看罷一樹樹桃李杏花、海棠玉蘭;賞完一片片牡丹芍藥、理花月季;在繁花似錦中入夏,在風揚飛花里抬頭,看世界變得濃綠,翠蔭覆地,遮天蔽日;知了大聲宣告,火熱夏天來到。
夏雨來臨,綠蔭光影里,不知名的小花,在埂邊石縫倔強生長,粲然綻放,續(xù)寫著自然的絢麗,撩撥起閑人的詩情:明艷小黃花,不是園丁種。盈手不知名,風塵也有夢。經雨花自開,蜂蝶時來弄。無意上高臺,且把芳馨奉。
母親節(jié)
這年頭,節(jié),莫名其妙地多。明知是商家編織炒作的噱頭,年輕人也趨之若鶩,樂此不疲。
編織節(jié)日最簡便是移植,將國外和異教習俗搬來用。
今天的母親節(jié),泊來。它源于19世紀初,費城推動設立母親節(jié)。美國1913年將5月第二個周日定為母親節(jié)。這一習俗被多國仿效。
中國的母親節(jié),有說是農歷四月初二,孟母生孟子的日子;有說農歷六月初六黃帝與嫘祖成婚的日子;還有說農歷九月十五日,傳說女媧摶土造人之日。因全國人大沒正式確定,這些日子都有人紀念。
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也叫忘憂草。那是兒女對母親的祝愿。今兒,孩子上班,快遞了萱草花,祝福母親。
今天,特別思念母親,母愛如水,涓涓潺潺,讓我半生不曾干涸,卻干涸了她自己。追憶母愛,她像蜂兒,忙碌勤奮,為了兒女,耗盡一生: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欣賞奇葩
閑云野鶴,靜,詩書字畫,老酒陳茶,聚友摜蛋;動,登山觀景,湖邊問柳,散步賞花。
立夏,大院、街邊芳菲殆盡,唯月季不倦綻妍。
夏風南起,羞澀初綻的月季,風中搖曳,左顧右盼、陰陽向背、光影流動,不停變幻著姿態(tài),展示著它的妖艷。手機靜待或追搖,在光影適當姿態(tài)優(yōu)雅的點上按下快門,那可能撲捉到了奇葩。
請留在手機屏里,這個夏天綻放的美麗和余生風花雪月的回憶。
借幾句古詩,變它幾字: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來喜作新年看,卻話今朝有奇葩。
選自《信蘭成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