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若讓我寫一本小說,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為我可以撿著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讓我把北平一一道來,我沒辦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雖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歲才離開。以名勝說,我沒到過陶然亭,這多可笑!以此類推,我所知道的那點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在我想做一件討她老人家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我獨自微微的笑著;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時候,我欲落淚。言語是不夠表現(xiàn)我的心情的,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把內(nèi)心揭露在外面一些來。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夸獎這個古城的某一點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jié)節(jié)的一些什么,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多少風(fēng)景名勝,從雨后什剎海的蜻蜓一直到我夢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積湊到一塊兒,每一細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只是說不出而已。
真愿成為詩人,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但我不是詩人,我將永遠道不出我的愛,一種像由音樂與圖畫所引起的愛。這不但是辜負了北平,也對不住我自己,因為我的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與脾氣里有許多地方也是這古城所賜給的。我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因為我心中有個北平??墒俏艺f不出來!
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曾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倫敦的情形;我也知道一些巴黎的情形;羅馬與堪司坦丁堡的名氣更大了,我卻沒有到過那里。就倫敦、巴黎、羅馬來說,它們太熱鬧,太復(fù)雜,太不自然,生活在那里,或者因為我自己也是太熱鬧,太復(fù)雜,太不自然,我沒法子去適應(yīng)。我很想念北平,我很想在北平安安靜靜地住上一段較長的日子。我很想在北平的秋天的時候,到西山去看紅葉,或到北海去劃船,當然,我更想的是北平本身。我不好學(xué),也沒錢買古物。但我卻喜愛北平的一切,在北平,我還愿意去逛逛八面槽、王府井與天橋,因為我可以在那里找到我自己,找到我所喜愛的。我不想再說什么,因為我可能把我對北平的情感都說出來了。
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shè)備得完全,這與我的性格不合,我倒更喜歡北平的有些缺欠。北平有那么多的好東西,單說故宮吧,有那么多的宮殿,那么多的珍寶,還有那么多的歷史故事,這是多么讓人向往的地方??!可是我卻更喜歡那些小胡同,小四合院,因為它們更能體現(xiàn)北平的特色。北平的小吃也是一絕,豆汁兒、焦圈兒、艾窩窩、豌豆黃兒,還有那香噴噴的炸醬面5d3518c2a652bf81fe6355ae869fc3ac42af3a4df4884ade72a477d2ff2fcd2a,哪一樣不讓人垂涎欲滴?
是的,北平是個都城,可能有好多自己產(chǎn)生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從它里面說,它沒有像倫敦的那些成天冒煙的工廠;從外面說,它緊連著園林、菜圃與農(nóng)村。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好嘛!連陶淵明也能在這兒享受一點清福,就更不必說我這個平凡的人了。
像我這樣的一個貧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點清福了。好,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
(選自《鄉(xiāng)風(fēng)市聲》,有刪改)
賞讀
北平?jīng)]有極致的繁華,卻有著讓人安心的煙火氣,有著能讓人找到自我的溫暖角落。本文將北平與其他名城對比,更凸顯出北平的獨特魅力。從字里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對北平那深沉而熾熱的愛。
在如今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是否還能保持對家鄉(xiāng)那份純粹的愛與牽掛?是否還記得它給予我們的精神滋養(yǎng)?《想北平》這篇文章對故鄉(xiāng)情懷進行了深刻詮釋,讓我們在閱讀中重新審視自己與家鄉(xiāng)之間的關(guān)系。
鏈接中考
故鄉(xiāng),是每個人心中永恒的歸宿,是靈魂深處最溫暖的港灣。它承載著我們童年的歡樂,記錄著我們成長的足跡,無論我們走到哪里,無論歲月如何流轉(zhuǎn),故鄉(xiāng)始終如那一抹永恒的色彩,在我們的記憶中熠熠生輝,永不褪色。
請以“故鄉(xiāng),心中那一抹永恒的色彩”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