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秦淮河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龍舟賽正在上演,槳浪翻飛、百舸爭流,掀起一場明朝百姓的狂歡。熱鬧非凡的場面,給學(xué)者張岱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船如燭龍火蜃,屈曲連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舟中鏾鈸星鐃,宴歌弦管,騰騰如沸?!痹疚覍堘妨私獾貌⒉欢啵瑤啄昵?,我給一家報紙副刊投稿,副刊的名字就叫作“夜航船”。夜航船是南方水鄉(xiāng)苦途長旅的象征,張岱說:“天下學(xué)問,惟夜航船中最難對付?!?/p>
時隔多年,看到董聯(lián)橋的《湖山:張岱與他的美學(xué)世界》,讀到了諸多與《夜航船》一樣美妙的文章,將近不惑之年的我,再次體會到讀書的食髓知味。董聯(lián)橋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厚的文學(xué)功底,將我?guī)肓送砻鲿r期的美學(xué)世界,讓我得以一窺張岱的傳奇一生。書中舉凡山水游歷、園林勝景、寺廟古跡、書齋山房、花鳥蟲魚、戲曲技藝以及觀燈看月、品茶賞雪、串戲結(jié)社等等,都讓人賞心悅目。跟隨張岱的足跡,踏西湖雪,沐秦淮月,擎龍山燈,過金山夜……在湖山之間,我們緩步穿行,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與張岱一同感受那些美好的瞬間。
杭州之勝,以西湖為最。在明朝,西湖已成歌舞之場,人們僅知游西湖之樂,卻不知其所以樂。張岱是懂西湖的,數(shù)度流連忘返,留下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逗耐た囱罚骸按笱┤?,湖中人鳥聲俱絕……”讀張岱的文章,無須刻意去背誦,就憑直覺,短短一百余字就像在心中生根發(fā)芽一般,總是在某個不經(jīng)意的瞬間冒出一兩個字句?!逗健芬惨浴拔骱弊鳛殚_篇,董聯(lián)橋手書沉雄博大的隸書作為篇章名,以清雅俊逸的楷書抄錄《湖心亭看雪》片段,將庚子春月的那一場湖心亭之旅娓娓道來。書中的小品文意境清新自然、空靈晶映,在看似簡單而質(zhì)樸的景物后,蘊(yùn)藏著深層次的思考,增添一股“冰雪之氣”,有“神”有“靈”,有“古”有“厚”,留下在時間長河中永恒流淌的西湖。如今的西湖已經(jīng)不讓登島了,夕陽西下,倒映孤山,乘一尾小船徐徐劃向湖心,繞湖心亭轉(zhuǎn)上兩圈,只能走馬觀花體驗一把張岱的西湖之旅。
文人眼中,湖有湖情,山有山意。南京城東郊的鐘山,以其林海浩瀚的自然風(fēng)光而聞名,謝靈運(yùn)、李白、李商隱、王安石、蘇軾等紛紛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游山之妙,在于慢下來,靜靜地享受和體驗。只有學(xué)會放慢腳步,才會成為山的主人。張岱游鐘山,慢慢即漫漫,一路走來但見山鳥鳴翠,舉目四望,就像那細(xì)水長流,“鐘山上有云氣,浮浮冉冉,紅紫間之,人言王氣,龍蛻藏焉”。在那個沒有攝像機(jī)的年代,要想表現(xiàn)場景,除了繪畫便是文字了,張岱這般描寫鐘山太常寺祭祀的禮儀場景,如同現(xiàn)場直播,讓人如臨其境。顧炎武曾說過,寫文章“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人之所不可無,而后為之”,張岱恰似寫出了這種絕世文字。今天行走鐘山風(fēng)景區(qū),仍然能夠感受“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只是游客熙熙攘攘,以至于選個拍照的位置都不容易,像張岱這樣的“慢游”成了一場奢望。
少是西湖七月半,暮似湖心亭看雪。張岱的“湖山之樂”蘊(yùn)含一股藝術(shù)精神的“冰雪之氣”,是其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在文學(xué)上的表現(xiàn),決定了張岱精神世界的特質(zhì)?!昂剿拿鏍帤馍瑫缤慌c人間同?!睆堘方虝覀冊诿β蹬c閑暇之間找到平衡,在生活的瑣碎與藝術(shù)的追求之間找到共鳴,與張岱同期的思想家陳獻(xiàn)章所言極是:“放浪形骸之外,俯仰宇宙之間。當(dāng)其境與心融,時與意會,悠然而適,泰然而安?!贝笄澜?,終有落幕的一天,“湖山靡靡今猶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合上《湖山》這本書,看到封面上有一行小字:劇烈變化的時代,我們心安何處?心中浮現(xiàn)出張岱在《陶庵夢憶》自序上面的一段話:“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p>
責(zé)編:馬京京